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昂 黃思朗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研究*
劉宇昂1黃思朗2
(1.廣西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2.桂林學院 教育與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是一個多主體積極參與、多部門協同合作的復雜系統,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層次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論表明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系統由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3個要素構成;青少年體質健康長效執行影響因素政策本身、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的權重分別為27.16%、25.00%、24.38%、23.44%;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頂層設計因子包括政策的可實施性、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穩定性、政策的實施周期和政策的保障與動力機制5個方面;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中層主體因子包括政策執行組織結構合理性、校長的執行能力、體育教師對政策的理解程度和體育教師的執行能力4個方面;底層開發因子包括學生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與運動設施3個方面。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體質健康是實現體育強國的重要支撐,更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大計。雖然政府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旨在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然而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表明,近視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率明顯增加,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據統計,我國體質健康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實施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政府制定的政策中沒有得到執行的占比26%,沒有被有效執行的達53.6%[1]。而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是改善體質健康的關鍵環節,是將體質健康目標轉化為現實的直接途徑,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順利與否直接決定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效果以及實現的程度與范圍,然而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資源被重新配置、利益被再分配,同時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出現偏差。因此文章重點論述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
按照城鄉結合、學段結合的原則,以廣西南寧市、桂林市、玉林市的體育教師66人,初中、高中、大學生60人及對應學生家長60人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網站以“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查閱相關期刊和著作,為文章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相關專家的訪談和相關問卷的查閱,制定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的預問卷,再運用德爾菲法經過2輪專家的一致性評定完成最終問卷,邀請9位專家對效度進行打分,平均得分92分,因此問卷具有很高的效度。運用同質性信度計算,克倫巴赫系數為0.925,說明問卷內部一致性很高。最后問卷累計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為97.5%,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為93%。

表1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問卷統計表
1.2.3 層次分析法
邀請9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方面的專家,根據青少年體質健康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兩兩比較之后進行1-9標度法打分,建立矩陣,使用SPSSAU在線分析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系數。
1.2.4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的相關數據進行分類整理,運用因子分析法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重新命名因子,并作具體分析。
文章對政策執行的定義采用張金馬主編的《公共政策分析》,政策執行就是指政策執行者通過建立相應機構,運用各種政策資源,采取相應行動,將政策文本內容轉化為實際效用的過程[2]。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是指教育或體育行政部門將國家制定的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方針下發到各級各類學校,由學校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組織實施的過程。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教育、體育、衛生、醫療等相關單位和機構,同時還包含教師、家長、學生等相關個體。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作用發生關系的過程。一個完整的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系統由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3個基本要素構成(見圖1)。
執行主體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的施動者,主要是指在教育、體育行政機關任職的體質健康施政人員和在學校任職的校長、教導主任、體育老師及家長。執行客體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受動者,主要是指在校的青少年學生。執行中介是執行主體與執行客體發生作用的媒介,主要是指執行主體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依據一定的體質健康政策文本、利用恰當的體質健康工具和多種政策資源對執行客體施加作用的媒介。

圖1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系統構成要素
基于公共政策學理論和專家訪談,在制定青少年體質健康長效執行影響因素調查問卷時,確立政策本身、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四個一級指標,并邀請9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方面的專家按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對一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1-9級打分。

表2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參數統計表
首先,將青少年體質健康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按平均值進行歸一化處理,然后,建立判斷矩陣。

表3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判斷矩陣
然后將判斷矩陣輸入SPSSAU在線分析,得出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一致性檢驗結果與各指標權重值。其中最大特征根為4.00,RI值為0.890,CI值為0.000,CR值為0.000<0.1,表明判斷矩陣滿足一致性檢驗,所得權重具有一致性,政策本身、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的權重比分別為27.16%、25.00%、24.38%、23.44%。

表4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一致性檢驗表

圖2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一級指標權重圖
在進行問卷信度檢驗之前,先進行問卷項目分析,將青少年體質健康長效執行影響因素二級指標得分與總得分相關系數小于0.4的項目進行剔除,主要就是提高項目的方差解釋率,然后將統計好的數據輸入SPSS22.0軟件,信度檢驗采用使用最多的a系數進行同質性信度的計算,得到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為0.925,說明該問卷的可靠性很高。
統計學上一般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和KMO檢驗。KMO的取值范圍介于0-1之間,如果KMO值越接近于1,則越適合做因子分析,本問卷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值分別為0.860、0.000,所以本問卷的效度很高。

表5 因子分析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結果統計表
運用主成份分析法,通過Spss22.0的運算結果表明,前3個公因子的特征根較大,且累積方差解釋率達到96.005%,說明這3個公因子綜合解釋了原始數據12個指標所能表達的信息,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方差解釋率,因此,選取3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頂層設計因子、中層主體因子和底層開發因子。

表6 解釋的總方差

表7 旋轉成份矩陣
4.4.1 頂層設計因子具體分析
政策的價值在于“邊界約束力”,要從價值層面發揮各項體育政策的控制性和導向性功能,引導和約束人們的行為[3],政策沒有約束力和導向性就難以確立政策的權威性。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能否得到長效執行,往往取決于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合理性、具體性和穩定性的高低。通過對調查問卷的項目分析,政策的可實施性、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穩定性、政策的實施周期和政策的保障和動力機制五個項目得分與總分相關系數大于0.4納入因子分析,并將其命名為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頂層設計因子。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可實施性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前提條件,只有內容具體、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政策才能提升其執行效力。政策內容的具體性、可操作性是政策能夠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4]。從橫向來看,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可實施性不高,一方面由于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多且雜,不同政策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具有不同要求,導致政策執行主體執行混亂,抓不住重點,無所適從;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目標過于抽象。從縱向來看,不同階段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存在脫節問題,導致不同階段執行主體協同欠缺、銜接不暢。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合理性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5]。”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合理性最大的癥結在于難以保持主客體利益的一致性,從學校體育層面來看,校長、教導主任及體育老師雖然擔負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的教育責任,但從學生個人的角度來看,優異的學習成績與升學意愿是個人學習的主要目標,對體質健康的認知程度較低從而導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效力低下。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穩定性是指體質健康政策一經制定出來,就不輕易變動。政策的實施周期是指某一體質健康政策在一定階段內完成。《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的戰略目標。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保障和動力機制是推動青少年體質健康持續發展的穩定劑和動力來源。據調查問卷顯示,部分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因為怕學生受傷產生不必要的教學事故而選擇放棄難度動作或減少練習,所以應加強青少年教學活動安全監管保障機制的制定。在青少年體質健康服務體系決策過程中,需要注意處理好內在激勵機制和外在激勵機制的關系,組織內部的激勵機制可以通過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提升地位等形式,外在激勵機制需要整個社會形成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觀念,從而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氛圍[6,7]。
4.4.2 中層主體因子具體分析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長效執行主體包括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各級教育、體育、衛生等行政機構、教育工作者、家長及相關社會組織與團體等因素。除頂層設計主體外,教育工作者、家長及相關社會組織與團體就是中層主體影響因素。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政策執行組織結構合理性、校長的執行能力、體育教師對政策的理解程度與執行能力與總分相關系數大于0.4納入因子分析,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中層主體因子。
校長作為學校行政負責人,同時也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主要負責人。校長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認知力、認同力、組織協調工作能力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執行效果將產生重要影響。校長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下降應承擔主要責任[8]。校長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力高,不僅有利于各項政策的推廣與實施,還能提高各項體質健康政策的執行效率。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和落實者,各項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具體執行依賴于成千上萬名體育教師的辛勤付出,體育教師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理解程度和執行能力是體育教師推動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順利實施的關鍵要素。《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中階段教育專任教師397.11萬人;生師比12.64:1;普通高中教育專任教師202.83萬人;生師比12.84:1[9]。已經滿足國家規定的城市高中生師比12.5:1,農村高中生師比13.5:1的編制標準。所以體育教師的數量已經不是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效率的短板,關鍵是提升執行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體育教師的質量。
4.4.3 底層開發因子具體分析
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就是青少年基于自身的價值觀在處理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時所持的基本價值立場、價值態度,從青少年個人角度來說,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價值取向決定了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功能實現。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就是其日常生活的活動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包括柔韌、肌肉力量、耐力、體質量指數(BMI)等身體健康指標具有積極影響[10]。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學生的價值取向與生活方式、運動設施與總分相關系數大于0.4納入因子分析,歸為底層開發因子。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的對象就是青少年學生,青少年學生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接受程度是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效率高低的客體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青少年的價值取向與生活方式。運動設施是青少年體育活動賴以開展的先決條件,是青少年學生通過身體活動直接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基礎。《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初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95.02%,體育器械配備達標學校97.79%,高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學校93.66%,體育器械配備達標學校96.00%[9],所以運動設施不足已經不是阻礙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的物質條件。綜上所述,高效踐行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從底層開發因子來講關鍵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合理運用現有運動設施。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執行系統由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三個要素構成。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由政策本身、執行主體、執行客體、執行中介構成,其權重分別為27.16%、25.00%、24.38%、23.44%。
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因子分析顯示頂層設計因子、中層主體因子和底層開發因子可以作為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影響因素的3個因子,頂層設計因子包括政策的可實施性、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穩定性、政策的實施周期和政策的保障與動力機制5個方面;中層主體因子則包括政策執行組織結構合理性、校長的執行能力、體育教師對政策的理解程度和體育教師的執行能力4個方面;底層開發因子則包括學生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與運動設施3個方面。
[1]王崇喜,袁鳳生,姚樹基,等.我國不同職業人群的體育現狀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9):4-5.
[2]張金馬.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3.
[3]秦婕.基于政策視角下的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32(1):71-74.
[4]王書彥,孫曉婷.普通中學體育政策執行力影響因素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2):104-106.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肖林鵬,孫榮會,唐立成,等.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服務體系構建的理論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281-284.
[7]周叢改.體育強國目標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機制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6):33-36.
[8]張支力.誰該為學生的體質承擔責任[J].新課程研究,2006(11):43.
[9]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2022-09-14.
[10]OZKAN A,TURKMEN M,BOZKUS T,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physical fitness,and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J]. Educ Sci,2018,8(2):51.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ng-term Implementation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Policy
LIU Yuang, et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2022年度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長效執行的監控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KY0020。
劉宇昂(1989—),博士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