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潔 白智江 秦治勇 劉定菊 楊再學
余慶縣植保植檢站,貴州 余慶 564400
農民田間學校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和倡導的一種自上而下組織開展的,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的農民培訓方式[1]。推廣應用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方式,是破解我國農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難題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我國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農業技術培訓方式[2-3]。這種培訓方式在貴州省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明顯的培訓成效[4-6]。余慶縣從2018 年開始,每年都在不同的村舉辦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大力宣傳鼠害綠色防控技術。2018—2021年,該縣7個鎮先后舉辦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12間,得到了農民學員的充分認可[7-8]。2022—2023年,在貴州省農田鼠害研究協作組的指導下,依托遵義市首批市級人才基地建設項目、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貴州省農區監測防治協作項目、貴州省“揭榜掛帥”項目(糧食作物鼠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余慶縣“揭榜掛帥”鼠害防治團隊成功組建并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宣傳培訓,先后在2 個村舉辦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2 間,取得了明顯的培訓效果。筆者對2022—2023年貴州省余慶縣2間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效果進行分析,旨在總結農民田間學校培訓經驗,為今后舉辦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提供可借鑒的工作經驗。
余慶縣每年會選擇在不同的鎮、村舉辦農民田間學校,2022 年選擇在大烏江鎮紅渡村舉辦,2023 年選擇在白泥鎮下里社區舉辦。所選擇的2 個村常年鼠害發生較為嚴重,農民對滅鼠技術的需求均較為迫切。
學員自愿參加農民田間學校培訓。當地村委會負責學員招生和組織工作,要求參訓學員年齡為20~60 歲,擁有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優先選擇村干部、種植大戶、農村能人等。每間農民田間學校固定學員為30 人,2 間學校共培訓農民學員60人,學員平均年齡為45歲。其中,40歲及以下學員20人,占總學員數的33.34%;41~50 歲有17 人,占28.33%;51~60歲有23人,占38.33%。男學員32人,女學員28人。在參訓學員中,初中學歷40人,占66.67%;高中及以上學歷20 人,占33.33%。學員以漢族為主,共59 人,占98.33%;土家族1人,占1.67%。
按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的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培訓方式進行培訓,將室內理論知識培訓與田間實際操作培訓相結合。每間農民田間學校培訓2~3 次,每次培訓時間為3 h。每次培訓時,將30 名學員分為6 個小組,每個小組學員5 名(由小組學員選擇1 名學員任組長,負責小組培訓管理工作),所有活動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統一按照貴州省農田鼠害研究協作組制訂的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培訓課程表進行培訓,主要講解鼠類基礎知識,開展鼠夾滅鼠、鼠籠滅鼠、粘鼠板滅鼠技術及實際操作培訓,介紹毒餌站滅鼠技術、圍欄陷阱法(Trap-Barrier System,TBS)滅鼠技術,展示不同類型毒餌站、滅鼠器械和藥物,參觀毒餌站滅鼠、TBS 滅鼠示范現場,學習毒餌站制作、安裝等技能。
結合實施省級“揭榜掛帥”項目,組建余慶縣“揭榜掛帥”鼠害防治團隊,具體負責農民田間學校培訓工作。培訓教師共8 名,其中正高職稱1 名、副高職稱1 名、中級職稱5 名、初級職稱1 名。培訓教師業務能力強,培訓經驗豐富,有1 名是農民田間學校輔導員培訓專家,有4 名獲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華代表處、貴州省植保植檢站頒發的200 個學時培訓結業證書,有3 名為鼠害防治團隊成員。在培訓中,培訓教師各司其職,分工合作。
采用票箱法對2022—2023 年余慶縣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60 名學員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 所示。由表1可知,訓前學員測試題正確率為76.50%,訓后學員測試題正確率為93.83%,正確率提高了17.33 個百分點。按照不同類型測試題正確率統計,訓后學員對鼠害防控意識、對傳統防控技術掌握程度、對新型防控技術了解程度及農業環保意識4 種類型測試題的正確率分別提高了12.22、25.00、9.43、26.67 個百分點(見圖1)。

圖1 余慶縣2022—2023年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不同測試題類型訓前訓后測試結果
在培訓結束時,按照優秀、良好、較差3 個評價等級進行學員滿意度測評。對2022—2023 年余慶縣2間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60 名學員進行滿意度測評,結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學校學員優秀、良好評價達100%,其中優秀評價占99.33%,良好評價占0.67%,無較差評價。按照不同測評項目分類統計,培訓學員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授課老師、組織情況4 個測評項目的優秀評價均為100%;對成果指導農戶情況優秀評價為96.67%,良好評價為3.33%(見表3)。由此可見,學員對農民田間學校培訓工作非常認可。

表2 2022—2023年余慶縣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滿意度測評結果

表3 2022—2023年余慶縣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不同測評項目滿意度測評結果
對2022—2023年余慶縣2間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開辦之前、實施過程、后期共42 項質量控制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2間學校“是”的質量控制指標累計74 項,占比88.10%;“否”的質量控制指標累計10項,占比11.90%。從培訓活動時間來看,開辦之前、實施過程、后期“是”的質量控制指標占比分別為93.75%、84.21%、85.71%,“否”的質量控制指標占比分別為6.25%、15.79%、14.29%。這說明在今后舉辦農民田間學校工作中,仍有部分培訓內容和項目需要進一步完善。

圖2 余慶縣2022—2023年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質量控制指標調查結果
在談論培訓收獲和感受時,有學員希望經常參與這樣的培訓;有學員認為,這種相互交流、參與式的培訓方式很好,課堂生動活潑;有學員認為,認識到了滅鼠的重要性,掌握了滅鼠的知識和方法。
筆者通過分析2022—2023年余慶縣2間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情況,得出以下結論。①培訓后學員滅鼠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測試題正確率平均提高17.33個百分點。②學校學員優秀、良好評價達100%,其中優秀評價占99.33%,良好評價占0.67%,無較差評價。③“是”的質量控制指標占比為88.10%。由此可見,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效果明顯,得到農民學員的充分認可,特別是參與式、互動式、體驗式培訓方式深受學員的歡迎。
2 年的培訓實踐證明,舉辦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是促使科學滅鼠技術進村入戶、下田落地較為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在培訓過程中,讓每位培訓學員都有上臺發言的機會,提高了學員的表達能力;創新增加的學員互動游戲和滅鼠技能競賽活動,增強了學員的團隊協作意識。這種寓教于樂、以樂促學的鼠害防治農民田間學校培訓形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