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迅猛發展,“雙碳”目標的提出意味著綠色金融的內涵將進一步擴展。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轉型與創新: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藍皮書》一書圍繞“雙碳”目標展開,分為政策趨勢、重點領域與產業、金融市場三大部分,兼顧金融研究、能源研究與產業研究。該書在厘清國內外綠色發展形勢后,引入作為綠色產業風向標的興業綠色景氣指數(GPI),從能源轉型、儲能發展、工業綠色發展以及建筑綠色低碳轉型等重點領域著手,探究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之路。最后,聚焦綠色金融主題,深入探析綠色信貸市場、綠色債券市場、ESG投資市場、碳市場與碳金融等,并展望了未來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將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力量,而金融的發展也是每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同樣,綠色金融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軌,自2016年我國成為全球首個發布系統性綠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國家以來,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規模迅速擴張,截至2022年末,已達到22.03萬億元,規模居世界首位。新的發展階段,我國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綠色”毫無疑問是未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將是貫穿我國金融發展的主線。
正如《轉型與創新: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藍皮書》所描述,時代的浪潮中,綠色發展的歷程需要有人來記錄,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和義務。過去一年,國際形勢愈發紛繁復雜,各國紛紛加碼發展可再生能源,“綠色”成為難能可貴的國際共識。對于我國綠色發展而言,去年意義非凡。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為新發展階段的“綠色”賦予了新的目標和方向。《轉型與創新: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藍皮書》很好地為2022年國際、國內綠色發展的現狀進行了梳理和記錄,并對發展趨勢作出了研判。
《轉型與創新——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藍皮書》從政策、行業和金融市場三個方面切入,為讀者提供了獨到的見解,主要包括三個篇章:一是政策趨勢篇,二是重點領域與產業篇,三是金融市場篇。
政策趨勢篇既立足于紛繁復雜的國際政經形勢,基于對國際國內綠色發展進程的比較和研究,見微知著地分析了全球綠色轉型的變與不變、現狀與未來以及競爭與合作;又立足于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新發展階段我國綠色發展藍圖將如何“繪制”。
重點領域與產業篇從現狀出發,以詳實的數據、圖表為支撐,科學嚴謹地分析了能源、儲能、工業和建筑四個重點領域綠色發展的挑戰和機遇。
最后是金融市場篇,無論是方興未艾的綠色信貸市場、綠色債券市場,還是蓬勃發展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投資市場和碳金融市場,均系統地進行了梳理,并結合作者的認知和體會,預測了未來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趨勢。
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作為“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藍皮書”的第一本,該書內容翔實豐富,從國際到國內,從理論到政策,從產業發展到金融市場實踐,進行了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的詳細記錄與剖析。由表及里的分析,結合作者們的認知、實踐和體會,相信會給讀者貢獻更多有價值的關于全球綠色發展新形勢、新變化、新趨勢的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