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晶 徐亭亭 陶薈羽



故事背景
在南通有一條濠河,它作為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護城河之一,全長10公里,整個濠河曲曲折折、迂回激蕩,呈倒置的葫蘆形狀環抱著老城區。我們幼兒園也位于老城區內,距離最近的濠河僅500米左右。說起濠河,孩子們興趣甚濃:“我和爸爸看到濠河里跳出過一條大魚呢!”“我在濠河邊散步時看到河里有人游泳?!薄昂推綐蛳旅娴臉蚨纯梢宰呷四?!”舜舜聽到大家的話,好奇地問:“濠河有多長呢?”有人說:“濠河很長很長,要坐龍舟游很長時間?!币灿腥苏f:“沒有多長,我聽說濠河長得就像媽媽的項鏈一樣,走一圈就到了?!边@兩種不同的聲音讓大家疑惑起來:究竟誰說得對呢?
這時,有孩子說:“那我們走一圈不就知道了,看看要走多長時間!”這個提議為孩子們提供了解決方案,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粗⒆觽儗﹀┖优d趣濃厚,經過審議,我們決定與孩子們來一場毅行濠河之旅,一起用雙腳丈量家鄉河。
濠河與六橋
由濠河圍繞的老城區是南通城目前最為繁華的區域,從老城區往外發展,在濠河上架橋通路便成了必然。目前,濠河上已經架設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橋,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六橋。它們分別位于老城區的四個方向,對應了護城河上的四座橋:東門——友誼橋,西門——和平橋,南門——長橋,北城腳——北濠橋。除此之外,還包括往南方向的兩座跨越護城河的橋:長橋之西的文化宮橋和長橋之東的人民公園橋(簡稱公園橋)。可見,老城區便被濠河上的六座橋“圍”起來了,南通人所說的“六橋之里”,指的就是濠河包圍的這片區域。
我們的幼兒園在老城區內,孩子們每天上學都會經過各種橋,六橋不僅是南通的城市名片,更是我們幼兒園課程資源建設的重要來源。要用腳步丈量濠河,那么勢必要對六橋有所了解。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對六橋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片面的認識和感官上,對六橋承載的功能和文化底蘊缺乏足夠認識。于是,我們便邀請家長利用放學和周末時間,一邊收集家里有關六橋的舊照片,一邊帶上調查表和孩子們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感受濠河的歷史底蘊,領略六橋之美,并記錄下走六橋的感受和發現。
到了分享日,孩子們帶著調查表,說起各自的收獲。
多多:我知道濠河是古時候的護城河,古時候的人也從這六座橋上進進出出。
小恐龍:我奶奶說,她小時候,北濠橋鋪的都是木板,從木板的縫縫里還能看到橋下的水。
沐沐:我知道長橋原來是用木頭做的,后來換成了石頭,再后來有日本人要來打南通,又換成了木頭的,等壞人被趕走了再換回了石頭橋。
天天:我找到一張和平橋的老照片,它以前是一座吊橋。
家歆:我覺得雖然長橋的名字叫長橋,但一點兒也不長。
澤澤:我喜歡文化拱橋,橋下面的倒三角形狀很好看。
丁?。何蚁矚g公園橋,我還知道最早的公園橋是張謇造的。
可可:北濠橋很大、很長、很漂亮。
……
這六座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通城的歷史變遷,孩子們通過搜集老照片、實地走訪和相互交流,不僅對六橋過去和現在的樣子有了更具體的了解,也知道了有關六橋的歷史、地理位置、長度及建筑特點。
毅行濠河的起點應該在哪里?
有了對六橋的了解,孩子們圍繞毅行濠河的起點爭論了起來。欣欣說:“我想從北濠橋走,從我家下樓往前走就是北濠橋?!蓖炼拐f:“我住在環西廣場,這邊有文化宮橋?!鞭群f:“我喜歡長橋,我想從長橋走?!薄⒆觽兊某霭l點大都是從自己的喜好、是否方便出行考慮,觀點一時之間難以統一,討論聲也越來越大。注意到這一問題,我請孩子們圍繞毅行起點的話題探討起來。與他們自由談論不同的是:我請孩子們在分享自己想法的同時,也要將選擇該起點的優點一并說明。經過一番討論,我們將每人的發言做了歸納和合并,最后通過舉手表決,做出統計(見下表)。
由于前期孩子們已經走訪過六橋,對六橋的地理位置及文化也有了一定了解,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在選擇起點時也有意識地結合六橋的特點和便利之處考慮起來。討論結束后,我出示了一張六橋分布圖,展示出濠河環繞著的南通老城區,它形如葫蘆、宛如珠鏈,而六橋恰好串聯其中。孩子們仔細觀察六橋的位置及周邊建筑特點后,發現文化宮橋緊鄰環西廣場、視野開闊,足夠容納很多人,這里還有南通的地標建筑——電視塔,大家非常熟悉且便于聚集,很適合作為毅行濠河的起點。從起點出發,沿濠河逆時針行進,還能避免多個車流量較大的十字路口。自然地,我們的毅行路線也確定了下來:文化宮橋→長橋→公園橋→友誼橋→北濠橋→和平橋。
我想有張毅行地圖
制訂好毅行路線后,孩子們看著我手里的六橋地圖,說:“老師,我和媽媽出去玩的時候會看地圖導航,我們行走濠河有地圖嗎?”鬧鬧跟著說:“對呀,有了地圖就不會迷路了?!薄暗貓D應該怎么做?”在這一問題的啟發下,大家對著六橋地圖仔細觀察起來。
妙妙:這是鐘樓廣場,我奶奶天天在那兒跳廣場舞。
家懿:看,這是電視塔,就在幼兒園旁邊。
朵朵:我們幼兒園在哪兒呢,我怎么找不到。
小菠蘿:這里好像是人民公園吧!
朱沐:我都看不見橋在哪里。
文翰:是呀,要是有一張小朋友的地圖就好了。
我拿來的地圖上面承載的信息過多,對孩子們尋找行走路線的關鍵信息造成了一定干擾和困難,而文翰的話似乎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那么,想要做一張屬于小朋友的地圖,上面應該畫哪些內容呢?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設計出一份調查表,并決定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答案。
到了周末,孩子們滿懷好奇,和爸爸媽媽觀察起身邊的地圖,有的還通過上網搜索資料和去圖書館查閱相關圖書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地圖的功能。通過調查,孩子們知道了地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而且地圖也有不同種類,如導游圖、平面圖等。孩子們還注意到地圖上的起點、終點、比例尺等。了解地圖所具備的要素后,大家決定分組做一張毅行濠河的專屬地圖。
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這次出行的專屬地圖上需要有一些標志性的建筑物,方便大家分辨方向和距離。鐘樓這一濠河邊上的標志性建筑物便進入孩子們的討論范圍,而且它離幼兒園不遠,十分方便孩子們前去觀摩寫生。大家準備好紙筆后,便來到鐘樓廣場前描畫起來。
孩子們分散在不同區域,對著鐘樓認真畫著。不一會兒,人群中出現討論的聲音,嘉逸看了看苗苗的畫,又對比了自己的畫,說:“我畫的是鐘樓,你畫的什么?”苗苗也肯定地說:“我畫的也是鐘樓呀!”嘉逸看了看兩人的畫,說:“可是我們怎么畫的不一樣?我的(鐘樓)這么胖,你的好瘦好瘦。”苗苗繼續說道:“我畫的就是鐘樓,肯定是你畫錯了?!眱蓚€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時,一旁的沐沐接過苗苗的畫,舉起來對著鐘樓一陣比畫:“看,苗苗畫的跟鐘樓一模一樣。”嘉逸伸過頭來也瞧了瞧,先是皺皺眉頭,忽然眼睛一亮,趕緊拉著苗苗跑到鐘樓的正前方,也舉起自己的畫說:“你看,跟我的也一模一樣?!币慌缘你邈逭f:“你們倆畫的都像,都對?!比齻€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對對,我們都對?!泵缑缯f:“我們再到后面去看看吧,再畫一張不一樣的鐘樓。”“好!”三個人一拍即合,笑著跑走了。
經過這一小插曲,孩子們的合作也愈加默契。最終,在各小組的協作下,孩子們在地圖上都標注好了起點、終點、行進路線和一些標志性的建筑物,屬于毅行濠河的專屬地圖很快就做好了。
美麗的濠河,我們來啦!
隨著孩子們各項準備的結束,距離毅行濠河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這段時間,老師們也為這次活動做好了充足準備。一方面,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我們經過前期踩點,在每座橋都設了打卡點,請家長志愿者為前來的孩子們蓋章紀念,記錄行走的足跡。
終于,孩子們盼來了毅行濠河的日子。這一天,在園長致辭后,孩子們和家長們一起小手拉大手、精神抖擻地出發了。本次徒步全程5公里,過程中,孩子們興奮地漫步在綠道上,呼吸著晨間草木的清新氣息,欣欣忍不住說:“濠河真美呀,我太喜歡這樣的活動了?!鞭群f:“我一點也不累,下周我們還來毅行濠河?!睍鴵P指著濠河不遠處的一艘船,激動地說:“老師,上周我和爸爸還來劃龍舟呢!”……孩子們激動地分享著行走濠河的感受和見聞,似乎忘記了疲憊。人群中時而傳來一陣陣歡快的歌聲,時而傳來一連串鼓勁的加油聲……
行走濠河對中班的孩子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整個過程中,大家一起加油、一起鼓勁。每成功到達一處蓋章點,孩子們似乎又充滿了活力,紛紛迫不及待地拿出手冊請家長志愿者蓋章,別提多自豪了!經過兩小時的時間,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全部順利地走完了全程5公里。最后,孩子們在終點收獲了一枚枚金燦燦的獎牌,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親子毅行濠河的活動中,孩子們和爸爸媽媽攜手并肩,一同探尋六橋的故事,用腳步丈量濠河,欣賞、感受濠河的美景,進一步體會到了家鄉南通的文化和歷史。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多成長的力量,認識到自己可以堅持、完整地做完一件困難的事,擁有更多勇氣和自信去面對未知的挑戰!
教師的話
濠河不僅是南通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存在。在我們看來,孩子不是文化的被動接受者,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注意到孩子們對濠河的觀察和興趣,我們主張在真實的文化情境中展開探索和思考,由此衍生了走訪六橋、了解六橋文化、毅行濠河等活動。孩子們在與自然、社會環境的互動和對話中,深入了解了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一方面,促進了南通文化的流傳與創生;另一方面,通過多方位的了解,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對家鄉濠河產生了熱愛之情,對家鄉文化的理解和歸屬感得以加深。
活動過程中,我們始終將情感體驗貫穿其中,讓家鄉情愫在孩子們的心底扎根。這一次濠河之旅,不僅是對孩子們堅持、毅力等品質的考驗,也是對他們關注并探索周圍的人、事、物等環境的一種啟發。也許若干年后,孩子們會忘記幼年所獲得的知識,忘記毅行路線怎么走、六橋上雕刻了什么,但一起探索六橋、行走濠河的體驗和情感會一直留存于心,他們將有更多勇氣和力量去愛生活、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