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西區昌平小學 杜鎮材
“聲情教育”就是“聲歡欣,情至親,教快樂,學開心”“聲情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輔助作用,達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快樂學習的目標。為此,筆者在中山市西區昌平小學開展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聲情教育的有效性實驗研究”,實驗研究過程如下: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的選擇是:三(1)班、四(1)、五(1)班為實驗組,三(2)班、四(2)、五(2)班為對照組。
為對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我們對六個班的學生采用了前測與后測。對于實驗班和對照班,采取同樣的問卷調查進行,主要是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測試。老師主要是從個人因素、課堂氛圍狀況、教學方法、評價方式、教材的使用等方面進行訪談。
為全面了解這六個班學生的總體水平,我們發了一份問卷調查表。從前測結果可以看出:這兩組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是,不難看出,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還是比較偏低。
通過對學生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教學內容與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課堂心理環境、管理方式等都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在開展本研究一個學期以后,我們又發了同樣的一份問卷調查表給兩組學生做。從后測的20 項指標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所有指標比前測都進步了。例如,指標第4條英語課堂中,你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鼓勵嗎?選擇“經常”這個選項的,后測比前測提高了40%;第7條上課時你對英語老師提出問題能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嗎?選擇“經常”這個選項的,后測比前測提高了48%;第13 題英語老師講課時,你能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嗎?選擇“經常”這個選項的,后測比前測提高了48%。
1.挖掘并利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聲情教學內涵
首先,要結合教材內容設定相關的聲情教學教育目標。其次,根據教師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需要、狀況、特征等方面,制定課堂教學融合聲情教學的目標。
實驗班采取的做法是:以活動為載體,借助游戲、表演、比賽、調查、討論等多種教學環節,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為出發點,使學生在觀察、體驗、競爭、創造、合作、交流、表演、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2.選擇民主型的英語課堂教學管理模式
對于實驗班,我們要求教師抵制以“壓學生、罰學生、訓學生”為主的課堂管理觀念和方式,全面實施民主化管理,以積極的引導和鼓勵為主,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
1.教師方面
(1)通過本研究,提高了全體實驗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研究組成員在不斷開展課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撰寫了多篇優質的論文和教學案例,并匯編成了論文集和案例集。
(2)通過研究推進課程改革,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學校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發展。
2.學生方面
(1)經過調查和測試,成績普遍提高。研究后期,我們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心理、學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走訪、測試、座談等形式的調查,實驗班語數英期末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班。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聲情教學,學生心理水平提高了,學業成績也自然上升了,自然而然地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所在。
(2)通過實施聲情教學融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轉變了學生現有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實驗研究中,我們要求實驗教師改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把課堂的一切教學活動成為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
通過實踐研究,發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合聲情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促進了師生的情感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磨練了學生的學習意志,優化了學生的學習個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