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紅,唐 寧
(1.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 貴陽 551000;2.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南 三亞 572022)
眾所周知,在黔深地區,有許多偏遠山區,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意識相對較淺。在日常鋼琴教學中,線下“一對一”教學無疑是提高教學質量最快、最直觀的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疫情的影響,由于居家隔離,課程往往不得不轉換為在線課程。在此情況下,如何在線上課程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以下分析。
所謂鋼琴方向課,指在經過一定時間(本校是經過一年鋼琴基礎大課)鋼琴學習后,學生進行專業方向選擇,即授課人數從一個班(大概40—50 人不等)變成20 人以內的小組課。其課程特點是人數變少,課時變多。學生基本能保證一人20 分鐘左右的一對一授課時間。

在綜合類職業院校,音樂專業是一門為期三年的全日制課程。入學前,學生的鋼琴水平參差不齊。通過對62 名往屆學生進行的調查,可以看出:
從未接觸過鋼琴的同學占54.84%,有短時間藝考經歷且方向不是鋼琴的同學占29.03%,短時間藝考經歷方向是鋼琴的占11.29%,自幼習琴的同學僅僅占4.84%。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通過其他器樂或者聲樂考進學校,鋼琴0 基礎程度學生較多,部分學生有幾個月高考集訓的經歷。由此可見,綜合類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水平與知識儲備能力相對專業音樂院校較弱。
此門課在本校是一年級下學期或者二年級上學期開展,而大三下學期則為學生校外實習。這意味著學生能享受到一年半或者兩年的小組方向課的授課。在大一學習鋼琴基礎集體課程后,學生們對鋼琴有了一定的基礎。然而,這對于考試、比賽或未來從事鋼琴教學或表演工作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就現狀來說,鋼琴課對于線下“一對一”教學,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僅是考驗授課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考驗學生接受能力。加之疫情反反復復,時常不得已要進行線上教學。而部分學生家中并沒有鋼琴,或者專業程度較低,或網絡信號較差等因素,給本門課程的線上教學帶來了很多阻礙。
通過課程現狀分析,線上課程對于鋼琴方向課程來說存在著非常突出的利弊關系。現就利弊關系進行如下闡述并分析。
首先,目前學校所使用的網絡軟件有“學習通”“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微信班級群、QQ 群、騰訊會議等,在“學習通”“智慧職教”和“中國大學MOOC”中,有大量的關于鋼琴課程的優秀教學視頻,這無疑幫助教師省去了很多需要反復講解的內容,學生也能通過教師篩選的優秀課程進行反復學習。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例如在“學習通”中,有高苗苗教師的“與古典鋼琴經典作品的對話”,從每一個視頻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經典、優秀的古典鋼琴作品,適合方向課學生對于不同風格作品的了解。也有《流行鋼琴演奏》和《鋼琴基礎教程》的課程,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完善對鍵盤的熟練程度。
其次,線上鋼琴教學通過網絡、寄托于電子設備,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從時間方面來講,學生與教師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地選擇上課的時間和地點。在鋼琴的學習中,經常有學生因為學業的繁忙而放棄了鋼琴的學習,如今線上鋼琴教學可以很好改善這一情況,學生可以自由地安排學習的時間,也不必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在趕來上課的路途上。從空間方面來看,教學不再局限在國、市、省的地段,哪怕相隔萬里,通過線上教學也可以和心儀的老師進行學習,實現了跨區域的名師教學。而教師們也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學生,不僅積累了教學經驗也增加了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對教師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而且,線上鋼琴教學也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學生可以聆聽各類專業頂尖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教授的課程,大家隨時隨地就能體驗到一流的教學質量,解決相對共性的專業基礎問題。例如在“中國大學MOOC”軟件中,有大量音樂學院專業鋼琴基礎課程,教授也會不定期回答課后的留言,還有課后作業。讓學生們能通過網絡學習更先進的知識。在“中國大學MOOC”中,能搜索到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徐懿教授的《鋼琴演奏基礎》課程,課程有課后練習、點評等,能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加專業的鋼琴基礎知識。還有東北大學鄒琳琳教師帶來的《您身邊的鋼琴音樂課堂——鋼琴文獻》幫助學生們了解不同時期作曲家的音樂特征。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專業文化素養。
首先,網絡問題。如果遇到網絡或偏遠山區信號較差的地方,學生們的線上課程就會受到影響,不能正常觀看,不能按時接受教學。
其次,出現理解偏差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分析,線上教學借助線上教育平臺,比之傳統教學更加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去消化知識,全程都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如此高強度的集中,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疲倦,對于老師講授的內容理解能力就會下降,對于知識的接受度就會下降,這就會造成學生對于老師的講授出現理解性偏差,導致無法迅速掌握鋼琴彈奏要領,從而對學習鋼琴產生逆反情緒。從老師的角度分析,線上鋼琴教學無法與學生直接面對面接觸,對于學生的了解就會比較緩慢,無法迅速把握學生的性格和接受程度。這種情況會讓教師教學時多采用“共性”教學,對于“共性”教學,學生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如果學生接受的程度不夠好,那么學生可能就會因為學習困難而導致放棄鋼琴的學習。再者線上鋼琴教學是以視頻的形式進行,角度是固定的,有時教師很難在授課中及時發現學生錯誤之處,容易造成誤導。
再次,無法實操問題。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部分學生來自偏遠山區,經濟條件無法供給一臺鋼琴。更何況疫情封控在家,家里沒有鋼琴,而且離家最近的琴行通行也比較困難。這類學生在網絡課程學習過程中,就無法做到立刻進行實操,會嚴重耽誤學習進度。
最后,出現網絡傳輸延遲性問題。鋼琴教學是一門互動性極強的學科,授課中對于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和旋律都要求極高,教學時也需要教師進行示范并全程觀察學生的彈奏情況。目前,網絡依舊是線上鋼琴教學頑固的問題。受老師、學生手中硬件設備的局限,網絡傳輸具有延遲性,經常出現因為網絡信號差造成的卡頓,這對于鋼琴的學習是不利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學時教師需要通過節拍器來規范學生的速度和節奏,但如果網絡出現卡頓、干擾,教師就無法規范學生的彈奏,甚至會出現炸音的情況,從教學方面來講都是重大的失誤。網絡的卡頓還會導致教師指導變得困難,目前的線上平臺都是通過上傳鋼琴譜,使用平臺自帶的工具對于學生的錯誤進行更正。但鋼琴譜的上傳過程十分漫長,在課堂進行傳輸勢必會耽誤學習進度。通過平臺自帶工具進行更正錯誤,也會出現教師明明將學生演奏錯誤的地方圈畫在曲譜上,但學生的設備卻因為網絡卡頓而顯示不出,這都會耽誤教學進度。因此網絡的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學生學習的進度勢必會耽誤,學生對于鋼琴的興趣就會下降,老師教學也會變得困難,那么線上教學的發展就無從談起,線上鋼琴教學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在分析了利弊關系后,筆者和相關鋼琴專業方向課授過課的老師們組成教學團隊,一起進行課程研討,就如何提升鋼琴方向課質量,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做了長時間的摸索、努力和嘗試。
首先,構建“綠色”線上教育平臺,取締不合格線上教育平臺,為家長和學生創建安全的線上教育平臺。構建成熟的教學模式,鋼琴課與陪練課程相配合,合理安排學生的教學,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各大線上教育平臺也應該建立更加便利的師生交流功能,確保學生在練習時遇到困難可以及時聯系教師,教師可以隨時指導學生以避免理解差異。規范教師教學模式,設立教師授課基本知識點,對新手教師進行合理引導。設立線上樂理圖書館,開設初級樂理課程,讓樂理與鋼琴教學搭配,打牢學生音樂知識基礎,進行音樂素養培訓。開設音樂史課程,以動畫的形式講述音樂家們的人生,讓同學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了解所彈奏曲目的作者是如何進行創作,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于鋼琴的興趣。也可以在app中的線上樂譜下方增加音頻和視頻鏈接,并可讓鋼琴譜樂句與視頻匹配,對于在講解中學生不理解且此時教師又不方便視奏的情況作為參考,學生課后練習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觀看視頻。
其次,根據線上線下課程授課經驗積累以及團隊教師參與線上線下的部分鋼琴專業培訓,鋼琴團隊教師共同研發出一本適合提升學生鋼琴基礎課程的教程,在鋼琴基礎集體大課的一年學習中,讓全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整體努力達到鋼琴業余考級5 級左右的水平的同時,也要在課堂中灌輸鋼琴音樂史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鋼琴的產生、發展獲得一定的了解(對于有基礎的學生則另行布置作品并單獨講解)。這對于在進入大二專業方向課的時候,學生們整體的水平不再處于較低的情況,不論是選擇聲樂方向還是鋼琴方向,對于學生的發展都非常好。至少能完成一定難度的作品或幫助同學彈奏一定難度的聲樂伴奏作品。例如,在大一的《鋼琴基礎》集體課中,首先解決所有學生的手型、奏法、坐姿、五線譜以及常用節奏型在作品中的練習,幫助學生雙手協調完成演奏。
鋼琴團隊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積極參與校級、省級相關職業院校教師教學技能比賽,通過以賽促教、打磨教案、研討教材、同課異構等方式,提升教師教學,完善課堂教學質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鋼琴比賽或演出,通過比賽和演出積累舞臺經驗,也幫助學生打開其認知。在不斷的努力過程中,專業方向課的學生部分不僅能夠獲得校外比賽的名次,還能在校內的鋼琴選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曾有一位學生獲得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比賽鋼琴演奏組一等獎。這些成績都和團隊教師努力付出、打磨課程息息相關。
最后,在遇到沒有鋼琴的學生進行線上課程時,我們要求學生有能力的可以嘗試通過手卷鋼琴等方式代替,實在無法購買手卷鋼琴的學生,則要求手機下載相關鋼琴鍵盤類的app 或在桌上畫一個鋼琴鍵盤。先解決手型、觸鍵、雙手協調彈奏等基本技巧練習的問題,到了線下再解決其他比如音色、力度、節奏等問題。如果學生們都在學校而因為疫情只能線上授課的情況,則建議在作品數量上給學生足夠的練習,讓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練習的過程快速提升專業能力,教師則通過要求學生打卡、發視頻等方式進行課后的監督,督促學生平時的練習。
綜上所述,鋼琴方向課本身授課就很考驗教師的專業能力,而在疫情下的教學過程中則顯得更加困難重重。不過,線上教學相比線下教學來說,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再加之有海量的資源,所以更能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線上教學的思維方式、傳播形式、課程教學模式都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讓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知識的引導者,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到“教學共生”的根本轉變。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勇于接受新鮮的事物,以此次線上教學為契機,根據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的特點,依托線上平臺優質資源,拓寬教學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改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最適合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新模式,并在探索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式。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各高校也將逐步恢復常態化的課堂教學,大規模的線上教學雖然成功地完成了作為防控疫情需要的教學使命,但是線上教學這種形式絕不會就此而終止,在常態化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可以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讓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方式相互補充、互為映襯,從而促進教學的多樣化和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