黃躍峰
摘要: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有些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會想得全面,學習得更好。
關鍵詞:“先學后教” 自主 引導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學活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膚淺體會。
一、教學方法
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或用投影幕顯示,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之后,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一方面督促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確保完成好自學任務,可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可給后進生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自學態度;另一方面通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特別是通過板演、練習等檢測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并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后教”作好準備。
學生自學之后,教師注意三點。
(一)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只需簡單概括。
(二)教的要求。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情況。
(三)教的方式。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即使傾向性問題,也可能有人會),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復;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這樣,教師講的時間就少了,一般不超過5分鐘,但能通過補充、更正的方式達到解決疑難問題的目的。
最后,引導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教師要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讓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還要保證訓練的內容及學生能力的培養,不死記硬背;更要保證訓練的形式,像測試那樣完全獨立地、快節奏地按時完成。
二、教學感受
我發現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還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轉變觀念
1.“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不能只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只是照搬過來,可以說,收獲一定大不了,要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系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效果。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于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某些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去教好學生,讓他們真正學到了知識。課前預習教師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好,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回指導和提問會發揮出一定的效果,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細心和認真。
4.“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教師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并且不能不持之以恒。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著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并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效果肯定比之前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
(二)改進方法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要求: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學生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學生們看書后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著學生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學生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
對于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說,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學生看不出應該掌握什么、什么內容是重點、自己薄弱環節是什么地方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學生自學前為學生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高效率發揮提問的應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學生,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學生像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于復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回答,回答完畢后,再讓其他學生再評判正確與否,老師最后進行講解。
3.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要求:無論是什么學科,幾乎都要討論,因為通過看書,還是會出現許多沒有輕易解決的情況。
通過問題討論,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幾個一組進行討論,比較后,再提問或到黑板上演練,有時候還會出現學生的思路比老師還寬的情況,有時還會有老師沒有想到的情況或方法。所以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班級或個人實際情況,應該有意識地設計或組織學生盡可能多地對實際的問題討論解決,而不是老師直接說了答案。
4.對練習和當堂達標題的操作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要求:練習有講前板演練習,講后書面作業或者小檢測。這是學生們形成能力,把知識和應用聯系起來的過程。盡量避免出現以講帶練,以練代測。第二類練習是學生們在學了解題方法后,進行的作業或當堂達標。
“臺上一小時,臺下十年功。”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按照“先學后教”的模式去準備和組織教學,雖工作起來剛開始有一定的難度,但我感到了理想與現實同行,成功與付出相伴。“我努力,我成功”,愿“先學后教”的教學經驗能給我的教育教學帶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