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陽 孟圓
[摘 要]借鑒愛麗絲公司訴CLS國際銀行案的相關情況,為我國專利客體審查與保護制度的制訂提供意見建議。文章通過對愛麗絲案的案例相關背景、口頭辯論與審判決定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深入分析,全方位展現了愛麗絲案的前因后果,以及其對于美國算法類專利審查標準的深遠影響。我國算法類專利保護制度應繼續堅持單純的抽象算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的原則,而對于將算法與技術領域結合的方案,應逐步制訂更為清晰明確的客體審查標準。應當使創新主體對撰寫的專利申請是否屬于客體有準確的預期,而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爭取更適當的專利權保護范圍上,從而更好地提升我國的專利保護能力。
[關鍵詞]愛麗絲案;專利客體;算法;專利保護
愛麗絲公司訴CLS國際銀行案(ALICE CORPORATION PTY.LTD.v.CLS BANK INTERNATIONAL ET AL.)(簡稱“愛麗絲案”)是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作出的判決[1]。
而縱觀歷史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所作出的審判決定中,涉及“抽象概念”“算法”的判例均對美國專利客體審查政策產生了巨大影響。例如,2012年的梅奧公司訴普羅米修斯實驗室案(MAYO COLLABORATIVE SERVICES,DBA MAYO MEDICAL LABORATORIES,ET AL.v.PROMETHEUS LABORATORIES,INC.)中提出了針對專利客體判斷的“兩步法”,此后,“兩步法”被作為專利客體判斷的主要方法寫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審查程序手冊中并沿用至今[2]。
一、案例基本情況
2002年,CLS國際銀行剛開始運營后不久,愛麗絲公司向CLS國際銀行提出索要專利許可費用,從那時起,兩家公司就開始了漫長的法律糾紛。2007年5月24日,CLS國際銀行在美國哥倫比亞地方法院提起了主張愛麗絲公司已授權專利(US5970479B)不符合可授權客體的宣告性判決訴訟,認為上述專利僅是與基本經濟概念相關的抽象概念,之后,愛麗絲公司提出反訴,聲稱 CLS 國際銀行侵犯了愛麗絲公司的專利權。
在美國聯邦地方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s,簡稱DCT)的審理中,哥倫比亞地方法院裁定愛麗絲公司的專利無效;之后,愛麗絲公司上訴至受理來自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審查案件、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專利侵權案件的專屬上訴法院——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簡稱CAFC),在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審查中推翻了地方法院的結論,認為愛麗絲公司的專利不屬于 “抽象概念”,是可授予專利權的客體。
二、口頭辯論與審判決定的情況
2014年3月31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針對該案件開展了口頭辯論,辯論的焦點主要在479號專利的第33項權利要求是否完全屬于“抽象概念”的例外,也就是說,該方案實際上是否包括比“抽象概念”更多技術上的應用[3]。
其中,第33項權利要求如下:
一種在雙方之間進行債務交換的方法,包括:每一方在交易機構持有信用記錄和借方記錄,用于交換預定債務的信用記錄和借方記錄,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為各利益相關方創建影子信用記錄和影子借方記錄,由交易機構的監管機構獨立持有;2.從每個交易機構獲取每個影子信用記錄和影子借方記錄的日初余額;3.為每筆交易產生一個交易債務,監督機構調整每一方的影子信貸記錄或影子借方記錄,每一次只允許不會造成影子借方記錄值低于影子的信用記錄值的交易,每一筆調整都是按時間順序進行的;4.當日結束時,監管機構指示交換機構將貸項或借項交換到雙方的信用記錄和借項記錄,該貸項和借項是不可撤銷的、不隨時間變化的交易機構的固定債務。
在辯論中,大法官金斯伯格(Ginsburg)首先提問“在Bilski判例(BILSKI ET AL.v. KAPPOS,UNDER SECRETARY OF COMMER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IRECTOR,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2010))中已經明確‘套期保值是一種抽象概念,本案所涉及的‘中間結算與‘套期保值在實質上有何不同?”對此,愛麗絲公司方認為本專利的重點在于“使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實現該功能”,但該觀點沒有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各位大法官接受,大法官布雷耶(Breyer)舉了一個夸張的例子,“圖坦卡蒙國王坐在金字塔前,他所有的黃金都儲存在那里,他有贈送財寶的習慣。為了管理好每天結束時要贈送的黃金,他雇了一個會打算盤的人,當拿算盤的人發現他今天送出的金子比他儲存的金子還要多時,他說,停下來!”或者“我的母親她過去常常看我的支票簿,當她看到,事實上我寫的支票比我賬戶里的錢還多,她就會把它拿走并喊停!”可以看出,大法官們普遍認為本案中計算機軟件技術的實現并未體現出其比“抽象概念”更多的技術性,本案僅是將一個傳統的經濟管理概念在計算機上實現。
201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審判決定,9位大法官以9:0的投票結果一致認定愛麗絲公司479號專利由于權利要求屬于不符合專利客體要求的抽象概念,因此不符合專利法第101條的規定。
大法官托馬斯(Thomas)發表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意見,在該意見中指出,自然規律、自然現象和抽象概念是科學技術工作的基本工具,通過授予專利來壟斷這些工具可能會阻礙創新,而不是促進創新,這違反了專利法的制定目的。同時,在解釋這一排他原則時要小心謹慎,以免它吞噬了整個專利法。在某種程度上講,所有的發明都會體現、使用、反映、依據或應用自然法則、自然現象或抽象概念,因此,一項發明并不能僅因為涉及一個抽象概念就喪失了申請專利的資格,將這些抽象概念應用到一個新的和有用的目的時,仍然有資格獲得專利保護。
三、知識產權界的相關討論
愛麗絲公司訴CLS國際銀行案在美國受到了知識產權界的廣泛關注,在該案的審理過程中,有至少57個個人、公司或組織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提交了非當事人意見陳述(Amicus Brief),表達了對于該案件的關切并發表了對于該案件的相應觀點。
這些關切和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應當明確涉及“抽象概念”專利申請的客體判斷標準,避免造成“抽象概念”的濫用
美國知識產權法協會(AIPLA)指出,聯邦巡回法院對此案的裁決反映了目前關于美國專利法第101條的判例呈現出令人遺憾的混亂。該協會注意到,當前專利法似乎專注于將許多專利發明簡單地定性為純粹的抽象概念,而沒有給出任何明確的方法來區分不符合專利要求的抽象概念和符合專利要求的概念的實用方法。這導致在實際的專利審查與地方法院審判中,審查員或法官頻繁引用101法條中目前未清楚定義的規則,以權利要求的主題看起來太寬泛,或太模糊為由拒絕一項專利。
美國知識產權法協會是一個自發成立的律師協會,約有15000名包括私人和企業執業律師、法官、專利代理人、學者、法律學生和美國專利商標局專家的成員,該協會的意見在美國知識產權界極具代表性。
可以看出,美國知識產權界對于長期以來美國專利法第101條所給出的Mayo框架不夠清晰明確存在爭議,并且對于愛麗絲案后續可能會導致“抽象概念”在專利審查和地方法院審判中被濫用表達了深切擔憂。
(二)數量龐大的專利訴訟拖累科技企業的發展,顯著增加了企業負擔
電子前沿基金會(EFF)提到根據聯邦巡回法院的解釋,美國專利法第101條使當事人無法預判其專利的保護范圍或評估其有效性,決定投資新技術的創新者必須將無法預料的專利侵權導致的風險作為經營成本的一部分。近些年來,專利訴訟的急速增加影響了基金會及其成員的工作領域,在美國各州,軟件專利成為訴訟對象的可能性是其他專利的兩倍多,占所有專利訴訟的四分之一。電子前言基金會注意到專利訴訟可能會導致數百萬美元的法律費用,并且這些成本只會因為101法條的不明確而加劇。由于該法條的標準不清晰,會迫使本可以和解的案件的當事人提起訴訟,轉而需要進行昂貴而漫長的取證。專利訴訟給科技公司,尤其是小型創新企業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負擔。
歸根結底,涉及計算機軟件類專利的數量龐大的專利訴訟還是由于專利客體審查標準的不明確導致的,這種不明確一方面會影響有效的專利在專利許可市場上應用轉化,另一方面也縱容了無效的專利展開惡意訴訟,最后的結果往往是科技企業的科研成果無法轉化,反而官司纏身,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三)應當提高對計算機類專利的保護能力,促進科技發展
由于愛麗絲案涉及計算機軟件類專利,美國知識產權界普遍擔憂此后是否所有計算機軟件類專利的可專利性都會受到愛麗絲案的影響,多數非當事人都渴望美國最高法院能夠提高對于計算機類發明專利的保護能力。
如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USA)在意見陳述中提到,如果通過軟件實現的發明不能獲得專利,會阻礙科技企業在發明的初始階段獲得投資。由于最重要和最具創新的想法往往風險最大,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認為有必要在早期階段為這些想法申請專利,以便計算機軟件公司可以尋求更多投資以繼續運營。
可以看出,美國知識產權界普遍認為計算機軟件類專利與抽象概念、算法等密切相關,如果對于涉及抽象概念、算法的專利客體審查標準過于嚴苛,會阻礙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
四、愛麗絲案對我國算法類專利保護的借鑒意義
雖然愛麗絲案中的方案更接近我國“商業方法”審查領域,但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于該案件的審查思路采用的是針對包括抽象算法在內的所有抽象概念的情形。因此,該判例對于所有包含了算法特征的專利都有重要的影響,并且,該判例背后所折射出的美國社會在專利客體問題上的復雜矛盾。這對我國如何做好算法類專利保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我國應繼續堅持單純的抽象算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從愛麗絲案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科技界對于數量龐大的專利訴訟所產生的沉重負擔倍感壓力,愛麗絲公司也在其官網上自嘲自2002年后,該公司的主要精力一直用于應付與CLS國際銀行之間的漫長的專利訴訟。
由于算法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商業方法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可以預見到,如果放松對于單純的抽象算法的客體審查,勢必會造成大量的抽象算法類專利被授權。相應地,后續會產生大量的專利訴訟、專利無效請求,造成行政、司法資源的緊張,相關領域內的創新主體也會深陷專利訴訟中不可自拔,同時耗費大量人力和資金,對科技創新、社會進步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繼續堅持單純的抽象算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的審查政策,對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科技進步是利大于弊的。
(二)對于將算法與技術領域結合的方案,應逐步制訂更為清晰明確的客體審查標準
對于單純的抽象算法的專利申請,按照我國現有的審查政策,可以確定其不屬于可授權客體,對于將算法與技術領域結合的方案的客體審查,在實際審查操作中,容易產生爭議。
有一種觀點認為,為了避免算法的獨占性,將算法與技術領域結合的方案應具體到算法的每一個步驟都應與應用的技術領域明確相關,如算法的輸入數據應具體到圖像或文本,相應地,每個步驟計算得到的結果應該是與該圖像或文本的屬性相關的,即算法的每個步驟的計算結果均可理解為所應用的技術領域內的物理含義。
然而,筆者認為在專利客體審查中,不宜過度質疑算法中每個步驟的物理含義的可理解。這是因為,現有的算法種類浩繁,每種算法都有不同的設計邏輯,并非每種算法都具備較好的可解釋性,也就是說,即使技術人員將算法應用到了一個具體的技術領域去解決技術問題,應用后的算法各個步驟的計算結果也很難解釋其具體的物理意義。并且,結合我國人工智能、大數據、商業方法等領域的發展實際,創新主體的行業競爭力往往體現在其研發的算法的先進性上,創新主體對于保護算法類專利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果我國嚴格要求算法各個步驟都體現出與技術領域的結合,必然會增加專利撰寫復雜度,不利于滿足創新主體想要盡快為方案提供專利保護的需求。
結束語
客體判斷標準應當能夠詳細具體地指導專利審查工作,這樣可以避免因個人理解不同而出現判斷意見的偏差,而且清晰明確的客體判斷標準,也可以使得創新主體對撰寫的專利申請是否屬于客體有準確的預期,從而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爭取更適當的專利權保護范圍上,以便更好地提升我國的專利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嵐熙.愛麗絲案:糾偏專利訴訟風向[J].檢察風云,2021(22):2.
[2]陳彥如.淺析軟件專利的美國專利法第101條專利適格性的審查意見答復[J].福建質量管理,2018(2):171.
[3]張曼.從Alice案看美國專利法第101條可授權客體的最新進展[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3.
作者簡介:馬明陽(1991— ),男,漢族,河南安陽,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助理研究員,碩士。
研究方向: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孟圓(1988— ),女,漢族,河南商丘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助理研究員,碩士。
研究方向:通用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