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琳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文旅類綜藝節目是指將文化和旅游資源互相融合,通過不同媒體平臺,以綜藝的形式向受眾展現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與自然風光的節目。近年來,為推動文化與旅游進一步融合發展,各媒體平臺不斷創新文旅類綜藝節目,越來越多質量高、口碑好的節目呈現在觀眾眼前。
《影視地圖》是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和北斗融媒聯合打造的一檔小型綜藝節目,該節目以情境再現的方式向觀眾重新演繹了曾經以遼寧省為拍攝地以及講述遼寧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影視作品,也帶領觀眾領略了遼寧省10 余個地市、20 余個景區的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該節目不僅有效宣傳了遼寧省的旅游文化,也極大地促進了遼寧旅游產業的發展。
2023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指出,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1]。文旅類綜藝節目具有向受眾介紹各地文化、展示各地風光的功能,通過傳播,能夠激發受眾對當地的關注與興趣,從而有效推動各地旅游業的發展。
文化是一個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基礎之一。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類綜藝節目既要具備一定的休閑娛樂功能,滿足受眾的日常消遣需求,還要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與民俗風情,進一步提高節目內容的深度,更好地滿足受眾的認知需求。文旅類綜藝節目將文化與旅游相互融合,在向觀眾展示不同地區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同時,也向觀眾介紹各地旅游信息與多元文化。文旅類綜藝節目是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融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文旅類綜藝節目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更有力的技術支持,因此能夠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各地文化,并激發更多觀眾對旅游地的游覽欲望,從而發揮助推旅游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作用。
地區形象是一個地區在大眾心中形成的印象和評價,是該地域外觀面貌與內在品質的綜合。人們對地區形象的認識主要依賴于媒體的介紹,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區形象的傳播[2],而地區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又對該地區旅游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文旅類綜藝節目是推廣地區旅游業的重要途徑,能夠借助鏡頭語言展現具有地域特色的標志物與景觀,這就有利于向大眾塑造地區形象,彰顯地域特色。在文旅類綜藝節目的宣傳下,大眾對不同地區的認知得以加深,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對該地區獨有的印象。文旅類綜藝節目給地區形象的推廣帶來了嶄新機遇,也為開展地區特色旅游創造了更多可能。
旅游產業升級轉型是指改善旅游結構、培育旅游新產品和新業態、推動旅游產業由單一經濟功能轉變為綜合功能的漸進過程[3]。將文化與旅游進行大規模結合,是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文旅融合著重強調將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之中,并在此基礎上生產出更多具有一定競爭力與附加價值的旅游產品。制作與傳播集文化、旅游、體驗為一體的文旅類綜藝節目正是旅游產業提高文化附加價值的有效方式之一。文旅綜藝能夠挖掘出不同地區特有的文化元素,并將元素注入旅游產品、旅游環境之中,從而有效提升對旅游者的吸引力,提高旅游產業的附加值。融媒體時代,文旅類綜藝節目大量涌現,為助推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整體經濟效益提供了更多的機遇。
在融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文旅類綜藝節目只有不斷進行創新,才能持續發揮促進文旅融合的作用,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影視地圖》是遼寧廣播電視集團(臺)和北斗融媒對文旅類綜藝節目不斷探索與創新之后的實踐成果,符合當今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2015 年,國際電影委員會協會(AFCI)在有關影視旅游的年度會議開場視頻中提到,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0 億人次會去休閑旅行,他們中每5 個就有一個是受了電影或者電視節目的影響[4]。影視作品具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將影視元素融入文旅綜藝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影視作品原有的粉絲群體,從而擴大節目的受眾范圍。
《影視地圖》是一檔借助影視作品來助力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綜藝節目,它將曾經在遼寧省拍攝的以及講述遼寧地區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的影視作品作為素材與靈感來源,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帶領觀眾“云游打卡”這些作品的拍攝地和相關特色地區?!队耙暤貓D》囊括許多大熱的電視劇和電影,如電視劇《法醫秦明》《孝莊秘史》等、電影《夏洛特煩惱》《你好,李煥英》等。在影視作品的參與下,節目向全國觀眾展現了新時代遼寧省的成就與活力、形象與文化,吸引了包括影視劇粉絲群體在內的一大批觀眾的注意力。其中,在2023 年春節期間,《影視地圖·新春特別版》在遼寧廣播電視臺影視劇頻道上線,收視率屢創新高。截至2023 年4 月,《影視地圖》的全網播放量已經突破2 200 萬。在《影視地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觀眾對遼寧省內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去往遼寧旅游的意愿也有所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有特色才能吸引人,一個地方要發展旅游產業,就需要加強對當地特色的正確抓取與深入挖掘,這是有效發展特色旅游的基礎,更是旅游生產力快速增強的方式[5]。文化特色對旅游地區的發展影響深遠,一個旅游地區若想擴大自身影響力,就必須找到當地的文化特色[6]。文旅類綜藝節目開啟了一種“地區+綜藝+文化+旅游”的新發展模式,其在取材上不斷“尋根”,深挖地區特色,致力于向觀眾展現一個地區的文化深度與人文關懷。
《影視地圖》覆蓋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撫順市等諸多城市,實地探訪沈陽市稻夢空間、大連市闖關東影視基地、本溪市花溪沐溫泉等20 余個景區。在制作關于不同城市與景區的節目時,《影視地圖》堅持以緊貼地方特色為原則,其節目內容凸顯出了不同地區獨特且富有吸引力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等。例如,在《影視地圖·撫順篇》中,節目制作組將鏡頭聚焦于坐落在撫順新賓的擁有400 多年歷史的赫圖阿拉古城,在實景拍攝與實地體驗的過程中穿插影視劇“穿越”環節,以實地置景的方式重新演繹了《那江煙花那江雨》《太祖秘史》中的相關情節。節目內容緊緊圍繞赫圖阿拉古城的歷史背景,向觀眾介紹了撫順市滿族歷史的同時,也展示了滿族服飾與滿族美食。在《影視地圖·本溪篇》中,節目制作組著重強調了本溪花溪沐溫泉景區里的特色“無邊泳池”,并在特色溫泉區中再現了電影《羞羞的鐵拳》中的經典片段。在節目的末尾,兩位主持人也體驗了一番溫泉泡池,五彩斑斕的溫泉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觀眾的游玩熱情。
故事是文旅類綜藝節目的核心要素,一檔成功的節目必然包含著一些深入人心的故事。從近些年爆火的文旅類綜藝節目中可以看出,文旅綜藝要想獲得觀眾的認可,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就必須重視敘事,不斷優化敘事技巧,豐富敘事手段。雖然《影視地圖》每期的節目時長僅有短短的5 分鐘,但是節目制作組堅持多種敘事技巧相互配合的創作理念,讓即便是5分鐘的節目也能變得飽滿生動、富有趣味。
在敘事視角上,《影視地圖》以主持人的第一視角進行敘事。節目主持人親臨現場、切身體驗各地特色的節目呈現形式,可以給觀眾帶來最直觀的視覺沖擊,進而使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主持人的引導下,觀眾對節目產生了更強的代入感,完成了一種自主體驗式的景區游覽過程。
在敘事方式上,《影視地圖》利用主持人“穿越”現場的演繹方式,在節目中對影視作品的相關劇情進行了復現,透過劇情展現出了各地景區的不同特色。這種突破時空的敘事方式,不僅能夠帶給觀眾沉浸式的觀感體驗,也激發了觀眾對當地風情特色的想象。
“文旅融合”在傳媒領域的訴求體現為鼓勵旅游類綜藝節目更加重視對文化的發掘與傳播,進而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這為我國文化傳媒和文旅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7]?!队耙暤貓D》便牢牢抓住文化契機,充分彰顯了遼寧地區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強化了文化、旅游與全媒體之間的疊加效應,為文旅類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借鑒。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不是誰主誰次,而是此長彼長;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盵8]《影視地圖》之所以能夠獲得良好的收視數據,與其堅持采用多種渠道共同傳播節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該節目不僅在遼寧廣播電視臺與北斗融媒平臺中播出,也拓展至嗶哩嗶哩(bilibili,簡稱“B 站”)、西瓜視頻、抖音等視頻平臺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
由此可見,一檔文旅類綜藝節目的成功,除了需要高質量的節目內容,還應不斷拓寬節目傳播渠道,擴大節目傳播的范圍。因此,融媒體時代文旅類綜藝節目要始終秉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的傳播理念,以融媒的方式提高傳播效率,放大傳播聲量。
文旅類綜藝節目的“火爆”現象雖然使節目數量在一定時期內大幅度增加,但也造成了市場競爭激烈的生態隱患。因此,文旅類綜藝節目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節目內容,豐富文化內涵,增強文化競爭力[9]。《影視地圖》的一大創意是將影視作品與旅游地區相結合,以與遼寧省有關的影視作品為線索,繪制了一個專屬遼寧省的旅游地圖。在穿插影視作品的經典片段之后,節目主持人會“穿越”回影片,化身為影片中的角色,將劇情內容進行重新演繹。這一創意環節的添加,打破了原有的刻板方式,很自然地將當地的實景實貌展現在了觀眾眼前。基于此,文旅類綜藝節目制作人員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應集思廣益,適當加入創意性元素,增強節目內容的趣味性與觀賞性,使節目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影視地圖》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之一在于,節目凸顯了遼寧省不同地區的獨特之處,滿足了觀眾對遼寧省的探索需求,激發了觀眾前往實地的游覽欲望。例如,盤錦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其豐富的物產也讓這座城市美食眾多,節目制作人員在制作節目時就緊緊抓住了這一特色,著重介紹了盤錦大米、河蟹、堿地柿子等當地特色美食。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于文旅類綜藝節目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各個媒體面臨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如何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獲得核心競爭力,已然成為文旅類綜藝節目必須面對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差異化戰略的實施。不同地區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各不相同,制作人員在創作文旅綜藝時應深入挖掘地區差異,充分利用地區特色,從而制作出獨特、新穎的節目,減少節目內容同質化現象的出現,滿足受眾的期待。
文旅類綜藝節目具有挖掘文化底蘊、塑造地區形象與推動旅游產業轉型的重要價值,逐漸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節目形式。《影視地圖》是文旅類綜藝節目發展的一次成功嘗試。從《影視地圖》中可以看出,文旅類綜藝節目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策略,不斷拓寬媒介渠道,擴大傳播范圍;融入創意元素,豐富節目內涵;突出當地特色,滿足受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