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強 等
袁蓓? 曹茂慶? 王子君
[摘 要]為進一步推進建筑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正不斷興起,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在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具備綠色建筑設計和BIM技術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為了更好落實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更應突出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不斷向建筑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的作用,積極探索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以滿足前沿工作崗位對于具有綠色專業理論知識和綠色技能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了高職院校綠色建筑人才培養現狀及BIM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性和原則,并探究了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建立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的機制、構建全方位的實踐教學環節以及優化創新教學方法、實踐環節和評估體系等,為綠色建筑行業培養有競爭力的BIM人才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
在雙碳背景下,綠色建筑作為一種可持續性的建筑模式,不僅節約資源、降低能耗,而且能夠充分改善室內環境質量,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了從源頭解決綠色建筑發展道路上的問題,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要求,從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環節入手,開發新型綠色低碳建材、政策驅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推動建筑運行智能化,實現建筑全過程減碳[1]。如何搭建出一條能夠充分促進綠色建筑理念與建筑工業化、建筑智能化相融合的集約型高質量綠色發展通道,成為當前值得深思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建筑產業緊缺的、能夠滿足行業需要和未來發展特點的高質量綠色建筑BIM專業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綠色建筑領域培養專業化人才的重要性和作用越來越凸顯。高職院校在綠色建筑領域的重要性體現在其培養專業能力與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綠色建筑是涉及建筑設計、工程管理、材料選擇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項目,對人才的要求較高[2]。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時需要注重實踐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使其真正掌握相關技能。這些經驗豐富且專業能力強的人才將為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綠色建筑領域的另一大關鍵作用則在于其能夠推動綠色建筑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高職院校作為教育機構,擁有豐富資源與專業知識,能夠結合學術研究與實踐需求,推動綠色建筑技術不斷創新。通過與企業合作、與行業專家進行交流合作等方式,可以促進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貢獻。基于此,本文將 BIM技術與綠色建筑相結合,以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為例,探索基于BIM技術的綠色建筑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路徑。
一、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現狀
綠色建筑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模式,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在這個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綠色建筑人才培養也變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高職院校綠色建筑人才培養現狀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部分學校的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不匹配,缺乏與行業的緊密聯系。這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很難適應實際工作中的需求和挑戰。與國外院校相比,我國僅有少數本科院校開設了有關綠色建筑專業,如山東建筑大學的建筑學專業綠色建筑設計方向,南京工業大學的綠色建筑技術與工程方向[3]。國外綠色建筑體系相對完善的國家則在各個學歷階段開設了綠色建筑專業,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幾乎沒有完全對口的綠色建筑專業,只是開設了與綠色建筑相關的一些課程,比如BIM技術、裝配式建筑等,增建了BIM技術實訓基地。教學內容大多也只停留在傳統的建筑材料、構造、施工管理等方面[4]。因此,高職院校更應該加強與行業的合作,及時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完善綠色建筑培養目標,構建綠色建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此,可與綠色建筑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邀請行業專家來校舉辦講座和實踐指導,開設與行業相關的課程和項目,提供實際案例和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和實際工作,促進綠色建筑專業可持續發展。
二是教學方法相對傳統,缺乏實踐教學與創新教學的深度融合。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部分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盡管更新了綠色建筑方面的課程,但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僅注重講授傳統的綠色建筑基礎理論知識,在綠色建筑設計等實際操作方面尚未進行職業技能教學。而且,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方面缺少與其他核心設計課、技術課及實踐課的關聯,缺乏與之匹配的相關訓練,學生很難學以致用。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項目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職院校可以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與綠色建筑企業合作開展實踐項目,組織學生參與實際建筑工程,提供實踐培訓和實習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綠色建筑的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三是缺乏全面評估體系,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目前的評估方法主要以考試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評估。亟待在綠色建筑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結合高職類建筑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從綠色建筑知識、綠色建筑設計及綠色建筑分析等部分進行綜合性考量。建立全面的評估體系,包括考試成績、實踐表現、創新能力等方面,以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和潛力。鼓勵高職院校學生除學習綠色建筑技術和設計外,掌握綠色建筑指標計算和運用系列綠色建筑分析軟件。為了讓學生具備綠色建筑專項分析能力,高職院校還可以引入多種評估方式,如項目評估、實踐成果評估、綜合素質評價等,通過多維度的評估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更加精準地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和潛力。
二、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性和原則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性和原則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中一個關鍵議題。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建筑設計和施工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復雜的建筑項目需求,而BIM作為一種集成化的建筑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5]。因此,培養具備BIM技術和綠色建筑應用能力的人才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的迫切需求。一方面,BIM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性體現在其對于提高建筑項目管理效率和質量的影響。通過BIM技術,綠色建筑項目的設計、施工和運維等各個階段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協同,以減少信息傳遞的誤差和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同時,BIM技術還可以模擬綠色建筑項目的各個方面,包括結構、材料、能耗等,在設計階段就能夠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問題,提高建筑質量。另一方面,BIM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其對于推動建筑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方面。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建筑設計和施工方式的創新,提高建筑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環境友好性。同時,BIM技術還可以與其他相關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結合,開辟建筑行業的新領域,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路徑的原則方面,一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BIM人才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應該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加強實踐訓練,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BIM技術的應用。二是應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BIM技術的應用涉及建筑、結構、施工、設備等多個學科領域,在培養綠色建筑BIM人才時,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三是堅持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相結合。建筑行業對于BIM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和動態變化的,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需求,及時更新培養內容和方法,以滿足行業需求。
綜上所述,BIM人才培養是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學科交叉融合及與行業需求相結合等原則,培養出具備BIM技術和應用能力的人才,推動建筑行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三、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具體實踐模式
(一)建立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機制
在整個模式探索過程中,可以重點探索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的機制,包括與行業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開設BIM專業實踐教學中心等,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在專業實踐教學實施的方法與途徑方面,可以以校內訓練中心和項目中心建設為重點,聘請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到項目中心兼職任教,按市場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逐步完善并形成“產、學、研”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加強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和互相支持。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建立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中心,提供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行業企業可以參與教學改革和課程設計,提供實踐機會和項目案例,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就業提供支持。通過建立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的機制,設計全方位的實踐教學環節,優化和創新教學方法、實踐環節和評估體系,有效促進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筑的推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共同推動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完善。
(二)提升教師團隊綠色建筑素養及技能
師資力量是培養綠色建筑BIM人才的關鍵所在,加強對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在專業課教師中所占比重需超過半數。在綠色建筑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高職建筑類專業教師在學習綠色建筑理念、相關政策、規范標準、材料性能、功能和評價標準等專業課程時,應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為學生注入新的綠色思維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點燃學生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和施工管理的熱情,激發他們對環保事業的濃厚興趣;注重培養其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和項目設計比賽,提升團隊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促進人才培養體系整體優化與創新
在進行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的過程中,除了建立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的機制和構建全方位的實踐教學環節外,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教學方法、實踐環節和評估體系的優化和創新。首先,在教學方法方面,可以引入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通過與行業企業合作,從實際項目中提取具體的案例,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掌握BIM技術的應用和實踐方法。還可以采用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在BIM實訓平臺上組織學生實施團隊項目,在團隊合作中學習和探索BIM技術的應用和實踐,培養其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團隊精神。在評估體系方面,應該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全面評估。除了傳統的筆試和理論考試外,還可以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結合實踐課程設計、項目實訓成果、實習報告等,綜合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引入同行評議制度,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參與對學生實踐環節的評估,確保評估的客觀性和權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提出了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路徑。該路徑以行業與高職院校深度合作為基礎,通過構建全方位的實踐教學環節和優化創新教學方法、實踐環節和評估體系,實現綠色建筑BIM人才的培養和輸出。這為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提供了指導和借鑒,同時也為綠色建筑行業注入更多具備實際能力的人才。展望未來,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綠色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與推廣,對BIM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可以順應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綠色建筑行業注入更多優秀的綠色建筑BIM人才。
參考文獻
[1]印紅梅.“1+X”(BIM)證書制度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8):146-148.
[2]張利,雷波.基于BIM技術的高職院校綠色建筑信息化教學系統構建與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329(18):34-35.
[3]廖素娟.基于“1+X”制度的BIM人才培養實踐探索[J].木工機床,2022,168(3):43-45.
[4]黃平,龐毅玲,楊大平.高職土建類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對策研究: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450(4):164-165.
[5]李日強,袁蓓,曹茂慶.“雙碳”背景下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教導刊,2023,6(5):30-32.
作者簡介:李日強(1987— ),男,漢族,黑龍江寶清人,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綠色建筑。
袁蓓(1989— ),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黑龍江大學,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管理工程。
曹茂慶(1968— ),男,漢族,江蘇如皋人,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綠色建筑。
王子君(1991— ),女,漢族,河北武安人,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建筑設計。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重點課題“‘雙碳背景下高職院校綠色建筑BIM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批準號:ZJB1423168)研究成果;教育部寒區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雙碳目標下寒區光伏應用技術與建筑表皮一體化設計研究”(項目編號:HICT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