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晟
小學中年級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以整本書為基礎設計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將整本書分解為碎片化的閱讀內容,忽視了學生對整體故事情節的把握和理解。而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新能力。基于此,筆者以白話文版《西游記》為例,探索這種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為教師提供相關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進一步促進小學生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的發展。
一、小學中年級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的作用
小學中年級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具有以下五點作用。
一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教師運用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閱讀完整的圖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和故事主題,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提供了多樣化的任務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和繪本創作等,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享受閱讀過程中的樂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共同閱讀一本書,并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如討論、分析和表達等,能夠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提高表達能力。
四是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和表達。在任務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繪本創作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行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時常常選擇具有文化價值和人文內涵的經典名著作為教學內容,如《西游記》《紅樓夢》。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人文關懷意識,還能夠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價值,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將《西游記》應用于小學中年級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的原因
《西游記》作為我國的一部經典文學著作,契合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首先,小學中年級學生往往對英雄傳奇具有濃厚的興趣。《西游記》正是一部富有幻想元素的奇幻小說,其中包括了神仙、妖怪等元素,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其次,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逐漸發展,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西游記》中的故事情節錯綜復雜,人物形象豐滿,且涉及人性探索、善惡辨析、成長探索等主題,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隨著學生認知能力的逐步提高,他們能夠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故事中的復雜情節和深層含義。最后,《西游記》作為一部綜合性的著作,涉及文學、歷史、道德等多個學科的內容。通過整本書閱讀任務群學習,學生能夠在閱讀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知識和社會倫理等多方面知識,提升學科綜合素養。
三、以《西游記》為例開展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的策略
(一)設計預習任務
通過合理設計預習任務,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和思考書中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在開展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一章或幾章的內容,厘清故事的大致脈絡,熟悉主要人物及其特點,讓學生提前了解《西游記》的背景和故事情節,并啟發學生思考。接著,教師可以根據每章的情節和主題特點,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繼續啟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最后,教師要定期查閱學生的預習筆記和思考記錄,在課堂上給予適當的評價和反饋,并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想,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西游記》的理解。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予以解答,幫助學生消除閱讀障礙,使他們更好地參與整本書閱讀活動。
(二)分組朗讀和解讀
分組朗讀和解讀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教學策略,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閱讀實踐和理解文本的機會,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與理解能力。
1.確定分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興趣,將他們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使得每個小組的成員能夠相互配合。教師還可以考慮將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與閱讀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搭配,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學習。
2.制定閱讀任務。教師可以將《西游記》劃分為若干部分,每個小組負責閱讀一部分。接著,教師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連貫性和復雜度進行劃分,逐步加大難度,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比如,第一小組負責第一回至第十回,第二小組負責第十一回至第二十回,依此類推。同時,教師可以在每個小組內指定一名學生擔任小組長,讓其負責安排管理小組的閱讀進度,并組織組員進行討論。
3.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解讀文本。在朗讀之前,教師可以先介紹一些關鍵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然后,教師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朗讀,讓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參與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并鼓勵學生互相提問、解讀難詞。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注重對難點詞語和情節的解讀。
4.總結和反思。在分組朗讀和解讀活動結束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總結和反思,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體會和收獲,并總結出閱讀策略和解讀技巧。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正面的反饋和鼓勵,激發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加深學生對《西游記》這部小說的理解和認識。
(三)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
情景模擬是指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其中扮演角色、模擬真實場景,并進行相關的對話和活動。角色扮演是指學生扮演小說中的角色,通過模仿和表演,理解文本中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并進行相應的交流和討論。在《西游記》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西游記》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西游記》的理解。
1.選擇關鍵情節進行情景模擬。教師可以選取小說中的一些關鍵情節,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創設相應的情境,并邀請學生參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計角色扮演的任務,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讓學生之間進行對話和互動。
2.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對話和交流,討論角色的感受、行為動機和情節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進行角色轉換和演繹。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不同時間點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成長和轉變。例如,讓某名學生先扮演小白龍,并在后續情節中扮演紅孩兒,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
4.分析角色心理活動和沖突。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動和沖突,并讓他們在角色扮演中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性和小說情節的內涵。
(四)圖文互補和思維導圖
可以將圖文互補和思維導圖應用于《西游記》的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這一策略通過結合圖像和文字,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內容,整理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
1.圖像呈現關鍵場景和人物形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圖片或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呈現小說中的關鍵場景和人物形象,從而幫助學生形象地了解故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繪制思維導圖整理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重要的人物、事件、情節按照邏輯關系進行歸納和概括。教師要根據小說的章節和內容,帶領學生繪制層次清晰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的結構和主題。
3.圖文互補進行文本解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圖文互補的方式,將文字描述和圖像表達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細節。例如,在講解某個情節或人物時,教師可以用圖像展示相關的情節和場景,并配以文字解讀,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4.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在開展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由每個小組負責整理一部分內容的思維導圖,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分享,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加深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
(五)課外擴展活動拓寬知識面
課外擴展活動是指在學校課程之外,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1.觀看戲劇演出。教師可以邀請學生觀看以《西游記》為題材的戲劇演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音樂表達,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理解能力。
2.書法和繪畫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書法和繪畫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創作表達對《西游記》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寫下故事中的經典詩句或者繪制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從而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
3.參與相關手工制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手工制作,如制作紙雕人物、剪紙和藝術手工人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西游記》中的文化元素和人物形象,從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西游記》故事情節和傳統文化的認知。
4.舉辦演講比賽和小作品展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與《西游記》相關的演講比賽和小作品展示,鼓勵學生分享對故事的理解,讓學生自由表達對書中情節、人物的理解和思考,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六)創意表達和小說改寫
創意表達和小說改寫是指鼓勵學生進行創意性的表達,將小說內容進行改寫,旨在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繪畫等藝術形式,表達學生對小說中場景、人物的想象。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場景或角色進行繪制,并要求他們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文本中情感的理解。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說改寫活動,由每個小組負責改寫小說中的一個章節或情節,合理地對故事情節進行改編,以呈現不同的創意和觀點。
結語
教師通過引入和實踐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本文中,筆者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進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對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實踐,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