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州市瓷都中學 王明媚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而“綜合探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以綜合探究《貢獻中國智慧》為例,從“綜”“合”“探”“究”四方面探究,更好發揮教材“綜合探究”的教學價值,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讀本》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功能。
“新課標”指出:“進一步精選學科內容,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學科大概念作為居于學科中心、構成學科骨架、反映學科特征的概念,是高中思政教材編制的重要基石,也是各單元“綜合探究”的關鍵內核。
體系綜攝。以綜合探究《貢獻中國智慧》為例,圍繞學科大概念“特色大國外交”,建構單元知識體系: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背景、特色大國外交內容、中國貢獻了哪些智慧和可行方案及世界意義,通過“綜”“合”“探”“究”,拓展學生國際大視野,加深理解習近平新時代外交思想。
理論綜述。 本單元內容體現的是習近平新時代大國外交思想,而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全面判斷國際形勢走向和我國所處歷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旗幟鮮明地回答了中國應當推動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構建什么樣的國際關系,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外交、怎樣辦好新時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外交思想,為新時代在中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議題綜覽。 在《貢獻中國智慧》課例中,設置總議題“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什么可行”統領課堂活動教學,以習近平主席的三個時代之問“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世界向何處去?”作為三個子議題為主線整合資源,使課程內容結構化,推進單元知識自主“探學”,實現核心價值“深究”培塑,領悟習近平外交思想貢獻的中國智慧、彰顯的大國擔當和大國領袖的思想偉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學會從學科大概念高度,提升“綜合探究”中習近平新思想的教學意蘊,從而實現整個單元內容的知識增效、鑄魂育人。
從課程形態看“大思政課”是激發使命擔當的時代大課,是指導當代青年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的實踐大課,是運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青年頭腦的理論大課。
時政融合。 新課標”指出,“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密切關注當前社會變革和實踐創新中的新挑戰、新問題”。思政課教學應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進教學內容緊跟社會大勢,適當設置各種時政融合探學活動。
在本課例中,將二十大精神融合思政課堂中,講深、講實單元大觀點、大概念,從理論高度讓學生接受習近平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
資源整合。 課前請同學自主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部分重要內容,學習《習近平新思想(學生讀本)》(高中)第8 講。
路徑聚合。 對單元綜合探究開展議題式活動教學,基本上遵循“課堂議題化、議題情境化、情境活動化、活動結構化”,有效實現綜合探究目標、內容、活動、路徑的無縫聚合。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致力把思政課上成體悟新思想的理論大課、洞察歷史規律的視野大課,展示中國成就的實踐大課,樹立理想信念的時代大課。
課程內容活動化是活動型學科課程的鮮明特點。 單元“綜合探究”提供的文本是非連續性的,要緊緊抓住“活動”這一課程核心,通過開展一系列積極的活動實現自主探學、自主思考,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真理之光、思想偉力,實現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凸顯真信認同力,培塑核心素養。
在時政融合中“鑄魂”。 在課例導入環節,通過“學習二十大、誦讀經典(《新思想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讓學生在親歷探學中主動深入學習、領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感悟新思想,用新思想培根鑄魂。
在調研探學中求真。 在議題1探學中設置小組調研,制作展示PPT,培養學生時政素養和社會參與能力。結合對國際時事的分析,解析中國方案(特色大國外交)的時代背景,在歷練中增強認同中國智慧,認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
在自主思辨中增信。 在議題2探學中設置國際論壇,通過中國今昔對比、國際中西對比感悟中國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走得遠,而且走得穩,走得好!以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充分的事實論據說明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可行性及世界意義,加深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之偉力,拓展國際視野。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要善于從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出發,采用思維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方式呈現學科內容,構建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活動型學科課程。
用新思想“鑄魂”。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用新思想鑄魂育人,對單元綜合探究的教學內容進行素養價值深究,從高中生應有的時代擔當出發,以培育具有宏大視野、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在課例中,通過學習二十大、學習《新思想讀本》第8 講,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等,讓學生深刻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感悟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沉浸體驗內化心。在課例中,堅持以學生社會實踐為基礎、以活動型學科課程為框架,精心設置系列活動。學生通過沉浸式體驗活動,不斷深化對新思想的學習,逐步形成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自信和自覺,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思政課教學應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推進教學內容緊跟社會大勢。思政教師須提高政治占位,努力當好具有大格局、大視野、大情懷的大先生,多從“綜”“合”“探”“究”下功夫,聚焦培根鑄魂,涵養學生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推動新思想及《讀本》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