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洋/文
在國際貿易運輸中,航運是主要方式之一。航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我國外貿出口運輸業務主要依靠航運企業完成。在經營上,航運企業有投資大、周期長、跨區域等特征,在經營上需要大量資金,不能僅依靠自有資金購買船只,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面臨較多的財務風險,因此航運企業必須在內部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體系,這樣才能有效防控財務風險。文章從航運企業經營特點和面臨的財務風險種類出發,分析航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并提出了航運企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幾點保障性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航運企業防控財務風險的能力,減少財務風險給航運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提升航運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航運企業 財務風險預警 構建 保障

融資難度較大
目前,航運企業采用的融資方式有融資租賃、銀行借款、政府補貼、債券、股票發行等方式,如何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是航運企業應考慮的問題。在選擇融資方式的同時要綜合考慮融資風險、成本等因素,然而這些因素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航運企業的融資難度。
業務全球化
業務全球化是航運企業的一個主要特征。在經營過程中,航運企業必須嚴格遵守國際通用法律法規,船舶租賃、運輸合同、信用證等相關資料也有統一的國際規范格式和內容。同時,航運市場價格會受到全球供求關系的直接影響,擁有統一的價格指數。
風險大,依賴性較強
航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到較多風險因素的影響,主要風險包括財務風險、金融風險、政策風險等。特別是經濟環境對航運企業的影響比較明顯,如果遇到經濟危機、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貿易量就會減少,進而影響運輸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港口企業生產設施設備、運營管理資源和人員出行、貨物運輸等供給需求方面受到的影響較大。據不完全統計,港口配套的其他供應商、企業等,相關損失初步預計在10億元左右。同時,其他企業的發展情況也會影響航運企業的貨運量,其發展依賴其他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航運企業在經營上有風險大、依賴性較強的特征。
按照資本邏輯分類
一是資本配置風險。從實際情況來看,航運企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在經營上呈現出高投入、高風險、周期長等經營特征。航運企業在日常購置機器設備、船舶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然而在船舶投入使用之后,能否實現預期的收益難以確定。二是資本消費風險。航運企業具有消費與生產的同時性,在航運市場出現供給高于需求的情況下,航運企業會面臨大量資本閑置的財務風險。三是資本復原風險。這種風險是指資本沒有回到原來的出發點狀態的可能性,主要表現為不能及時收回貨幣資金的信用風險,在銷售階段會產生資本復原的風險。這類風險與行業的發展前景呈反比,當行業前景不好的時候,風險較大,在行業前景較好的時候,風險較小。
按照資本的運動環節分類
一是籌資風險,主要是指債務籌資引起的到期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包括清算風險和償還風險。二是投資風險,主要是指投資不能取得預期收益的風險。航運企業的投資風險主要來自復雜多變的航運市場、國際油價、同業競爭、后疫情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等。三是資金回收風險,主要是指無法收回商品、服務資本的風險,包括流動性風險和營業性風險。
構建原則
一是重要性原則。監測財務活動的關鍵領域或環節是構建財務預警體系的主要目標,因此航運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過程中要考慮財務業務的重要性,抓住財務活動中的重要性指標。二是可操作性原則。航運企業要在保證精確的前提下,設置簡單易懂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相關預警指標,提升預警體系的可操作性。三是穩定性原則。通常情況下,很多財務風險的預警指標有固定的變化范圍,但隨著外部市場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化,預測財務風險的難度也逐步加大。因此,航運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過程中,要總結各個預警指標的具體變化幅度,設置一個合理的范圍,努力在較長時間里保證財務預警指標的穩定性,這可以提升財務風險預警工作的準確性。
構建內容
一是結合航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可以將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具體分為籌資、投資、運用、分配風險預警體系。二是對航運企業來說,籌資、營運活動比投資、分配活動重要,也是做好其他兩項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航運企業在設計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過程中要側重籌資和營運兩方面的指標。三是航運企業在設計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過程中,要從籌資、投資、運營、分配四個環節入手,可以在風險預警體系中加入資金流量的相關信息。
一是籌資風險的預警體系,主要可以從支付能力、償債風險、投資結構這三個方面來客觀反映籌資風險。二是投資風險的預警體系,主要可以從投資能力、結構、利用率這三個方面來預測投資風險。三是營運風險的預警體系,主要可以從資產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現金獲取能力這三個方面來反映營運風險。四是分配風險的預警體系,主要可以從資金的增長能力、分配結構方面對分配風險進行預警。
一方面,航運企業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的具體要求,制定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成本核算、財務審核、財務收支、財產清查、計量驗收等制度,明確財務工作權限和職責,保證財務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為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財務信息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大數據時代,航運企業要在內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對財務數據的集中化管理,提高財務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航運企業要將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納入組織機構,在內部設置專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監管部門,強化動態監督,如果發現財務預警指標不準確,就要及時匯報給管理層,增強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科學合理性。同時,財務風險預警監管部門要保證工作的獨立性,客觀真實地監管財務風險預警工作,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
構建財務風險識別系統
一方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會計核算制度。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防控風險、預算控制、財產控制等內容,內部控制部門要做好籌資、經營戰略和投資決策工作,發揮衡量風險和分析重要信息的重要職能作用;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要為經營者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同時要完成對外報送報表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制定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能夠實時監控航運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事先向航運企業管理者發出預警,具有提醒、預知財務風險的重要作用。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完成之后,航運企業要實時監測財務風險信號。例如,如果出現應收賬款增加、財務費用增加等情況,就要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構建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
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完善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一是如果企業現有數據庫不能完善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則可以借鑒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數據;二是如果企業擁有比較完善的數據庫,則可以通過數據庫來及時分析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中的不足,并及時完善現有的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體系。
同時,在大數據時代,航運企業要在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工作中靈活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引入ERP 系統,應用到風險評估和控制中,提高評估和控制財務風險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航運企業要做好對信息系統的定期維護工作,避免出現系統安全問題,給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工作帶來數據丟失、信息被盜取等風險。
防控籌資風險
首先,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航運企業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籌集過多的資金會導致占用大量資金的問題出現。因此,航運企業要綜合考慮之前使用資金的經常性余額、數額、項目需求,以及未來所需要的資金總額等情況,合理分配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將資金籌集規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其次,保持資本結構最優化。航運企業要處于保證籌資目標實現以及能夠承受籌資風險的范圍之內,完善資本結構,有效控制資產負債比例。要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事先預測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深入研究進出口市場的變化規律;在利率較高的情況下,要適當減少外部籌集資金的數量,規避財務風險。
最后,保持籌資結構的最佳化。航運企業要從現階段實際財務情況出發,適當調整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比例,如當有較充裕的流動資金時,要適當調整短期負債比例,并調低長期負債比例。當航運企業不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時,可以選擇以借入資本的方式來緩解償還借款的壓力,如可以利用商業信用來降低負債的籌資成本。
防控投資風險
首先,采用靈活多樣的項目投資策略。第一,應用回避風險的方法。充分利用財務決策機制和財務風險識別系統,選擇風險小、盈利高的投資項目,規避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第二,采用分散風險的方法。開展多元化的投資來分散財務風險,這樣可以控制投資風險的范圍。第三,采用轉移風險的方法。由于航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遇到較大的航行風險,所以航運企業可以選擇向保險公司投保,將意外事故風險和船殼險、海損風險等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樣當發生不可預計的航行風險的時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損失。
其次,制定完善的投資決策制度。航運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財務部門、內部控制部門、董事會、風險管理部門共同參與。財務部門負責投資項目計劃書編制和預算編制等;內部控制部門主要負責設計內部控制流程,識別、分析投資項目存在的風險,制定防控風險的有效措施等。只有在各個部門的共同參與下,才能提升投資決策的準確性,規避投資決策帶來的財務風險。
再次,適當調整投資戰略。航運企業要結合航運行情和航運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投資戰略,特別是加強對投資項目規模的調整,這樣才能擴大項目投資的利潤空間。例如在運費上漲期間,航運企業要謹慎進行擴張性的項目投資,加大對干散貨和集裝箱等業務的投資力度,適當增加自有船舶比例;在運費下降期間,航運企業要采用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可以調高租入船舶比例,調低自有船舶比例,這樣才能與自身的航運能力相匹配,避免大量運力閑置的問題出現。
最后,進行多元化投資。航運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不僅要進行縱向產業投資,還要適當投資一些橫向的經濟業務。通過這種投資策略能夠實現互補,平衡投資風險。
防控運營風險
首先,提高回收貨款的速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部分航運企業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在經營上采用賒銷的方式,這會給航運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壞賬損失。因此,航運企業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盤活現有資金,提高回收貨款的速度和水平。航運企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做好事前控制工作,深入調查目前以及潛在客戶的實際信用情況,對不同客戶劃分等級,利用大數據收集客戶服務衍生數據,建立完善的客戶檔案,定期對應收賬款的賬齡進行分析;第二,要在內部設置獨立于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并配備專業的信用管理人員,提醒市場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定期開展應收賬款催收和對賬工作。同時,財務部門、銷售部門要積極參與應收賬款回收工作,在應收賬款管理工作中形成一個相互監督的工作環境,實現業財融合。
其次,提高管理存貨的效率和水平。第一,航運企業要制定適當的存貨盤點制度,具體要明確盤點的時間、方式、范圍等,在執行過程中,要注重盤點計劃的詳細性,做好盤點人員安排工作,有序擺放存貨,完整記錄盤點情況,及時處理盤虧、盤盈;第二,航運企業在采購時要綜合考慮所購商品的有效期、滯銷期限等,合理確定企業安全庫存量,針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物資建立完善的退換貨機制,在滿足下游客戶供貨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存貨質量,降低“兩金”占用成本。
航運企業由于在經營上具有投資金額大、周期長的特點,所以會受到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航運企業要想保證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需要在內部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通過體系來識別、預測、防控財務風險,減少財務風險給航運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航運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