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風送爽,桂子飄香。中秋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看花燈。對蘇州黎里人來說,中秋還有一個江南乃至全國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節目,這就是綿延六七百年的中秋顯寶。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黎里古鎮照例舉辦中秋顯寶活動,曬曬江南古鎮家底,鑒賞歷史文化藝術,切磋收藏心得。
這次的中秋顯寶規模不大,不過內容豐富,富有特色,精彩紛呈。出席會議的主要人員有蘇州市黎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龐海燕女士,蘇州昆曲遺產搶救保護促進會會長、蘇州逸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南古鎮保護專家耿明先生。央視九套攝制組正好在江南古鎮,專門抽時間為中秋顯寶拍攝了紀錄片。中秋顯寶的主角是長三角地區的顯寶嘉賓,其中,黎里古鎮最多,主要有張森、查文榮、沈幼春、宋健爾、朱國華、朱伯莊、金曉東、王達康、李海珉等10多人,其他還有蘇州何錚,同里龐昌榮,蘆墟鄭冰、高成,平望阮衛華,浙江嘉善張興林,上海黃浦區徐堅,上海松江區周萬松,上海金山區張衛東等。
龐海燕在致辭中說,黎里古鎮的中秋顯寶風俗始于元代,是城隍廟會中的一個節目,明代成型,清代至民國走向鼎盛。這次的主題是書法、繪畫、篆刻和文房四寶。
中秋顯寶是個良俗。在沒有博物館、藝術館的時代,客觀上起到了收藏、交流、鑒賞文物的作用,激發了黎里民間的藝術創作和文物收藏,尤其是在書法、繪畫、篆刻及眾多工藝美術領域。顯寶活動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斷,2010年,吳江檔案局率先恢復中秋顯寶,黎里古鎮不少收藏者積極參與。2014年,黎里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行列,中秋顯寶成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定了中秋顯寶非遺傳承人。同年,中秋顯寶在黎里古鎮正式啟動,到今年正好十個年頭。
顯寶節目的重頭戲是曬寶、夸寶,各路顯寶人一一介紹寶物的特色、價值及來龍去脈。汾湖收藏家協會秘書長鄭一冰,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蘇州徐悲鴻藝術館館長何錚,黎里資深收藏家、吳江區黎里鎮沁言文化傳播中心總經理張森,蘇州逸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南古鎮研究專家耿明,中秋顯寶傳承人李海珉,進行了鑒賞、點評。
與會者達成共識,大家都有義務、有責任把中秋顯寶打造成為黎里古鎮的一張名片和長三角的知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