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心服務為民 一路鐵血榮光
——《百面戰旗紅》之“群眾工作模范團”

2023-11-30 02:39:52百面戰旗紅創作組
人民周刊 2023年18期
關鍵詞:群眾

《百面戰旗紅》創作組

榮譽戰旗名稱:群眾工作模范團

授旗時間:1942年10月

授旗時戰斗序列:八路軍第115師教導3旅9團

授旗領導機關:八路軍冀魯豫軍區

授旗前后主要戰斗序列沿革: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1月,為山東泰(安)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同年12月,加入其他武裝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6支隊第2和第3團、泰(安)西獨立團;1939年6月,縮編為第6支隊第2和第3營、泰(安)西獨立營;同年10月,整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獨立旅第6支隊;1940年4月,以第6支隊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運河支隊第4團;同年10月,改編為第115師教導3旅第9團;1941年6月,為八路軍第2縱隊教導3旅第9團;1942年4月,為八路軍第2縱隊兼冀魯豫軍區教導3旅9團;1943年1月,先后為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湖西軍分區、第6軍分區、第11軍分區、第3軍分區9團;1945年10月,為晉冀魯豫軍區獨立2旅6團;同年11月,為晉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20旅59團;1947年3月,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20旅59團;1948年5月,為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20旅59團;1949年2月,改編為第二野戰軍5兵團18軍52師155團;1952年3月,改編為西藏軍區52師155團;1962年6月,為藏字419部隊155團;1965年5月,恢復番號為西藏軍區52師155團;1969年8月,改稱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9師446團;1985年8月,為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149師446團;2017年4月,改編為西部戰區陸軍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

戰旗精神:學人民、愛人民、為人民

人民軍隊與舊軍隊最大的不同,是處處以人民利益為重。1927年12月,紅軍尚處于初創時期,毛澤東就在江西寧岡為紅軍部隊規定了打仗、籌款、做群眾工作三項職能,后來又演變為打仗、生產、群眾工作三大任務。長期以來,我軍初心不改,本色不變,既是戰斗隊,又是生產隊,還是工作隊。三大任務已成為我軍始終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優良傳統。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歷史時期,八路軍115師教導3旅9團牢固樹立“三隊”思想,以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與勞苦大眾同呼吸、共命運,水乳交融,被根據地人民親切稱為我們的“老9團”,獲冀魯豫軍區授予的“群眾工作模范團”錦旗一面。從此,該團牢記使命、光大傳統,不管走到哪里,無論處于什么時期,都是我軍擁政愛民的一面旗幟。

戰日寇,為民奪口糧

老9團在邊區根據地有口皆碑,深受民眾愛戴,源自一次籌糧。當時正在鬧饑荒,駐地百姓為了支持八路軍抗戰,寧肯自己吃野菜,也要把糧食送給老9團(時為6支隊)的官兵們。

部隊打仗亟需口糧,恰巧部隊首長又不在,機關人員就千恩萬謝先收下了。

支隊司令員劉海濤和政委張北華知道此事后,立即召開支隊黨委會。兩位首長表示,現在這糧食就是老百姓的命,哪有不顧人民死活的子弟兵?于是大家一致決定把糧食還給群眾,還主動把自己的軍糧勻出一部分給群眾救急。

后來,支隊斷了糧,官兵們就挖野菜、拔草根、剝棉籽,做成綠色菜團子吃,甚至還用樹皮來充饑,餓著肚子打鬼子。

八路軍的這些義舉,讓駐地百姓深受感動,軍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互幫互助,共克時艱。

后來,6支隊編入八路軍主力部隊第115師,改為教導3旅9團,愛民傳統始終未變。

同旅的7團,就是全軍大名鼎鼎的“模范紅5團”。9團在老紅軍出身的團長何光宇、老八路出身的政委劉漢帶領下,處處向“模范紅5團”看齊,快馬加鞭,比翼雙飛。

當時,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提出了“三個不準”,即群眾不在家,不準亂開門;過路時,不準隨意住老鄉家;喝開水時,不準不付錢。老9團不僅堅決執行,嚴格要求自己,還自覺加碼。

行軍中、農忙時,老9團對老百姓地里種的瓜果梨桃,從來不摘不動。房東群眾有困難時,戰士們還主動捐出微薄的津貼給予支援。

訓練間隙,老9團官兵總是哼著“小扁擔,長又寬,拿起來把水擔,缸不滿,我不走,缸里水,往外流,哎嗨喲,往外流”的歌謠,把老鄉家里的水缸挑滿,把村道街巷掃凈。

1941年夏,抗日戰爭十分膠著,敵我雙方比軍力、比實力、比耐力,各方面斗爭都十分尖銳。

6月上旬,到了麥收時節,冀魯豫邊區形勢緊張起來,日寇漢奸磨刀霍霍準備搶糧,邊區軍民嚴陣以待堅決護糧。

老9團將部隊拉到巨南抗日根據地各個鄉村,幫助老鄉夏收,積極做好反“掃蕩”準備。

在楊樓村麥田里,只見100多個年輕小伙子“刷刷刷”揮鐮割麥,身手矯捷。不一會兒,一壟壟麥子就在身后倒下一大片。

這正是老9團部隊在團政治處主任孫鵬程率領下,幫助駐地農民搶收小麥的情景。有八路軍幫助,村民干活的勁頭十足,你追我趕,與日寇搶時間。

“你我加油干哪,謝謝老9團??!”

“我們是子弟兵啊,共同打日本呀!”

田間地頭勞動號子此起彼伏,而老大娘和小媳婦們則燒開水、送飯菜給大家,一派軍民團結、齊心協力的景象。

突然,偵察員飛速報告,滿載日軍的兩輛卡車從巨野出發,正向楊樓村方向殺來。孫鵬程主任立即把連長和指導員叫到一起分析敵情,研究對策。

面對敵強我弱的態勢,孫鵬程主任堅定地說:“我們不能撤,日寇來搶糧,必然禍害百姓,我們要保護鄉親,保護群眾的勞動果實?!蓖瑫r派人向團部匯報。

須臾,指戰員們放下鐮刀,拿起鋼槍,緊急集合,進入戰斗狀態。

連里的兩挺機槍把住村口道路,占領村里北口制高點;一個排埋伏在村側翼一片樹林子的墳包處和土坎邊。民兵連在村武委會領導下,協助連隊防御,并準備搶救傷員。副指導員帶人保護婦孺老人緊急撤離,到村南后坡凹地隱藏。

中午,日寇出現了,炮彈先炸在村里的寨墻上,泥碎墻倒,塵土飛揚,石屑迸濺,硝煙四起。

孫鵬程沉著指揮,命令道:“等鬼子汽車露頭了再打!”

不一會兒,一輛日軍汽車沿村北道路駛來,八路軍機槍手“噠噠噠”一個短點射,打壞了汽車輪胎,致使汽車側翻,車上的敵人哇哇叫著跳下車來。

雙方陷入一場激戰,日軍死傷一片,但八路軍官兵也不斷有人傷亡。村里民兵和青壯年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送到老百姓家里救治。村民楊煥連一家就安排了6名傷員,楊老大娘端著胡辣湯,邊喂傷員邊痛罵敵人。

戰斗從中午一直打到黃昏,十分慘烈,孫鵬程主任和許多指戰員終因寡不敵眾,相繼犧牲。

傍晚,得到消息的團長何光宇帶著老9團主力趕來增援,將來犯日軍大部消滅,并把楊樓村的群眾安全轉移。

望著那么多為保護自己獻出生命的八路軍戰士遺體,想著上午還在一起歡慶豐收的難忘時刻,楊樓村群眾悲聲大慟,痛惜為國捐軀的子弟兵,恨透了滅絕人性的日本兵!

一晃一年過去了,1942年夏,老9團駐地出現了百年不遇的連續干旱。軍區楊得志司令員和蘇振華政委指示部隊,邊打仗,邊生產,邊自救。

老9團幫助駐地的馬樓、蔣海、徐堂、葛集、大李樓村組織了“災民合作社”,建立了“紅五村”及其地方黨小組和村委會,在鞏固和發展根據地的同時,展開互濟互救。

他們還發動群眾把大路和小路都挖成8尺深、6尺寬的“抗日溝”,使路與路、村與村相連通。如遇敵情,群眾馬上可以從“抗日溝”轉移,騾馬大車也可快速疏散,而日軍汽車卻無法通行,有效保證了反“掃蕩”斗爭勝利。

在艱苦嚴峻的環境中,老9團遵守紀律,心系群眾,從點點滴滴做起,當好人民的子弟兵,贏得了老百姓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秋天,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來到教導3旅檢查工作,發現了9團這個擁政愛民典型。

在連以上干部會議上,肖華高度評價了9團這種與人民群眾同生死、共患難的融洽關系,對9團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不久,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根據9團的一貫表現,授予其“群眾工作模范團”榮譽稱號,贈錦旗一面。

滅蔣匪,為民求解放

“群眾工作模范團”軍旗獵獵,奠定了9團的底色。后來,解放戰爭仗越打越大,9團無論打到哪里,無論完成何種任務,從不忽視群眾工作,一直將其放在與作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946年夏秋,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停戰協定,悍然發動內戰,對中原地區解放區發起進攻,解放區民眾再遭涂炭。

8月初,中央軍委命令晉冀魯豫野戰軍配合中原、華東野戰軍作戰,以楊勇7縱隊和陳錫聯3縱隊為左右兩軍,對開封至徐州段隴海鐵路實施破擊戰。

這時老9團已成為7縱20旅59團,挑起了主力團大梁。而源于“模范紅五團”的老7團,則成為1縱1旅1團。兩個“模范團”雖然分開了,但仍在各自部隊里你追我趕、比翼齊飛。

8月10日黃昏,魯西南與皖北交界的平原沃野上,天空烏云密布,一陣急雨向行軍的隊伍撲面襲來,老百姓種在路邊的碭山梨從樹上吹落,滿地滾動。

“同志們,碭山城快到了。這次我們老9團要堅決打好反內戰第一仗!”59團政委劉權在風雨中向著急速前進的隊伍大聲喊道。

戰士們看見政委都出來鼓勁加油了,頓時干勁倍增,腳底板速度加快。盡管口渴難耐,卻沒有一人彎腰撿地上的梨。

7縱隊首攻皖北碭山城和沿線十幾處車站。楊勇決定20旅擔任主攻,其他兩個旅負責掩護。59團團長晉士林爭得了首攻碭山南關,而后主攻碭山城的任務。

碭山縣位于豫皖蘇魯交界地,東西有隴海鐵路貫穿全境,是徐州至商丘之間的戰略要地,國民黨軍嚴密防范,由2000多人的碭山保安團駐守。

11日下午,59團一鼓作氣攻克當面的碭山外圍據點。12日休整一天。當天深夜,晉士林指揮59團,吳忠率58團,分頭攻擊碭山南關和東關。

午夜時分,炮連連長命令平射炮對準敵人的工事猛烈開炮,把南門城墻打開了一個缺口。炮火延伸后,59團爆破隊采用飛行爆破方法,又把南門城墻的缺口擴大了。

這時,敵我機槍對掃互射,戰斗相當激烈。擔任59團突擊任務的1營營長郭從義命令:“架梯子登城!”突擊隊冒著槍林彈雨,不顧一切地抬著梯子沖向城墻。

20分鐘后,1營犧牲和負傷了十幾名戰士,好幾個竹梯子也倒在了地上。但最終有3個竹梯子架到了城墻缺口處,尖刀排戰士迅速踩著梯子沖上城去。

戰斗中,郭從義帶著后續部隊接著登城,占領城關,涌入城內,在十字街口激戰時英勇負傷,被跟在旁邊的通信班班長王汝震救起。

經過一個多小時激戰,碭山城破,敵逃,59團贏得首戰開門紅,立了頭功。

此戰,斃傷敵一部,俘敵大部,繳獲了40多挺機槍,200多輛自行車。在碭山火車站還繳獲了敵軍30多節車皮的物資,其中有鴨梨、蘋果、面粉、大米等。

晉士林看著大量戰利品,開心地說:“這一下又有不少補充??!”

劉權馬上提醒道:“帶不走的要抓緊分給當地群眾,老百姓被‘刮民黨’禍害苦了。”

按照政策要求,59團對繳獲的物資登記造冊,給碭山老百姓分發了大米、白面。現場擠滿排隊領糧的鄉親們,都高興得合不攏嘴,感動地對59團官兵說:“太多了,真跟過年一樣。‘刮民黨’搶我們,共產黨給我們。這都是大軍用命換來的東西,真是自己的軍隊啊!”

然而,7縱其他團卻在作戰和打掃戰場中發生了違反群眾紀律的現象。經查,原來是部隊補充的俘虜兵中有個別不良分子,還沒來得及進行思想整頓,舊習未改。

軍區政委鄧小平聽說了,立即蹚著泥水來到縱隊指揮部,讓楊勇和縱隊政委張霖芝組織召開團以上干部會。

鄧政委十分嚴厲地批評了違反群眾工作紀律的單位,指出要向“群眾工作模范團”學習,打仗為人民,才能得勝利!使部隊受到了一次嚴肅的紀律教育。

會后,晉士林和劉權立即召開全團大會。劉權告誡全團:“雖然不是我們團的問題,但要引以為戒,響鼓也要重錘敲!照鄧政委的指示辦,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碭山之戰,劉鄧大軍一出隴海線,就狠狠地敲了國民黨軍一下,氣得蔣介石火冒三丈,立即派“五大主力”中的新5軍和整編11師突進中原戰場,尋找劉鄧大軍決戰。

9月底,全部美式裝備、彈藥充足、火力強大、機動能力強的整編11師突出于巨野以南章縫集地區。劉鄧首長決定抓住戰機,狠敲它一下。

戰前,劉伯承、鄧小平親自來到7縱隊??v隊司令員楊勇和政委張霖芝喜出望外,立即召集全縱隊營以上干部會議。

“前兩仗一個是隴海路,一個是大楊湖,你們攻堅都不錯?!眲⒉谐练€地說,還看了晉士林一眼。

晉士林精神為之一振,不由挺直了身子。

接著,一貫幽默的劉伯承把手一揮道:“這個第三仗,我們要摸一摸老蔣兩只‘王牌’老虎的屁股?!睍鲱D時一陣哄笑。“當然,我們在進攻中要重視每個動作和細節,千萬不可稀里馬虎。”

鄧小平接著說:“7縱是在硬仗、惡仗中打出來的好部隊,戰斗素質高。特別是59團和58團,攻城破壘,很有一套。這些,我和劉司令員都清楚?!?/p>

鄧小平看了大家一眼,話鋒一轉:“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你們一定要再接再厲,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弘揚傳統帶好頭,仗要打好,紀律也要好。”

劉鄧首長一席話,讓晉士林和劉權聽得熱血沸騰。59團的營長們也都攥緊了拳頭,表示從前在巨野打過日本兵,這回要好好與國民黨“王牌”過過招。

10月3日和4日晚,楊勇指揮第7縱隊對胡鏈整編11師展開攻擊。59團和58團連續兩次攻勢只突破了外圍工事,核心陣地的邊還沒有夠著,氣得晉士林直罵娘,說這老虎屁股還真不好摸。

胡鏈果真有點本事,采用了“大縱深彈性防御”戰術,利用我軍缺少重武器的弱點,先消耗我軍第一波甚至第二波沖擊,而后在縱深處再用重機槍和六零炮反擊。

地處平原的章縫集,四周筑有寨墻;西南有護寨河,難以徒涉;東北地形平坦,射界開闊。敵32團在集鎮中的大廟修筑了核心陣地,并在小寨內外構筑了大量防御工事。

5日夜,劉鄧下令總攻開始。7縱把章縫集整11師團團包圍,6縱從背后向師部發起攻擊,3縱主力橫插肖樓與章縫之間。

楊勇讓善于攻堅的59、58、62三個主力團,分別從西北、東北、東南三個方向進擊。

巨野民眾踴躍支前,地方武裝積極協助,搶救傷員,傳遞信息,還送來一批紅纓槍,以便我軍肉搏時得心應手。

隨著沖鋒號聲響起,擔任主攻的59團突擊隊躍出工事,向章縫集發起沖鋒。憋了一股火的晉士林大喊:“殺開一條血路,拿下章縫集!”槍炮聲、喊殺聲響徹夜空。

然而,整11師畢竟武器精良,火力配置相當嚴密,利用高大寨墻、水壕等有利地形死命頑抗,還在碉堡群前設置了鹿砦、鐵絲網。

在敵交織火網中,突擊受阻。我軍一批戰士倒下,一批戰士又沖上去。午夜時分,59團終于在西北角打開一個缺口,一部分人員突入章縫,冒著敵人炮火砍鹿砦、踏泥水,從火海里勇猛插入敵人心臟。

楊勇隨即命令一時還沒有打開突破口的58、62團,改從59團突破口投入戰斗。

58團團長吳忠帶領3營兩個連,62團參謀長張興臣帶1個連,跟著59團突入了寨內。

敵32團迅速組織反擊,以猛烈密集的火力封閉了突破口,同時還從正面和兩翼向我突入的部隊發動輪番進攻,將我軍在寨內反包圍。

晉士林和吳忠沉著指揮,占領了寨內的5個院落,但也出現不小損失。晉士林也在戰斗中負傷,59團的連隊順勢撤出寨外。章縫集暫時形成了外面我圍敵人、里面敵人圍我的復雜局面。

10月6日黃昏時分,劉權指揮59團突擊隊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再次突破敵人的西北角防線,沖進寨內。

指戰員們分辨著槍聲,急速向58團被圍連隊靠攏,很快與吳忠等會合。他們發揮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立即向敵縱深攻擊,敵我交織混戰。

當晚,劉權指揮59團突擊隊,掩護吳忠和張興臣所部剩下的150余人撤出寨內,調整再戰。

7日拂曉,殘敵被壓制到村西頭田家祠堂大院內。敵人憑借高厚的磚墻、堅固的工事繼續頑抗,企圖等待外援。

劉權命令,把迫擊炮集中在祠堂附近30米遠處,炮口沖天,一連打了130多發炮彈,每顆炮彈都落到了院內。隨著爆炸聲起,敵人死傷慘重。

下午,敵人的增援部隊從西面向章縫集猛攻,困守在章縫集的殘敵200余人,乘我方打援之機,在祠堂四周放起大火,趁亂從夾縫中逃出,將山炮、野炮、迫擊炮等所有輕重火器全部遺棄,戰斗遂告結束。

在這場中原戰場上國共雙方主力首次決戰中,59團作為主攻部隊,兩次打開突破口,顯示出強大的攻堅能力。

戰后,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這次戰斗在人民大眾支持下,摸清了國民黨軍隊的老底,取得了同全副美械裝備之敵的作戰經驗,證明了我軍進可以攻、防可以守、退可以出。

在我軍繳獲的文件中,發現國民黨軍評價20旅59團為“戰斗力甲、善于攻防和土工作業之主力部隊”。

進西藏,為民保邊疆

新中國成立之初,59團已改稱18軍155團,作為18軍骨干力量,遂行進軍西藏、捍衛國家主權的任務。

藏區作戰,給扛著“群眾工作模范團”大旗的155團帶來了新的課題。高寒缺氧、條件艱苦還能克服,但語言不通,給善于依靠人民群眾作戰的解放軍帶來了很大不便。

在解放區作戰,敵人是唯一對手,人民群眾是可靠的幫手。而初入藏區,當地民眾受反動勢力宣傳蠱惑,非但不幫助解放軍,還顯示出深深的疑慮,甚至敵意。

155團并未因此改變初心,相信只要工作做到家,就能獲得人民的支持。無論在戰役行軍途中,還是在打掃戰場之時,155團始終嚴格執行民族團結政策,體現了“群眾工作模范團”的好傳統、好作風。

團黨委要求部隊一律不住民房、不進寺廟,在野外搭帳篷宿營,不拉群眾一頭牛羊,不吃群眾一粒米。1營行軍到洞洞竹卡時斷糧,只吃倒斃的騾馬肉。部隊行軍負重,也決不支派“烏拉”差役。

一次,戰士彭菊生在路上拾到一袋子糌粑,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物資,全班能夠吃上一個星期,他卻忍饑挨餓在路口坐等失主,真誠將其歸還。

解放軍嚴格執行政策紀律的行為在藏族群眾中影響很大,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由衷地佩服,說這回來的漢人是“新漢人”。出現了由躲避到接觸再到幫助解放軍帶路、送信、打勝仗的可喜變化。

由于有了藏區群眾的支持,在進藏的第一仗昌都戰役中,“群眾工作模范團”作為攻堅主力,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打開了進軍拉薩的大門,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貢獻。

昌都,在藏語中是指兩河交匯處的“河岔口”。扎曲河、昂曲河一東一西從雪山奔騰直下,環繞昌都而過。由于位于西藏東部橫斷山脈、三江流域的中上游,昌都地區扼青、康、滇、藏交通要道,和內陸有金沙江、瀾滄江阻隔。整個地區高山連綿、河流縱橫,交通極為不便,卻成為西藏的門戶,也是藏東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如果打開昌都這扇大門,西藏解放將指日可待。

為阻止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西藏地方政府部署在昌都的藏兵企圖利用金沙江、瀾滄江、橫斷山脈天險,扼守入藏的咽喉要道。

為排除進藏障礙,打通和平解放西藏的道路,西南軍區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于1950年8月26日下達《昌都戰役的基本命令》,決定“殲滅藏敵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之恩達、類烏齊地區,占領昌都”。

10月6日,按照西南軍區指示,第18軍軍長張國華發布命令:“決于10月7日開始全線渡江,執行昌都戰役?!?/p>

在炮火掩護下,155團政委李傳恩率部隊于7日晨渡江,在不利的地形上與敵對戰。13日上午,155團肖猛參謀長率3營進抵生達附近,遭敵阻擊,形成對峙。

至18日,北集團騎兵支隊和154團已分別進至恩達、類烏齊地區,切斷了昌都之敵西撤拉薩的主要退路。此時,除昌都以南的邦達還可以作為敵人的退路之外,其他各主要退路均已被解放軍控制。

19日,18軍主力向南推進,僅在小烏拉山、洞洞竹卡等地遇敵一般性抵抗。黃昏后,155團和中部兄弟部隊先后進入昌都,俘敵200余人。當夜,除以一部兵力擔任警備及搜索殘敵外,其余部隊連夜對南逃之敵實施追擊。

此后,北集團主力轉入分區清剿,先后于23日在恩達東南、24日在昌都西南和察雅等地區搜剿殘敵,共殲敵1100余人。至此,昌都戰役勝利結束。

昌都戰役作為解放全國大陸的最后一場戰役,意義非凡。打開了藏東門戶,殲滅了藏軍有生力量,破滅了西藏地方政府挾洋自重的幻想,直接導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到京,與中央人民政府和談,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良好基礎。

西藏和平解放后,“群眾工作模范團”長期留在了西藏,在平叛、建設邊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深受當地藏民愛戴。

通過接觸,廣大藏族群眾對共產黨加深了了解,視之為農奴解放的大救星,解放軍也由原來被敵人描繪的吃人惡魔,變成了藏民心中的“金珠瑪米”。

樹欲靜而風不止。20世紀60年代初,印度擴張野心暴露,印軍第7旅越過“麥克馬洪線”,挑釁中國主權。為針鋒相對,中國組建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前進指揮部(即藏字419部隊),作戰部隊以“群眾工作模范團”所在的52師為主編成。

上級最初給前進指揮部155團的作戰任務是殲滅侵入“麥克馬洪線”以北克節朗地區印軍一個營。

長期扎根邊疆的“群眾工作模范團”155團提出了不同建議。團長劉廣桐和政委喬學亭認為,根據敵我態勢,完全可以變打1個營為消滅整個第7旅。

前進指揮部政委陰法唐將此建議正式報告給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張國華司令員審慎考慮后又果斷上報中央。

毛主席一錘定音:調整計劃,批準照辦!

根據最新作戰部署,155團擔任正面突擊任務。團黨委精心研究了作戰方案,全團枕戈待旦,做好了痛擊入侵之敵的各項準備。

10月17日,印軍在東段邊境上,向中國邊防部隊開炮,蓄意挑起大規模邊界武裝沖突。當日,中央軍委立即下達《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提出了“此次對印度反動派作戰,事關國威、軍威,務求初戰必勝,只能打好,不能打壞”的要求。

10月20日拂曉,我邊防部隊奉命在中印邊界東、西兩線,同時對入侵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印軍慌作一團,匆忙反撲。

在東線第一階段戰斗中,155團在團長劉廣桐和政委喬學亭率領下,與兄弟部隊密切配合,發揚了52師一往無前、敢打惡仗、善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在克節朗、達旺地區前仆后繼,英勇奮戰。

155團2連插至卡龍西南側發起攻擊,遭到印軍堅固地堡火力瘋狂掃射。緊急時刻,連長高友貴、指導員孫光明命令連隊火力壓制,2排排長指揮6班在前、5班在側,兩個班交替掩護,直插印軍地堡群,逐堡攻擊。經半小時激戰,2連攻克印軍地堡18座,自己無一傷亡。

接著,2連向印軍縱深進攻,敵堡又噴出火舌,致使我軍前進受阻。

6班班長陽廷安主動請戰,高喊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號,帶領全班向敵陣地迂回沖擊,一連端掉了幾個地堡,最后不幸被子彈擊中,壯烈犧牲。

跟在后面匍匐前進的戰士徐瑞卿,含淚舉槍向印軍射擊,也被子彈擊中,犧牲在陽廷安身旁。接著,副班長曾祥智倒下了,戰斗骨干楊秀洲倒下了,全班最后打到只剩下新戰士劉漢彬一人,仍在頑強戰斗。

經兩天激戰,我藏字419部隊先取克節朗,殲滅了印軍第7旅,俘其旅長達爾維準將。接著,再取重鎮達旺,勝利結束了中印邊境東段自衛反擊戰第一階段作戰。

11月中旬,東線第二階段戰役打響,藏字419部隊擔任主攻任務,與11師、55師等部密切配合協同,大幅度迂回穿插,分割圍殲,共斃俘印軍5063人。

邊境反擊一仗,155團打出了國威、軍威。戰后,155團2連6班被國防部授予“陽廷安班”榮譽稱號,為陽廷安個人追記一等功。西藏軍區為155團2連和2連6班各記集體一等功,在人民軍隊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69年8月,根據形勢需要,西藏軍區步兵52師與陸軍第50軍149師互換防務和番號。“群眾工作模范團”155團改稱446團,結束了西藏高原近20年的戍邊歷程,班師內地。

筑長城,為民做棟梁

進入90年代,已轉隸13集團軍的149師446團,隨師在全軍第一批整編改裝為機械化部隊,被上級確定為應急機動部隊,成為西南一把“快反”鋼刀?!叭罕姽ぷ髂7秷F”446團作為鋼刀上的鋒刃,勇立潮頭,沖鋒在前。

與此同時,446團把“群眾工作模范團”的“學人民、愛人民、為人民”口號一直傳承下來,團里一代代官兵,始終牢記和弘揚“民在心中”的光榮傳統,積極為駐地群眾服務。

部隊駐地不遠的塘壩鄉紅光村有位名叫李光鮮的五保戶老婆婆,因為老伴姓龍,全團官兵都親切地叫她“龍婆婆”。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群眾工作模范團”官兵們逢周末、假日和重要節日就到龍婆婆家里挑水、砍柴、掃地,搶著干活;每逢春耕秋收,都會在龍婆婆家的田間地頭鋤地除草、施肥護苗、搶種搶收。

龍婆婆也把子弟兵當作自己的兒子,親如一家,遠離故鄉的官兵們遂把龍婆婆認作“母親”。

446團對此很重視,從90年代初起,每逢年節,團里干部都帶隊去看望全團官兵共同的“母親”,這成為團里長久不變的一條規矩。

軍愛民,民擁軍。2010年深冬,龍婆婆因上山為骨折的戰士找草藥,不小心滑下3米多深的土坎,腿上受傷血流不止。

團里官兵都急了,一起涌到醫院為“母親”獻血,用100多名年輕軍人的鮮血再次印證了軍民一家親、熱血濃于水。

這些年來,446團一直保持先進,先后兩次被中央軍委榮記一等功,3次被民政部和總政治部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200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將自身榮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強軍建設新時期,149師分編為兩個合成旅,以“群眾工作模范團”為主改編的西部戰區陸軍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傳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依靠人民打勝仗”戰旗精神,踔厲奮發,模范前行,被譽為“兩不怕”旅。

“兩不怕”旅這支英雄團隊,從戰火硝煙中堅定走來,一路遵紀愛民做模范,一路鐵血征戰當先鋒,用自己的模范行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宗旨,見證了人民軍隊從苦難到輝煌的力量源泉。

2019年國慶閱兵,同一支勁旅中的“群眾工作模范團”“智勇偵察排”“陽廷安班”3面戰旗同時亮相于百面戰旗方隊,1旅3旗,全軍僅此一家,難能可貴,可贊可敬!

獵獵戰旗,鮮血染紅,詮釋信仰,見證精神。壯哉,“兩不怕”旅!壯哉,“群眾工作模范團”!

猜你喜歡
群眾
云治理”要貼近群眾
今日農業(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始終和群眾融為一體
當代陜西(2021年6期)2021-07-22 06:48:48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設(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人大建設(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人大建設(2017年3期)2017-07-21 11:01:18
進化了的吃瓜群眾
暢通“最后一公里” 解決群眾出行難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99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精品色综合|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任我操在线视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 99re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9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高清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66|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精品1区2区3区| 福利在线不卡|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18p|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中国精品自拍|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色综合中文|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制服丝袜 91视频| 久久精品66|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亚洲综合片|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天天色综合4|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亚洲黄色成人|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