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于海軍

誠信是直播帶貨的生命線,沒有信譽打底,再巧舌如簧也終將被消費者摒棄。
“95后”的老傅,那張娃娃臉怎么看都和“老”不沾邊。因為他直播時掌控能力強,加上涉足直播領域多年,大家這么稱呼,更多是對資深人士的尊稱。
老傅是帶貨主播助理,對于“直播捧哏”“電商捧哏”這些稱呼,老傅并不反感。在他眼中,跟主播打配合,不比說相聲的捧哏輕松多少。
今年“雙十一”大促期間,各平臺直播間內火藥味很濃,除了邀請大咖助陣、低價引流,像老傅這樣的崗位也成了除主播之外的標配。
據《202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37853億元,同比增長4.89%。其中,直播電商方面,市場規模已達3.5萬億元,同比增長48.21%。
作為帶貨控場的“氣氛組”,“直播捧哏”借與主播的互動營造直播間火爆的氛圍,適當添加一些價低、緊張的“佐料”,促進消費者下單完成交易。
“沒錯”“要了”“上鏈接”,這是網友們總結的捧哏“三字真經”,掌握了這些就是一名合格“直播捧哏”了。
說起來容易,操作中可沒那么簡單。“每一行都有自己的門道,捧也得捧得明白,掌握火候,控制節奏,看準時機。什么時候講什么,什么時候閉嘴,遇到突發狀況如何救場,這里都是門道。不大能說清楚。”老傅說。
老傅舉例,今年五一期間,他配合某網紅主播帶貨一款洗漱用品,在介紹產品過程中口誤將產品規格弄錯,短時間大量流量涌進來,如果不及時救場,可能會損失慘重。老傅及時拿起手中的話筒做補充提示,強調產品有不同規格,請顧客注意最后下單金額。
老傅說:“這個工作一點也不比主播清閑,我們要對產品一清二楚,關鍵時刻能掌控局面。”
像老傅一樣,做“直播捧哏”這個工作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在大家熟知的招聘網站上,都有這一崗位的招聘信息,多數以場控、主播助理的名稱標注。
孫琪是兩個月前加入廣州某直播團隊的,她大學學市場營銷,用她自己的話說算是專業對口。“很喜歡這份工作,收入每月8000元左右,公司環境不錯,偶爾加班。”孫琪說。
對于資深“直播捧哏”的老傅來說,他的工作更像是駕校的教練。“你們看的是一場場直播賣貨,我看的是背后的數據變化和未來趨勢。”老傅表示,每一場他都會觀察流量和數據變化,在總結中改進,尋求進步。
家住北京通州的田女士是個網購達人,不過她卻很少在直播間的吆喝聲中下單。
“不知道為什么,我不是很喜歡這種網購環境。‘家人們’‘老鐵們’‘手慢無’,主播總是給大家制造一種‘不買就虧大了’的假象,很容易就沖動消費。”田女士說。
事實上,田女士道出了不少消費者的心聲。“有的時候主播們太夸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心里也有數,低價也好,贈品也罷,商家怎么會做賠錢買賣呢。”在北京朝陽某服裝店購物的陳先生說。
“其實,主播們認認真真賣東西就行了,別動那么多歪心思,別搞那么多話術、套路和心理暗示。”河南鄭州上班族李伊楠說。
作為直播中的場控,負責把控直播節奏,“直播捧哏”十分熟悉貨品詳情和直播流程,如果他們營造出不真實的瘋搶氛圍,則可能涉及誤導消費者甚至侵犯消費者權益。
《民生周刊》記者查詢法律條款發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明確,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價格法第十四條也明確,經營者不得有若干不正當價格行為,其中一種不正當價格行為是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云南昆明順衡律師事務所律師柴艷表示,直播帶貨中營造出虛假的瘋搶氛圍誤導消費者,致使其做出不理性購買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如果在銷售數字上夸大宣傳,變相蒙蔽消費者,則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
柴艷強調,配合主播演出的助理、助播或“捧哏”,作為直播間團隊的一員,若發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欺騙、誤導消費者,與帶貨主播共擔相應法律責任。要吃“捧哏”這碗飯,得守規矩,別碰法律紅線。
不同于傳統網購,在直播間,消費者基于對主播的認可,容易在氛圍烘托下沖動消費。調查顯示,超過60%的消費者在直播過程中,確實因沖動而產生非預期購物行為。
在“電商捧哏”的營銷下,容易營造出失真的消費場景。消費者看不到真實的庫存、下單情況,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也折射出直播電商發展還不規范。
老傅坦言,直播電商雖然沖動消費特征明顯,但專門用托兒來忽悠消費者,追求短期的成交量,換來的可能是居高不下的退貨率。
“我想,眼光長遠些的主播和平臺工作人員,都會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畢竟不是做一錘子買賣,對吧。”老傅說。
老傅認為,與其花里胡哨地做表面文章,不如在產品和服務上深耕,對消費者坦誠相待,換來的必然是社會的尊重和良好的信譽。
不可否認,誠信是直播帶貨的生命線,沒有信譽打底,再巧舌如簧也終將被消費者摒棄。
廣州某電商平臺負責人宋陽坦言,如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直播商家如果為了流量突破底線失去信譽,那離被消費者拋棄的日子就不遠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才是直播帶貨的經營之道。
宋陽建議,相關部門要積極維護好市場秩序,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對違法侵權行為絕不能容忍。此外,消費者在購買前最好做到貨比三家,對價格和質量做到心中有數,避免沖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