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圍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了重大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企業作為國有企業排頭兵,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把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一項全局性、戰略性、引領性重大任務來抓,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針對如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16字標準”為中央企業加快世界一流企業指明了方向。在戰略層面,要落實好16字要求。產品卓越,就是要提升企業核心實力,讓“世界一流”立得住。品牌卓著,就是要提升企業影響力,讓“世界一流”走得遠。創新領先,就是要提升企業創新力,讓“世界一流”走在前。治理現代,就是提升企業保障力,讓“世界一流”走得穩。在戰術層面,要從加強黨的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入手,加強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第一,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旗幟鮮明地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為我們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部國有企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完善黨對國有企業領導體制機制的歷史。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明確指出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必須堅持的根本遵循。7年來,中央企業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層層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企業的政治生態實現了根本性好轉,取得了六個方面的成效:一是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定自覺。二是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實現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三是培養了一批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企業領導人員。四是黨建基層基礎得到全面夯實。五是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六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黨的二十大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了重大部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要突出一個主題,抓實五個重點。一個主題就是突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著力構建與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相銜接、與企業改革發展中心任務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格局,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政治保證。抓實五個重點是抓實組織、抓實隊伍、抓實全面從嚴治黨、抓實責任、抓實宣傳思想。
第二,堅定不移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從“一窮二白”到“風景這邊獨好”,從“現代化的遲到國”到“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特別是新時代十年非凡成就都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燈火”之中。這個過程中,中央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為建立、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頂梁柱”“壓艙石”作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央企業要以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為引領,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為將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更大力量。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全面貫徹“兩個一以貫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國有企業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國有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顯成效。過去3年,中央企業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退出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全面完成“兩非”“兩資”清退任務,以市場化的方式盤活存量資產3067億元、增值234億元;在戰略性新興領域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營業收入占比超過了35%,實現了新舊更迭、促進了動能轉換,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改革行動中,一批老國企煥發新生機、迸發新活力,一批新國企破土而出、茁壯成長,踏上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專門部署了深化國資改革,中央企業要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要加快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要分層分類、動態優化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清單,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要加快健全有利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打造創新型國有企業。
第三,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戰略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以科技現代化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從提出“四個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科技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戰略方針和謀劃部署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中央企業作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要下大力氣推進科技創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我國成功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新時代的十年,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實力全面提高,累計研發經費投入約6.2萬億元,超過全國1/3;累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814項,占全國同類獎項36.1%,專利數量和質量位居全球同行業領先水平。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出的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衛星導航、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等重大成果,都是中央企業主導或者參與研制。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縱深演進,科技創新已成為百年變局的關鍵變量。中央企業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好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作用,奮力打造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先行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主陣地、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地。要在“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在提高科技研發投入產出效率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在增強創新體系效能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在建設創新人才隊伍上實現新突破。
第四,堅定不移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生態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報告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使綠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牢牢把握結構綠色優化這個“牛鼻子”,推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完善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綠色發展。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不斷取得新成效,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良最快的國家。2012年至2022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在此過程中,中央企業始終是走在綠色發展之路上的排頭兵,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過50%。不斷提升清潔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綠色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正確方向,也是中央企業發展題中應有之義,關乎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雙碳目標”任務艱巨,中央企業要創新綠色低碳技術,打造智慧化、清潔化綠色工廠;要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提供共享出行、循環利用的綠色產品服務;要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中,馳而不息踐行和推廣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續寫中央企業綠色發展新篇章。
第五,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根本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始終與人民需要緊密結合。中央企業作為黨和國家重要的執政基礎,在保障民生、服務社會等承擔著重要責任,必須堅定不移走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之路,努力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不僅體現在高水平的經濟價值創造,還體現在要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踐中,中央企業在完善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充實穩定社保基金、上繳收益稅收、助力鄉村振興、落實“六保”“六穩”等方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改革發展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發展理念。10年來,中央企業上繳稅費約占全國稅收收入的1/7,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資本1.21萬億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22)》顯示,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連續14年領先于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戰中,國資央企累計投入和引進各類幫扶資金超千億元,派出掛職扶貧干部3.7萬人,定點幫扶的24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到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再上新臺階,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全體人民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中央企業要堅定不移通過價值創造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增加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鄭重交出一份讓人民看得到、過得好、評價高的滿意答卷。
中國式現代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中央企業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穩中求進、奮發有為,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歷史自覺、戰略主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再造新優勢,催生新動能,開創新局面,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譜寫央企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