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順德區逢簡小學 朱賽轉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的頒布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導向,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仔細研讀“課標”要求,充分落實核心素養。下面,我以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筆者教學中的真實案例,探討了提高英語認讀能力的三個策略,以此改善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敢開口讀和開口講、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進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化學習中發展核心素養。
(一)自然拼讀法。小學中年級的單詞構成較為簡單,因此,教師可通過教會學生利用單個字母的音標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直接拼讀單詞。例如:p[p],e[e],n[n]這三個字母組合成的單詞pen,學生可以以非常直觀的拼讀方法掌握這個單詞的發音,進而提升認讀能力。
(二)歌謠發音法。采用自然拼讀法編成的歌曲具有節奏輕快、朗朗上口的特點,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吟唱歌謠來掌握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例如《26 個字母的自然拼讀發音歌曲》:A says/?/?/?/?//?//?//?//?/ but it can also say/ei/ei/ei/ei/ei/ei/ei/ei/B says/b/b/b//b/b/b//b/b/
……
(三)音形義辨詞法。教師還可以通過音、形、義三種途徑教會學生分辨單詞,從而培養其快速認讀單詞的能力。如筆者在教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新授課和復習課時,匯總了發音相近的shirt 和skirt,socks、shorts和shoes等單詞,讓學生重復進行比對,從聽覺和視覺方面不斷地刺激強化,使他們對這類重點和難點單詞的記憶更加扎實牢靠。
(四)多媒體技術法。教師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使學生能夠接觸、體驗和理解在特定語境下的真實情景,促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大大降低學習的難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課文對話視頻分享到家長群里,這樣既能幫助家長明確指導內容,又可以幫助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鞏固已學知識,提升他們的認讀能力。
(一)AB 拼。 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教師可把全班學生分成AB 兩組,在課堂上采用競賽的形式進行跟讀或背誦,這樣的比拼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到單詞的認讀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認讀能力會有質的飛躍。
(二)大小聲。這個游戲設置了兩種方式,一是教師把單詞卡藏到某處抽屜或書包里,然后讓學生去尋找,當他靠近目標時,其他學生共同朗讀該單詞并放大聲音,當遠離的時候就把朗讀聲音調低,以此幫助負責找單詞的學生快速地找到目標。二是當教師朗讀大聲時,學生就要小聲朗讀;當教師小聲的時候,學生要大聲跟讀一致的內容。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卸下不敢開口說英語的思想包袱,積極參與到集體朗讀中。
(三)Shoot game。這個游戲是兩位學生各拿一張單詞卡或者圖片,背靠背向前走,當聽到老師說shoot 的時候馬上轉身說出對方的單詞,先說出,且正確的同學獲得勝利,這個游戲能提升學生的識詞反應力和認讀單詞的能力。
(四)I say you do。這個游戲由教師或者學生用口型“說”單詞,但是不能發出聲音,其他同學根據觀察判斷出答案,然后進行搶答,正確的同學可以得到表揚和加分獎勵。學生在游戲中仔細觀察嘴型的變化既可以提高學生發音的標準度,又可以提升單詞的識別能力。
(五)恭喜你中獎。筆者事先把容易混淆的單詞整理成課件,然后利用電教平臺的功能隨機抽人作答,讓“中獎”的學生大聲朗讀出指定的單詞,如果沒有出錯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有可能被抽中,所以其精神高度集中,能夠完全投入課堂學習當中。
(六)設置特色作業。為了不讓學生囿于一成不變、死記硬背的作業形式中,教師應當設計一些充滿趣味的特色作業,如涂畫、表演等,讓學生可以發揮創意、張揚個性,不再覺得作業是負擔,且對字母、單詞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其認讀能力也隨之提升。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自覺性和自制力較低,在閱讀英語時,容易出現不持久、分神等現象。而將指讀法融入到教學工作中,能夠引導學生從無意朗讀變成為有意朗讀,將課本內容讀得更加通順,對所學知識基礎理解更加深刻。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復習以及新課預習時,可以通過聽音指讀、看圖指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課文進行認讀,從而加深對每個單詞的字音和字形的印象,以此提高對單詞認讀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