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霞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皋南幼兒園

健康教育是保證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最基礎的幼兒園課程內容,應該做好課程評價,借助科學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保障幼兒的健康發展,進而讓幼兒實現其他領域的發展和提升。一名健康的幼兒,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樂觀的情緒,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具有一定的自主生活能力,才能為后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健康教育的實施是第一個環節,評價是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科學的評價,可以保障健康教育的全面實施,并及時分析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系統科學的實施教育。但在實際的幼兒園健康教育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效果難以保證,所以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就顯得十分關鍵。
健康教育對于幼兒的發展而言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幼兒年齡小,對社會、世界的認識都不足,通常看到的只有事物的表層,所以情緒、思維等都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遇到消極的事物,就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繼而阻礙幼兒的人格發展、性格形成,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但通過健康教育可以為幼兒排憂解難,讓幼兒從更全面的角度認識生活、了解生活、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消極事情,所以健康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通過幼兒園課程評價可以提升健康教育的質量。第一,科學的幼兒園課程評價體系是推進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路徑,可以通過全方位的評價,梳理出健康教育中的不足,繼而針對性地實施健康教育策略,提升健康教育質量;第二,科學的幼兒園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健康教育規范化、全面化的關鍵,在幼兒園教育課程自主權增大的背景下,科學的評價體系是支撐健康教育實施的動力。20 世紀中期,課程評價更關注評價是否客觀、科學,這種評價模式雖然無法評價出教育過程、情感、創造性等內容,但是借助評價的導向價值、診斷功能,依然可以獲得健康教育的好壞,了解到健康教育是否客觀、科學、規范,所以做好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是發展健康教育的參考維度;第三,實現對健康教育全程化的監控,課程評價并不是教育實踐中的單獨環節,不是單純對健康教育的結果進行判斷、分析、診斷,而是對整個健康教育過程的監控,雖以結果為導向,但是更注重健康教育過程的評價,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反饋。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以幼兒發展、教育發展為目的,所以滿足幼兒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目標,讓幼兒可以深入到具體的活動中,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和提升,進而提升幼兒的健康發展水平。
構建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目的是:了解幼兒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情況,其實施方法、進度、內容等是否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是否能在課程學習中有所提升,是否需要對課程教育進行改進和優化。所以,合理的評價是推動健康教育的關鍵路徑。但是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在多個方面仍舊存在著問題,如評價觀念過于陳舊、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評價工具利用不足;忽視課程評價或評價不當等問題仍普遍存在,也未形成系統的評價理論和實踐體系。第一,評價觀念過于陳舊,觀念是指導評價實施的重要因素,觀念是否適合幼兒發展極其重要,當下的評價觀多以課程實施為核心,不注重幼兒發展的評價,進而導致評價過于片面,不夠全面;第二,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從不同維度了解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彌補單一評價方式的不足,而當下幼兒園采用的評價方式多以教師評價為主,方式單一,通過對比幼兒個體的差異得出評價結果,對整體性、層次性的健康教育并未進行評價;第三,評價工具利用不足,教育評價過程中,對各種評價工具的利用可以大大提升評價效果,但是缺乏對工具的利用會降低其效果,導致評價工作冗余不堪,加重教師的工作量;第四,幼兒園對健康課程評價的重視程度不高,多體現在評價意識的缺失、評價規劃的不足,導致評價措施的落實不夠合理科學,教師、園長等在評價過程中往往多借助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健康教育進行評價,降低了評價活動的真實性;第五,雖然部分幼兒園建設了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但是仍舊存在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模糊的問題,導致評價主體缺失,評價不夠完善,即使有評價結果,也難以對課程教育起到一定的總結、診斷價值,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缺乏足夠的評價知識,也缺乏對幼兒學習、生活的關注,降低了教育課程評價的針對性。
針對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存在的諸多問題,如評價觀念陳舊、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工具利用不足、不重視課程評價、評價主體缺乏、評價內容模糊等問題,對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架構提出以下改進方向,從而改變教育評價不科學、不規范、不嚴謹的問題,助力幼兒健康教育的發展。幼兒是民族的希望,其健康與國家發展相關,對于幼兒的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的支持,但由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乏目的,幼兒園便成為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所以明確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方向十分重要。
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涉及的內容多,范圍廣泛,會涉及評價的主體、衡量的標準、具體的方法、所用的工具等,要保證評價的合理,就要規范每一個評價要素。但是由于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過于復雜,且綜合性極強,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如教師的認知不足等,教師對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多以教學經驗為主導,缺乏科學的把控,評價結果多為主觀認知,不夠客觀。同時,由于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內容較多,不僅包含部分專業知識領域,也包含幼兒的生活,這很容易導致評價的生活化,降低其規范性。要避免這一問題,促進評價的規范化,就要以評價內容為主導,促進評價內容的標準化,通過標準化的評價內容可以讓評價有序、規范,教師可以借助規范的評價內容實施評價活動。教育部門出臺的幼兒教育指導中提出了關于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只是給出了基本的評價方向,還需要在實際中不斷地細化評價內容,才更能指導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作。借助相關文件給出的評價方向,可以結合實際對評價內容進行細化,促進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一些研究學者通過探索給出了一定的參考,這些研究皆指明,要規范健康教育課程評內容要從整個課程實踐過程入手,才能突出評價的價值,讓評價發揮其診斷、改進功能。要促進評價內容的標準化,應該以相關教育指南為引導,同時借助相關研究,依據健康教育學科的基本特點,結合幼兒的發展對其進行制定,可以從顯性內容、隱性內容、基礎內容、拓展內容等方面入手研究,構建適合幼兒園健康教育情況的評價內容。例如,顯性內容的制定,幼兒身體健康狀況、精神狀態、衛生情況、活躍度、幼兒交際情況、飲食情況、睡眠情況等;隱性內容的制定,幼兒思想動態。通過這些內容可以了解健康教育實施的具體效果。標準的評價內容,讓教師的教學評價有了參考,教師的評價有了具體的方向,這種以標準內容為導向的評價思路,可以大大提高評價效果,也可以提升教師的評價意識。
在以往的幼兒園健康教育評價中,教師和幼兒園習慣從某一個層面出發進行評價,這種思路過于傳統,且評價不夠系統全面,缺乏對健康教育課程的整體性認知。為了迎合日漸復雜的健康教育課程,在實施健康教育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從整體角度進行,從系統思維出發,對整個評價體系進行規劃,才能統籌兼顧所有的評價要素,實現對整個健康教育過程的動態化監控。系統思維指導下,要構建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要以目標為導向,內容為主體框架,方法工具為基本手段,將這些要素充分的聯系在一起,同時又要做好分類,才能形成一個系統的評價整體。在系統思維指導下,要構建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教師要結合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具體的設計各評價要素,同時評價標準、內容、方法、工具等都要結合健康教育課程進行規劃設計,才能保證課程評價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由于健康教育是動態發展的,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診斷、評價結果對評價要素進行優化,只有各評價要素相互銜接,明確突出,才能保證評價維度的合理性,針對不同的評價要素,也要結合整體系統予以實施,才能凸顯其價值,讓評價結果更加科學,讓評價過程更加系統完善。
有了構建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基本方向后,幼兒園要結合自身發展將其落實下去,利用所構建的評價系統對健康教育活動展開評價,并通過實踐在多次反饋和總結中對這一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才能保證其應用價值。
在幼兒園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幼兒園在課程內容選擇、開發等方面的自主性更大,很多幼兒園通過自主開發引入了新的內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并以此為優勢吸引家長和幼兒入園,這種背景造就了多元化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每一個幼兒園的課程特色都不相同,對于健康教育也是如此,這也就表示在建設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過程中,也要結合課程特色確定評價內容。只有結合實際需求,建立的課程評價內容才更適合幼兒園的發展,也更適合幼兒的成長。但是不同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課程也有相同之處,都融入了國家、地方、幼兒園三級課程,在內容設計上,既有專門的健康教育活動,又滲透了其他領域的健康內容,也有生活中常見的健康行為、習慣等知識。為了形成標準化的課程評價內容,園內可以鼓勵教師展開風暴會議,以教學活動為基本,列出近百項健康教育內容,涉及健康教育的多個方面,有生活、行為、思想、認知等。在此基礎上,幼兒園還可以引入教育專家的意見,展開對幼兒健康情況的調查,通過身體、心理兩方面的調研,充分了解幼兒健康情況,主要調查內容有幼兒體質、精神狀況、活躍度、生活習慣、行為舉止等多個方面,通過調研對幼兒的健康教育情況進行了充分的了解,然后制定了近80 項與幼兒生活行為、思想認識相關的健康教育評價內容,主要涉及心理、生理、適應性三個維度的內容,通過綜合性的調研,形成了適合幼兒發展的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標準,為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實施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在確定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內容后,要如何開展評價是我們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如何開展評價,就是由誰來評價,用什么樣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這些內容的確定要結合實際進行梳理和細化。在細化評價要素時,應該重視對主體和標準的探索,通過明確主體和標準可以讓評價活動真正的落實,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評價理念的深入。對于評價主體的確定,應該向著多元化主體方向思考,由于教育評價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雖然發生在園內,但會牽扯到不同的對象,所以幼兒園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主體應該涉及不同的對象,一般要引入教育專家,以園長、教師為主,同時還應該讓家長、幼兒以及其他對象參與進來,才能形成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對于評價標準的設定,結合評價內容可以設定如下評價標準:幼兒身心發展情況、教師發展、課程實施效果、教育質量等。
科學有效的教育課程評價體系,不僅應該有合理的組織體系,也應該有一定的規范標準,還要有科學實用的應用體系。確定了評價內容后,我們細化了評價的標準,也明確了評價的主體,但是距離完善的評價體系還有一段距離,要保證評價活動的實施,還要進一步整合和設計評價元素,結合現有的評價系統,展開對這一系統的設計要從三個層面入手:從組織結構上進行優化;從規范系統上進行完善;從應用系統上進行動態化的調整。對組織系統而言,其主要由課程評價管理、課程評價實施兩部分組成,幼兒園可以設立專門的小組對其進行管理和實施,教師在評價小組的管理下進行課程評價;對規范系統而言,只要是相關制度的制定,工具的確定,并對這個評價實施過程進行監管,分析出干擾評價活動的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對應用系統,主要包含方法、標準等內容,為保證其實施效果,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幼兒園在建設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既要站在統籌整體的角度進行設計,又要將不同組成部分單獨拿出來進行規劃設計,才能保證設計的合理性,這是因為這一體系的各組成部分既是單獨的存在,彼此間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系統的各模塊進行劃分,是為了保證其聯系的緊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