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揚爍
這學期,耒陽市羅渡中學鐘樂老師忙得不亦樂乎:教學、教研、管理、培訓與被培訓。從一名師范畢業的普通農村青年教師,華麗轉身成為初中數學骨干教師,還當上了今年“國培計劃”班主任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的輔導員,鐘樂很珍惜現在的一切,他說:“我是趕上了好時候,這些年的密集培訓給了我‘破繭成蝶的機會與平臺。”
這是耒陽市落實教師培訓,推動縣域教師師德師風、專業素養提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耒陽市以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和提升課程實施能力為突破口,通過萬人進課堂、國培研修、抱團教研、專題培訓、校本培訓、經驗交流等方式,規范教師行為,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強化教師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奉獻意識,全面提高耒陽市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養。
專業培訓開設新通道
11 月3 日,在耒陽市新市完小的一間教室中,耒陽市“萬人進課堂”骨干教師示范展示課活動正悄然開展。
“教師的教育目標應該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耒陽市教育局教研中心副主任唐潭在講臺上,就教師的職業規劃進行了全方面講解,惟妙惟肖的課堂語言,充滿節奏感的課堂設計都為講座增色不少,臺下聽講的教師與家長沉醉其中,講到精彩處更是掌聲滿滿。
“何為‘萬人進課堂?從教育局系統的干部,到學校教師,再到學生以及家長,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課堂,收獲知識。”耒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萬人進課堂的目的,一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效課堂;二是提高學生學業水平,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身心健康,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助力學生成人成才;三是提高學科教研水平,創新研究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可推廣的教研成果。”
創新教研方式,在耒陽市并不少見。在水東江中心完小的“萬人進課堂”活動現場,嘯青小學的范婷老師的語文課《獵人海力布》用表演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就課堂設計與教師們進行了討論。范婷從“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入手”,結合課改內容,對課文進行全方面剖析,將新課改的主要思想融入到課堂設計中,她的觀點引發了不少語文教師的贊同。
隨著各類教研活動的不斷走深,2023 年,耒陽市2000 余名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比武,417 人獲獎,11 人入選衡陽市決賽;在衡陽市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比賽中,耒陽市派出11 人參賽并全部獲獎,其中耒陽二中教師龍瓊獲得一等獎第一名,并作為衡陽市唯一代表赴省參賽。
“強縣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這句話現已成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耒陽市教育局局長張小勇告訴記者,“通過這幾年的努力,耒陽市教育系統先后創建了‘萬人進課堂‘抱團教研等教研品牌,充分發揮名師引領、師徒結對和送教下校的作用,打造‘青藍工程升級版,真正實現骨干教師個人成長和教師群體發展的齊頭并進。”
師德建設開創新思路
耒陽市教育系統一直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要務。
“近年來,通過建立‘師德建設公眾號,創辦《師德建設簡報》,征集師德小故事等方式,耒陽市教育系統全面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凈化教師隊伍,整體提升師資隊伍水平,全面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耒陽市教育局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近年來耒陽市師德師風建設的一系列舉措。
“我是公眾號師德建設的忠實讀者,每一次覺得累了都會在公眾號上閱讀文章,看看優秀教師的事跡,放松心情。”新進教師譚麗對這些舉措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剛成為教師不久,面對繁雜的工作也有過焦慮,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耒陽本土教師事跡在公眾號傳播開來,極大地“治愈”了自己。
在耒陽市,學校推舉優秀黨員教師進行事跡宣講,成了學校破解師德師風建設形式單一、學習時間分散、人員難以集中、師德師風教育落實難等問題的重要手段。除了宣講外,各學校也采取不同方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紅色教育擦亮新底色
“紅色文化+黨建”也是該市推動師德師風建設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耒陽市教育局建立起“黨建+育人”模式,要求各級黨組織將黨建工作與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對接,建立起“將優秀黨員培養成骨干教師,將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的雙培機制。
耒陽二中通過“壓擔子、搭臺子”的方式,引導黨員教師把好教學關、教導關、教研關“三關”,將教師鍛造成學校教書育人的中堅;金華學校設立黨員先鋒崗,定期評選學校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