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育芳 閔 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基礎地位。武漢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李資源、盧江、金鑫、張璋合著的《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調查》(以下簡稱《調查》)一書,通過對湖北省40 余所高校的跟蹤調研,梳理和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理論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歷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對于在新時代高質量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學術力作。
該書共分十章40 多萬字,在梳理近十年來黨和國家以及湖北省出臺的相關重要文件、重要舉措的基礎上,著力用大量事實和數據展示進入新時代以來,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隊伍明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日趨規范,教學方式改革深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督導檢查作用明顯加強,科研工作和社會服務得到了大力扶持等,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但同新時代新要求相比,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在教育教學、研究宣傳、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如高校之間學科建設差距較大,學科點建設不均衡;人才引進力度不足,師資結構不合理,儲存不平衡;思想政治理論課小班上課落實不夠,實踐課時不足;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投入不足等問題,該書也毫不諱言,進行了客觀的實事求是的分析,為新時代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高質量發展探討新路徑提供依據。
黨的二十大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提供了科學引領,指明了前進方向;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調查》建議:一是各高校要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發展的規劃和設計,進一步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力度;二是要加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經費投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傾斜政策,進一步加大專職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的長效機制,制定科學考評機制和學術評價標準;三是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上下功夫,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承擔思政課教學任務的專門機構,中心任務在于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四是要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服務于社會的能力和動力的培養培育,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服務社會的功能和特點,加強對社會服務的引導,充分發揮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社會服務功能;五是要充分發揮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促面,深入、持久、全面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六是要多方位多角度統籌協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協同發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研管理,建設有實力的科研團隊,激發科研活力,促進教學與科研的深度融合,不斷豐富研究成果,不斷提升教師科研素質和能力等。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指出目前學校思政課建設存在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課堂教學與現實結合不緊密,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問題,并給出了22 條相應的解決方案。這些問題在湖北高校的調查中同樣存在,可見這些問題是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調查》一書根據廣泛的調研數據統計結果,印證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通知的基本精神,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實可行,也可供全國高校借鑒和使用。
該書通過對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大規模深度調研,涉及各類高校四十多所,先后發放問卷上萬份,訪談300 余人,包括地市州高校的教師和學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并進行必要數據處理,在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再對先進的典型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從而使該書列舉的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典型經驗極具參考價值。據該書統計,從2013 年到2017 年,湖北高校共有4 人被評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9 人被評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又如武漢大學積極建設思政示范課堂,落實協同育人機制;華中科技大學推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改革,讓所有任課老師都挑起“思政擔”,所有課都上出“思政味”,努力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武漢理工大學在教學改革方面著力打造三個體系:一是建設立體化教學體系,實現統編教材與自編教材、紙質教材與網絡教材的有效銜接;二是建設精品化課程體系;三是建設綜合化教學體系。華中師范大學完善集體備課制度、聽課制度和教學評估制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設綜合創新實驗課堂,把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這些實例,為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重要“樣板”。
該書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采取橫向分析方法和縱向分析法。在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情況的各類指標進行分析時,作者主要采用了橫向分析法,比較了985 高校、211 高校、省屬本科院校、獨立學院和高職高專院校等不同批次和類型的高校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情況進行分析時,作者采用了縱向對比法,主要是對2011 年到2017 年這段時間,各高校在形勢與政策、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戰略教學情況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分別對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進行了分類調研和總結,得出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結果。為了調查結果的科學性,調研團隊還采用了另外兩種調研方法,一是問卷調查法,通過對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和學生發放調查問卷,通過數據分析了解詳細情況。二是選取部分高校重點訪談法,主要是通過發放調研提綱、走訪、座談等形式對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主要負責人、教師骨干和部分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通過開展廣泛全面的調查,對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有益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和改革,有益于促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