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美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滲透。指出其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分析美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滲透方式,提出了美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如設計藝術性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藝術欣賞和批評等。最后從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包括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等。
【關鍵詞】美育小學勞動技術教學滲透審美能力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勞動教育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學會塑造自己,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造了藝術,勞動創造了美。”這就為勞動教學滲透美育提供了依據。
一、挖掘和利用小學勞動技術教材中的美是滲透美育的前提
小學勞動技術課教材中蘊含著充足的美育素材,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素材,就能夠在勞動技術教育中很好地滲透美育。
(一)對稱美
紙工單元的對稱圖形,各色各樣的對稱圖案讓學生了解到對稱圖形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剪窗花中的各種方法,不僅讓學生了解到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折紙方法可以呈現不同美麗的圖案。
(二)實踐美
在泥工單元安排很多泥塑作品的欣賞——小刺猬、梅花鹿、小蜻蜓、玉米、玫瑰花等。課堂上,教師充分利用這些美麗的作品指導學生探究制作方法、制作步驟,總結制作標準,研究教材的同時進行美育滲透。
(三)組合的美
在金工單元有《食品雕刻模具刀的制作》一課,教材中設計了幾種模具刀的造型,還把這幾種簡單形狀組合使用或者進行大小修改,能設計雕刻出各種造型新穎的精美食品。
二、遵循美育特點、科學組織教學是小學勞動技術教學滲透美育的關鍵
(一)情境引入,欣賞美
在教學中,教師貼近學生生活,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和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是美育情感特點的外在表現。如教學《剪窗花》一課,為了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新課伊始教師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窗花嗎?”“喜歡”“馬上就要到春節了,你們想不想設計一些好看的窗花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增添喜慶的氣氛呢?”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出各式各樣的窗花。漂亮、新穎的窗花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教師請學生談談自己觀看后的想法,學生興趣很濃,問:“同學們,像這樣的窗花,你們也可以剪出來,大家想試試嗎?”這一問,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的情境引入,迅速把學生帶入教學,并且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操。
(二)自主探究,創造美
在指導學生設計作品過程中滲透美育、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注重培養設計能力,能夠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設計可以是口頭設計,也可以是畫設計圖。例如,教學六年級《茶杯墊》一課時,教師出示三根木條,問:“誰來說一說,如何用這三根木條來制作一個茶杯墊?請把你的設計思路或設計圖畫出來。”同學們設計的茶杯墊就躍然紙上。有的制作成十字扣茶杯墊,使用小手工鋸割出凹槽;有的擺成一個工字進行粘接;有的把它們鋸成兩段,用膠水粘接起來。設計樣式各不相同,充分展現出同學們的設計想法。在自己設計、互相交流、完善思路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學習,教師巧妙指導,學生的設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設計的作品都非常美觀。
(三)小組合作,感受美
小組合作是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不僅速度較快,而且讓學生感受到制作的快樂、合作的快樂。如在《編鞭炮》一課,在教會學生編制一掛小鞭炮的方法后,教師設計小組合作的環節,每個人編制一掛小鞭炮,然后把大家的作品再連接到一起。很快,每個小組就完成了一掛小鞭炮,當同學們看到美麗的作品時,更感受到小組合作的快樂。
三、延伸勞動教育,校內校外相結合是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必然要求
康德說:“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勞動技術教學中滲透美育,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教育應貫穿于整個勞動教學之中,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在課外延伸中也應有體現。勞動技術教學的任務不是僅靠一堂課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向課外延伸,需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
(一)向家庭延伸
教師布置家庭作業(如清洗餐具、打掃衛生等家庭生活類勞動,栽花種菜、扦插楊柳等生產性勞動),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動手實踐,使書本知識得到進一步的學習和鞏固。在勞動中,學生接觸勞動人民,體驗勞動的艱辛,感受勞動的快樂,在勞動中,學生接觸大自然,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二)向社會延伸
組織學生開展服務性的勞動活動,如清理村鎮街道上的白色垃圾、為敬老院打掃衛生、為老人們表演節目等,讓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勞動中凈化自己的心靈,陶冶美好的情操。勞動教育的延伸,促進了勞動教學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結合,讓學生在勞動美、社會美和自然美的熏陶下,在服務社會的勞動中塑造美好的心靈。
綜上所述,美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美育的引導和培養,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促進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這些積極的影響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美育在小學勞動技術教學中的滲透,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