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枚舉
“30年來,《教師博覽》始終貼近一線教師,用自己的視角與溫度,一次次在教育界掀起波瀾,在教師群體中引起熱烈反響……”當我從“教師博覽”微信公眾號上獲悉雜志創刊三十周年的喜訊,心中喜不自禁,因為我與《教師博覽》雜志,有著一路不尋常的情緣。
打開書櫥,一摞排得整整齊齊的被譽為“教師手中的《讀者》”的《教師博覽》映入眼簾。這份有著30年不凡歷程的全國知名教育期刊,讀者遍布全國,刊物遠銷東南亞。她見證了一代代教師從講臺新秀成長為教壇中堅力量,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從平凡瑣碎的課堂內外孕育出堅定的教育信念……感恩美好遇見,我愿與你一路同行。
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同事的手中發現了一本教育期刊——《教師博覽》。那時,我只是出于好奇,從同事那里借來一看,但立刻就被她那精美的編排風格、論證嚴謹的系列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細細翻看之后,更被其高雅純正的教育味道震撼了,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從那以后,我便開始訂閱《教師博覽》雜志,而且每期必看,細細品味其中的每一個欄目,如“博覽人語”“關注”“敘事”“人物志”“課堂”“人文課”“征文”“視點”“書話”“文苑”等,靜心感悟教育的真諦,把握前沿的理念與思想,開拓學術的新視界。漸漸地,我對《教師博覽》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產生了向《教師博覽》(原創版)投稿的念頭。
2016年1月的一天,我從《教師博覽》雜志上關注到“大夏書系杯·我的教學實驗”征文啟事。那時,我正在研究“語文學習共同體”實驗課題,這剛好契合征文主題。于是,我把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進行梳理,從“分組:合理搭配,關注細節”“目標:制定標準,明確方向”“指導:加強合作,培養技巧”三個方面進行合理建構,幾番斟酌,終于寫成了一篇《打造“語文學習共同體”》的文章。寫完后,我又細讀精修了幾遍,直到自認為是一篇比較有質量的文章,才打開電子郵箱的頁面,輕輕一點……就這樣,我的心血之作跨越千山萬水,送達《教師博覽》編輯部。然而,投稿之后,這篇文章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正當我失去信心時,2016年3月的一天,《教師博覽》王蕓編輯給我發來了信息:“葉老師,您撰寫的《打造“語文學習共同體”》這篇征文被《教師博覽》(原創版)錄用了,將發表在2016年第7期?!蹦且豢蹋业男南袷秋w出了胸腔,在九天翱翔!這也讓我對《教師博覽》更加充滿信心。
多年的讀書寫作、公開教學,讓我這只“毛毛蟲”不斷蛻變,從一個普通的教師逐漸成長為縣“教壇新秀”“教學能手”“教學名師”。我突然發現自己的成長經歷與《教師博覽》“人物志”欄目要求非常契合。于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靜靜地坐在電腦前,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文章《渴望破繭成蝶的毛毛蟲》。反復修改后,我再次投給《教師博覽》。一個月后,收到王蕓編輯發來的修改意見,我立馬根據修改意見認真修改后,再次投稿。幾個月后,這篇文章出現在2017年第1期《教師博覽》“人物志”欄目上。
連續兩篇文章得到編輯老師的肯定,讓我對《教師博覽》更加有信心,又一次點燃了我繼續向《教師博覽》投稿的激情。2017年1月,我再次關注到《教師博覽》(原創版)上的“大夏書系杯·我眼中的教育‘微革命”征文啟事。那段時間,我正在進行繪本教學實驗。在課題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對繪本教學有了新的體會。于是,好幾個夜晚,我都是一吃過晚飯,就獨自坐在燈下認真寫作,從“精心烹調‘繪本套餐,匠心指導‘繪本閱讀”入手,為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閱讀天堂大門,引領他們在精彩的繪本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反復修改后,我終于寫成了《繪本,打開孩子的閱讀之門》的征稿文章,并通過郵箱向《教師博覽》投稿。
投稿后,我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本以質量取勝的優秀雜志,雖然自認為優秀了,但能否得到編輯老師的認可,我絲毫沒有把握。實實在在地說,我就是一名極普通的小學教師,名不見經傳,只不過是很注重平日的教學積累與思考,善于見微知著。當然,對于投稿,我也是處之泰然,沒有任何功利之心。投稿后不久,又一次收到《教師博覽》王蕓編輯的回復:“《繪本,打開孩子的閱讀之門》這篇文章很有思考價值,但教學策略還有所欠缺?!庇谑牵腋鶕蹙庉嬏岢龅囊庖娺M行了修改。一個月后,王蕓編輯告訴我這篇文章通過了終審,并將發表在《教師博覽》(原創版)2017年第5期上。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既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我的鞭策,還讓我寫作熱情更加飽滿,創作的欲望更加強烈。
連續發表3篇文章之后,我對《教師博覽》更是情有獨鐘,只要一寫出好文章,立馬就投給《教師博覽》。幸運的是,我的好幾篇文章都得到了編輯老師的青睞。自2018年以來,我撰寫的《學名師,守本真》《在讀寫中點亮智慧之門》《用童詩輕叩寫作之門》《靜聽花開的聲音》《做有心的教師》《愛,讓他笑靨如花》《減負,讓語文作業煥發出魅力》《做學生期待的追夢人》《教育因堅守而美麗》等9篇文章相繼發表在《教師博覽》上,并多次在征文比賽中獲獎。
更加幸運的是,我在投稿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學識淵博的編輯,如方心田社長、余華副社長、楊揚主任、胡波波主任、敖小英編輯、王夢雅編輯等。正是這些編輯引領著我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己。
此刻,我想大聲說:《教師博覽》雜志的編輯老師們,你們每天都在用心幫助每一位渴望成長的作者,你們辛苦了!
天不老,情難絕?!督處煵┯[》,我愿繼續與你一路同行!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