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陽



9 月2 日—11 月30 日,“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正式與觀眾見面。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匯集國內外30 家考古文博機構的代表性藏品,展品總數達555 件(組),以鮮明的主題、宏大的規模,立體展現穿越歷史、連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華茶文明。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傳說在神農時代,中國人已經認識并利用茶;浙江發現了距今約6 000 年的人工種植茶樹根;山東戰國墓葬出土了距今約2 400 年經過煮(泡)的茶葉遺存,是已知最古老的飲茶實證;自漢代以來,關于茶的認知和制備方法日趨多樣,逐步形成食茶、煎茶、點茶、煮茶和泡茶等多種備茶方法,飲茶逐漸成為超越生活的藝術體驗……
中國人將對人生、家國、自然、宇宙的思考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構成茶文化的精神內核。茶在中國的普及,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在世界范圍的傳播,使歐亞大陸不同國家的文化因茶而彼此交融。
2022 年11 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于弘揚中國茶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故宮博物院此次舉辦“茶文化特展”,正是為了進一步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以展覽形式展現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豐富。以茶載道,闡釋崇尚和諧的中華“茶文化”。
本展覽分四個單元,立體地展現中華文明以茶為媒、交融互鑒的發展歷程。
第一單元 茶出中國
茶出中國,源遠流長。本單元主要展示了數千年間種茶技術的提升和備茶方法的變化,以及茶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活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單元 茶道尚和
第三單元 茶路萬里
茶和天下,美美與共。本單元中,來自海外的茶器精品、清代宮廷中的不同民族地域風格茶器將集中亮相,共同展現茶文化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中的交流互鑒。
第四單元 茶韻綿長
時至今日,全球已有60 余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茶樹、生產茶葉。歷經千年發展,茶伴隨著文化交流、科技進步,正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活躍于世界人民的生活中。茶文化從傳統中走來,滋養當代,也必將綻放于未來。
強大的參展陣容背后,是根深葉繁、厚重悠長的茶文化。歡迎大家走進展廳,一起品嘗中國樹葉的韻味,領略世界連通的美好!
(圖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