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清
摘要:當前的教育領域非常受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并對學生、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努力學習,掌握更多關鍵的知識點;要求教師更新教學思想,引進先進教學手段。而且,小學語文這門課程對學生來講,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需要學生擁有充沛的詞匯積累量,以及較強的良好理解、閱讀能力。由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應用重點融入不同類型的閱讀教育元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對民間故事、四大名著內容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融合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民間故事;四大名著
前言:對于每一個小學生來講,語文是必修課程,學生需要在小學時期掌握充足的知識儲備,了解更多陌生的詞匯、句式結構,具備基礎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習其他課程奠定良好基礎。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民間故事,語言幽默,充斥著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浪漫色彩;還有很多聞名世界的名著,其中對人物的刻畫、景色方面的細致描寫等,都對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努力融合民間故事和名著,促使學生能在愉快的閱讀中增長自身見識。
一、重視課前準備,針對閱讀素材進行有效分析
現代技術手段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廣泛,閱讀的手段更新穎。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應有效利用這些手段,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備課,制作多媒體授課課件,將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融合在一起,激活學生的閱讀熱情。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重點創設閱讀情景,保證情景與現實情況吻合,引發學生情感共鳴[1]。同時,教師還要深度挖掘名著中的內涵,而不是只讓學生學習文字的表面知識,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內在含義,整合多元化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閱讀平臺,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對此,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要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具體要求,靈活巧妙地運用現代化計算技術做好課前準備,通過微課設計、翻轉課堂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
以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為例,本冊的“快樂讀書吧”內容是中國四大名著,但由于名著內容是古今結合的文字,篇幅較長。因此,如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教師要有整本書閱讀的意識,要能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制訂有梯度的閱讀計劃,并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高質量的導讀課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恰當使用教材提示的閱讀方法,化抽象為直觀,化難為易,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導讀活動中扎實有效地習得閱讀方法,為學生自覺、主動閱讀課外書打下基礎。結合教學實際以及教學對象的情況,在導讀課導入環節階段,我采用了大量的視頻、音頻、圖片來吸引學生,這樣的名著閱讀導讀課堂能讓學生的熱情更飽滿,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形成。而面對課本的古文選段,在教學過程中,我先提出問題:在這個片段當中孫悟空與牛魔王斗法時分別變化了幾次?他們分別變成了什么?然后以動畫視頻的方式為學生演示這個文段,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欣賞、分析文段內容。
二、重點閱讀名著,活躍閱讀教學課堂整體氛圍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要體現出閱讀的重要價值[2]。針對文章整體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幫助學生在不同的閱讀過程中,掌握文章中最關鍵的句型和詞匯,鼓勵學生展開思考,讓學生收獲強烈的閱讀體驗,感受閱讀的快樂。同時,教師也要教會學生不同的閱讀方式,通過默讀、大聲朗讀、角色分讀等,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內涵,理解文章的整體價值和意義。
三、開展小組競賽,提升學生學習民間故事興趣
以往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將教學重點放在民間故事教學上,對民間故事的認知具有一定偏差。而且,很多教師會逐字逐句地解釋故事中陌生字詞含義,讓學生將教師講述的內容在課本上標注,并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背誦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學生,甚至會弱化學生興趣[3]。由此,要想強化學生對民間故事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小組競賽,促使學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字詞的變化,分析故事中心思想,總結民間故事的整體含義,從而實現“以讀促悟”的目標。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課堂內容的提升和綜合。而閱讀教學的課后作業,我們要避免出現像閱讀題一樣的題目,我們應設計趣味性較濃的作業給學生。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時,我給學生布置了兩個課后作業:第一個是讓學生根據課上所設計的小組閱讀計劃完善實施計劃,讓學生參與其中設計活動,并且落實,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第二個《西游記》創意作業,結合現代環境,與現實融合。創意作業一:如果西游記那會也有朋友圈,他們的朋友圈會是什么畫風呢?請選擇你喜歡的一個人物,畫出他的朋友圈,此創意作業主要考察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創意作業二:一路西行,無論妖魔,無論路障,都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請閱讀全文,繪制一份取經路線圖,此創意作業主要考察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的把握,以及利用學科融合來完成。
結論: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借助民間故事,四大名著進行閱讀教學,并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授課方式,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提升與發展,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基礎的語文知識,了解更多的文化元素,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菊. 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探討[J]. 學苑教育,2022,(14):62-63+66.
[2]肖哲.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04):59-61.
[3]王麗.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及優化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22,8(06):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