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道、法、術”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新時代賦予了它新的內涵。在新時代班主任工作中,“道”代表的是指導思想,也就是說班主任應當具備一定的思想和覺悟;“法”是方法、法理,代表的是班級管理制度;“術”是指技術、方法,代表班主任工作中具體可實施的步驟。新時代班主任工作的“道、法、術”是一個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整體概念,只有靈活運用這些要素,才能更好地應對新時代的教育挑戰,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因此,本文結合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詳細闡述班主任工作的“道、法、術”。
一、做好班主任的“道”
1.情懷與愛心
教師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情懷和愛心是教師最寶貴,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質。情懷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和追求,愛心是對學生的關心、關愛和幫助。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應具有教育熱忱和責任感,要以真摯的情感和無私的愛心,呵護每一位學生,引領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班主任應對學生充滿關愛,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求,同時能夠理解學生的內心感受,給予他們溫暖和支持。
2.點撥與引航
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學生生活中的示范者、學習中的點撥者和成長道路上的引航者,班主任應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因此,班主任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和支持,幫助其在學業上取得進步,在品德修養、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班主任還要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學習和實踐,并具備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以便與家長溝通融洽,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管理好班級的“法”
1.“德育為先”的班級理念
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應秉持“德育為先”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道德素質。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同時,班主任還應建立健全德育體系,包括班規班紀、班級活動等,這不僅僅是一種工作要求,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班主任應將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明辨是非,規范自己的行為準則,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2.規范的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的目的是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須高度重視班級管理,密切關注班級的發展動態,并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以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對待班級的每一位學生。班主任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營造出良好的班級氛圍,建立規范有序的班級秩序,促使每位學生向上、向善、陽光地成長。
3.健康安全的班級環境
班主任須高度警惕并堅決遏制學生建立“小團體”孤立同學的行為。首先,班主任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情操,幫助他們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其次,班主任需要加強監管和懲處,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此類情況。最后,班主任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導健康的交友方式,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三、教導好學生的“術”
1.如何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如果發現學生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情緒低落甚至性情大變,應及時關注并尋找原因,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幫助。學生的問題源頭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環境因素、早戀問題和網絡成癮問題。首先,環境因素對學生的行為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家庭氛圍和居住環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學生如果成長在一個不穩定、不安全或缺乏監督的環境中,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其次,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的吸引力和好奇心開始增強,他們可能會嘗試與同齡人建立親密關系并體驗愛情的感覺。然而,由于缺乏足夠的知識和經驗,他們可能無法正確理解和處理這種情感,過早地陷入戀愛關系,最終導致學生精力分散,影響學習成績。最后,隨著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生的手機管理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沉迷于網絡不僅容易讓學生因陷入虛擬世界而忽視了身邊的親密關系和真實的社交,還可能使學生陷入孤獨和自閉狀態,甚至出現極端事件。因此,當學生的學習生活出現不良轉變時,班主任應認真分析原因,并對癥下藥,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
2.如何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1)尊重愛護學生
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班主任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可以深入了解問題的根源,更好地解決問題。青春期的學生往往脆弱而敏感,容易受到傷害。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工作時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對學生進行貶低或嘲笑,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
(2)學會控制情緒
學生正處于易犯錯的年齡階段,班主任不能輕易將問題上升至道德層面,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有時候學生的行為舉止容易激怒班主任,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應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在憤怒中引發更大的矛盾,導致局勢變得被動。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時,應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促使其經歷從激動到平和的轉變過程。
(3)守住教育底線
班主任應守住教育底線,不體罰學生。批評并不是侮辱,指責并不是宣泄個人情緒,懲罰也不等同于體罰。懲罰學生是管理學生行為的一種方式,但班主任必須牢記底線:懲罰應該合理、公正且具有教育意義,并符合法律和倫理原則。班主任應通過教育引導,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同時,班主任應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行為習慣和品格,以幫助其成為有責任、有擔當、守誠信的人。
(4)及時與家長溝通
班主任和家庭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對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班主任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可以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同時也可以與家長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學生在學校的成長離不開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在具體的班主任工作中,學生性格各異,生長環境也各不相同,班主任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靈活地應對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