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芬



一、問題背景
隨著翻轉課堂和可汗學院的出現,微課逐漸被應用到教與學的過程中。微課短小精悍、直觀性強的特點讓很多地區掀起了微課熱潮,各省市舉辦各類微課制作比賽、教師的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也常見到微課的身影。早期微課主要用于翻轉課堂、課內差異化教學和課外輔導答疑等。疫情期間,師生經歷了大規模線上教與學,微課也作為線上學習的一種方式被廣泛應用。如今微課資源的積累已初具規模,然而微課在日常教學中并沒有常態化、多場景、持久性的使用。
在微課熱潮之后,人們開始審視微課使用的有效性,思考微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索微課的應用模式。如今,師生信息素養全面提升、移動設備廣泛普及、通信技術迅速發展,為微課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何切實提高微課的有效性,讓微課更好地服務學生學習,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傳統微課VS知識膠囊
傳統微課制作和使用中,教師使用錄制工具(如演示文稿錄制功能、專用錄制軟件等)進行錄制,然后使用視頻剪輯軟件進行剪輯,最后將視頻發送給學生學習。這種傳統的微課教學實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微課制作和發布過程繁瑣。微課的制作、剪輯和發布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或平臺,可能涉及師生設備存儲空間占用、賬號密碼申請等問題。第二,學生學習缺少互動。在傳統課堂中,師生面對面進行互動,教師會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在互動中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而在微課學習中,學生通常只能被動觀看視頻,即使微課的設計非常出色,學生也難以在觀看過程中深入內化課中知識技能,甚至學生可能對自身學習效果缺少元認知。第三,教師缺少學生學習數據的反饋。教師發布微課后,無法得知學生是否參與學習、學習效果如何,導致教師難以評估所做微課的質量,難以評估哪些學生在哪部分知識點上存在問題,難以基于微課實踐調整優化教學,進而導致微課有效性大大降低。
希沃的知識膠囊是一個互動式微課制作工具,是希沃在微課領域的工具性嘗試。知識膠囊將微課錄制、剪輯和發布整合在一起,教師制作微課變得更簡便。除了操作便捷,它還可以在視頻中增加互動和答題功能,而且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后查看學生學習反饋和互動情況。
三、知識膠囊的教學實踐功能
1.操作更便捷
知識膠囊有文件錄制、屏幕錄制兩種形式,例如錄制課件時選擇文件錄制,錄制過程中可以使用鋼筆、橡皮、激光筆等工具。錄制結束后,可點擊“剪輯”進入剪輯界面。在剪輯界面,已錄制好的視頻自動放在音頻軌道區,并且以每張幻燈片為最小單位分割好,如果要重錄某一張幻燈片的內容,可直接刪除替換為重錄后的內容。發布時點擊“生成膠囊”,就會生成微課鏈接和二維碼海報。教師可自行選擇通信軟件(如微信、釘釘等)將微課鏈接或者二維碼海報發送給學生。學生收到微課鏈接或者二維碼海報后,通過簡單的單擊鏈接或者識別二維碼開始學習。
2.課中有互動
知識膠囊制作的微課(以下簡稱為知識膠囊)和傳統微課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可以互動。知識膠囊中的互動環節主要是課堂活動和習題練習。以下將結合“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這一課中所使用到的知識膠囊進行具體講解。
(1)課堂活動
知識膠囊與希沃白板有相同的課堂活動模板,如知識配對、趣味分類、選詞填空、記憶卡片、知識排序等,以滿足教師們常用的活動需求。
趣味分類可以設置多個項目,并將這些項目分成兩個類別,將項目拖動到正確的類別才能成功。如在“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一課的知識膠囊中,教師設置了幾個問題,其中一題就屬于趣味分類。在這道題中設置了兩個類別:“一定不是二進制數”和“可能是二進制數”,同時提供了多個數字串,讓學生拖動這些數字串,將其歸類到對應的分類中(如圖1)。
知識排序中將要排序的項目打亂,拖動項目使得所有項目排序正確后,給出動畫反饋。知識配對則類似連線題的效果,可將每個項目拖動到對應的內容旁邊完成配對。
在視頻的剪輯界面,我們可以在想要的時間節點添加課堂活動,當知識膠囊播放到對應的位置時,就會自動跳出互動的界面,學生進行互動后,還能看到自己的作答情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習題
習題包括選擇題、主觀題,只要在錄制或者剪輯時添加即可。
以選擇題為例,如果課件中有和題目相關的幻燈片,教師添加習題時可以直接設置選項,如A、B、C、D,然后設置正確答案。添加好選擇題后,當學生看到對應的視頻時間節點,視頻中會自動彈出讓學生做選擇題的界面,學生提交答案后,能立刻看到正確與否的反饋。
如果課件中沒有題目,需要另外添加選擇題就要使用自定義模式,添加題干和選項。
除了選擇題,還可以添加主觀題,根據提示操作即可。如在“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一課中,教師在知識膠囊中對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換方法進行講解后留下了一道換算題,如圖2所示。學生在紙上作答,拍照后通過手機掃碼提交作答圖片。主觀題需要學生自行寫答案,難度較選擇題高一些。
3.課后有反饋
教師將“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的學習任務布置后,可以從學習報告中查看學習數據。學生整體觀看情況中,學生完課率為83%,部分學生觀看的實際時間較長,有些學生看了不止一遍,也有的學生觀看時長較短。觀看時長短、答題正確率高的學生可能是已經掌握了課中知識,而觀看時長較長、正確率低的學生則說明觀看時注意力不夠集中或者學習有困難。
知識膠囊數據反饋結果除了包括每位學生的觀看次數、觀看時長、互動參與度等信息。教師還可以查看任意學生的互動詳情,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以便更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教師還可以從互動詳情數據中了解每道題的班級完成情況,從而更精準地了解班級整體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后續大班授課或者個性化教學提供依據。
四、知識膠囊應用實踐的思考
在使用知識膠囊制作微課的過程中,筆者對其優勢特點和應用模式進行了反思。
1.使用知識膠囊的優勢
首先,師生使用微課教與學更加便捷。教師使用知識膠囊錄制、剪輯和發布微課,學生掃碼學習即可。流程的簡化便于微課教學的常態化,從而改善教和學。其次,知識膠囊中的互動提升了微課學習的有效性。教學互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課堂活動和習題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并及時糾錯。因此,知識膠囊互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生學習品質。最后,教師能查看學生學習反饋。學情報告精準體現學生學習情況,便于教師掌握學情,優化教學,開展因材施教。
2.知識膠囊中的互動和反饋的特點
知識膠囊中的課堂活動種類較多,如趣味分類、知識配對,能滿足微課所需的基本互動。同時課堂活動畫面生動,能很好地活躍學習氣氛,學生只需通過拖曳的形式參與活動,提高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即使學生拖錯了,也允許再試一次,直到正確完成。教師能在學情報告中了解學生拖動的每個模塊的正確率,全面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知識膠囊中的選擇題同其他作業平臺的選擇題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學生在微課學習的過程中參與選擇題,有利于學生對剛學習的內容進行形成性檢測,從而了解自身學情、及時糾錯。教師能在學情報告中了解選擇題的每個選項被選擇情況,以便分析學情。選擇題互動的局限是,學生選擇后只能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如果答錯了,畫面則顯示正確答案,而沒有其他提示和引導。
知識膠囊中的主觀題主要具備信息收集功能,無法向學生實時反饋答題質量。教師在學情報告中通過依次查看學生答題圖片了解學情。因此主觀題具備信息收集的功能,不具備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功能。
3.知識膠囊的應用模式思考
結合知識膠囊的特點,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適時地使用知識膠囊輔助教與學。
首先,知識膠囊適用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前預習中,學生學習微課和互動答題一體化完成,便于教師提前了解學情,優化教學設計。課后復習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可以將復習內容制作成知識膠囊,讓學生自行復習,通過互動反饋了解自己的掌握情況。
其次,知識膠囊可以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部分。在課中,教師可以將對應的內容做成知識膠囊并設置互動,讓學生課中學習,以緩解教師課堂輔導的壓力。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數據,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輔導,提升教學效率。同時,主觀題也可用于學習小組討論、小組方案匯報等環節。
最后,知識膠囊可作為教師個別化輔導學生的工具。學生的學情千差萬別,教師難以面面俱到,知識膠囊制作和發布的便捷性,就可以讓教師實現學生個別化輔導。
五、結語
總的來說,知識膠囊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微課的錄制和使用流程,增強了微課的互動性。教學互動中包含的課堂活動和習題讓學生在學習微課的過程中更加深度參與,在互動中加強知識理解、加強對自身學習情況的認識。同時,教師通過學情報告精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便于掌握學情,優化教學,開展因材施教。因此,知識膠囊提升了微課學習的有效性。根據知識膠囊的特點,可將知識膠囊應用于預復習、課中輔導和課外個別化輔導。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知識膠囊的使用時間、使用方式,以提高效率,優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