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裴麗麗 楊晶娜 王 偉 郭景奇
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河北秦皇島 066000
不穩定性心絞痛作為一類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以冠狀動脈血流量無法滿足心肌細胞代謝需要而導致的心肌缺氧缺血為主要病因,不僅對患者的運動耐量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西醫治療方案盡管可獲得較高的治療有效率,但仍然無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惡化及進展。中藥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可獲得較好的效果。中醫認為,不穩定性心絞痛屬于“胸痹心痛”的范疇,并認為痰瘀互結為主要病因,需要將痰瘀同治作為主要治療原則。通調顆粒為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結合既往臨床工作經驗研制出的具有補氣通調三焦、健脾化痰活血功效的中成藥,在心血管疾病中可獲得較好的效果[2]。
選取我院2019 年4 月至2022 年1 月收治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120 例,診斷標準:符合《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3]中相關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4]中不穩定性心絞痛相關標準,中醫證型為痰瘀互結型,癥狀包括胸脘痞悶、痛引肩背、氣短、肢體沉重、痰多、惡心、舌暗紅或紫暗、有瘀斑、白膩苔或白滑苔、脈弦。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普通門診患者;年齡>60 歲;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或因其他原因導致的胸痛、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造血功能及過敏性疾??;合并精神類疾病或神經系統疾??;合并自身免疫性疾?。惶幱诓溉槠诨蛉焉锲冢灰缽男暂^差或臨床資料缺失。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6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19031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用藥方案: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11),口服,20 mg/次,1 次/d;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213),口服,25 mg/次,1次/d;拜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2),口服,100 mg/次,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通調顆粒,組方:葛根、桑寄生、川芎、丹參、當歸、桂枝、續斷、杜仲、赤芍、桃仁、黨參、川牛膝、黃芪、白術、陳皮,用100~150 ml 開水沖服,1 劑/d。4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1 個療程,組方成分固定不變。
兩組在心絞痛發作時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03),根據臨床癥狀調整用藥劑量(參考體重、年齡等)。兩組均以低鹽、低脂飲食加各種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疏導不良情緒等[5]。
①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對療效進行判斷。將心絞痛發作次數或硝酸甘油用量減少≥80%,心功能改善2 級或靜息心電圖正常評為顯效;將心絞痛發作次數或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80%,心絞痛分級改善Ⅰ級,或靜息心電圖ST 段回升≥0.5 mm 評為有效;將心絞痛發作次數或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心絞痛分級及靜息心電圖無改善評為無效。
②治療前后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評價兩組胸悶胸痛、心悸、氣短汗出、口黏肢體困重、腰膝酸軟等指標,評分為0~3 分,得分越高,提示癥狀越重。
③治療前后采用心電圖監測兩組相關指標,包括24 h 動態心電圖(ST 段壓低次數、ST 段壓低最大幅度)及心肌血運重建指標(左室前壁中間段的b 值及k 值)。
④治療前后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7]對兩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涉及心絞痛穩定狀態(anginal stability,AS)、軀體活動受限程度(physical limitation,PL)、疾病認知程度(disease awareness,DS)、心絞痛發作情況(anginal frequency,AF)、治療滿意程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TS)5個維度,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
⑤觀察并統計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胸悶胸痛、心悸、氣短汗出、口黏肢體困重、腰膝酸軟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24 h 動態心電圖及心肌血運重建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T 段壓低次數、ST 段壓低最大幅度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左室前壁中間段的b 值及k 值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24 h 動態心電圖及心肌血運重建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24 h 動態心電圖及心肌血運重建指標比較()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SAQ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L、AS、AF、TS、DS 評分及SAQ 總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SAQ 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治療前后SAQ 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SAQ:西雅圖心絞痛量表;PL:軀體活動受限程度;AS:心絞痛穩定狀態;AF:心絞痛發作情況;TS:治療滿意程度;DS:疾病認知程度。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例(%)]
不穩定性心絞痛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為主要的病理基礎,為一種可由于各類因素所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供氧量相對減少的心肌缺氧缺血綜合征,合并癥較多,病情復雜多變,對患者的肢體功能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8-9]。常規西藥治療雖然可進一步擴張冠狀動脈,例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但在療效方面存在的個體差異性較大,且相當一部分患者的依從性表現較差[10-12]。近年來,隨著中醫中藥治療方法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中藥應用于該病的治療工作中。中醫藥辨證治療能夠從疾病根源出發,輔助常規西藥治療,取長補短,標本兼治,達到最佳治療目的[13-16]。
通調顆粒作為一類結合中醫藥理論用于治療胸痹的自擬方案。藥物組方當中的丹參具有較為強效的心肌收縮功能,可有效改善外周循環,促進冠狀動脈擴張,調節心肌缺氧癥狀[17-18]。葛根作為一種具有較強升陽解肌、除煩止渴的中藥材,其主要成分葛根素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血管的作用,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同時葛根素也能夠降低血漿腎素活性及血管緊張素水平,對微循環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19-21]。桑寄生性味甘平,可對血小板的聚集產生抑制作用,同時可提升心臟功能。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川芎嗪及阿魏酸可發揮較強的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目的,還可調節心肌供氧及耗氧的平衡[22-23]。當歸作為一種具有較強的調理氣血功效的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肌缺血有緩解作用,能夠縮小心肌梗死的范圍[2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胸悶胸痛、心悸、氣短汗出、口黏肢體困重、腰膝酸軟評分低于對照組,ST 段壓低次數、ST 段壓低最大幅度低于對照組,左室前壁中間段的b 值及k 值高于對照組,SAQ 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通調顆粒治療可有效改善痰瘀互結型不穩定性心絞痛病情,不僅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量及微循環,而且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充分發揮溫通心陽、益氣滌痰、活血通瘀止痛的功效,配合西藥治療可獲得標本兼治、攻補兼施的優勢[25-26]。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治療方法安全。
綜上所述,通調顆??捎行Ц纳撇环€定性心絞痛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心電圖表現及心肌血運重建,提高生活質量,且治療期間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