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芹(華鎣市古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糖尿病是一種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升高最有效的方式。但在實際用藥中,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個主要原因是患者對糖尿病缺乏系統認知,存在各種用藥誤區。
通常根據糖尿病類型選擇相應用藥方式。1 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島素治療為主,2 型糖尿病患者可口服降血糖藥物,部分合并尿毒癥、酮癥酸中毒患者需用胰島素治療,若患者腎功能不好,則要禁用損傷腎臟類的藥物。還可以根據患者體型選用藥物,若患者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最好選用二甲雙胍等雙胍類藥物或糖苷酶抑制劑,可減輕患者體重;反之,則選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可適當增加體重。值得注意的是,用藥時應當堅持療效與安全并重,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對應藥物,以取得最佳治療和血糖控制效果。
在傳統治療流程中,針對新診斷出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進行2~3 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控制,保持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加強日常鍛煉,減輕患者體重,如果血糖仍舊得不到控制,才選擇使用藥物治療方式。然而,實際調查顯示,單純依靠生活方式干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長期高血糖還會對血管、胰島細胞及臟器組織造成損害。必須盡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緩解高血糖對人體造成的各種不利影響,保護剩余胰島細胞,促使其功能正常發揮。新版2 型糖尿病治療指南也提出,一旦確診糖尿病,必須同時采取藥物治療和生活干預措施,確保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在糖尿病治療中,部分患者過度重視藥物使用,單純依靠藥物控制血糖,忽視日常生活方式調整、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等,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病情反復發作。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部分患者經過長期藥物治療和生活控制后,自覺癥狀已經消失,血糖恢復正常,就私自停藥。實際上,糖尿病并未痊愈,擅自停藥可能導致病情惡化,高血糖卷土重來。還有部分患者認為長期用藥會損傷肝、腎,通常在血糖得到控制后立即停止用藥,但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產生的副作用遠超藥物副作用。需要強調的是,大多數藥物排泄需要經過腎臟,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藥物排泄難度大,會逐漸在體內堆積,加重腎臟負擔,必須慎重用藥,選擇對腎臟影響小的藥物,如胰島素、糖適平等,保障身體健康。
隨著病程延長,許多降糖藥效果會逐漸降低,患者吃藥后若不及時復查血糖,一旦藥物失效,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會誘發各種并發癥。所以,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堅持血糖監測,一旦出現藥物失效的情況,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伴隨一生的過程,所有患者都應當對糖尿病有一個系統、正確的認識,要明確正確用藥的關鍵性,了解常見用藥誤區,遵循醫囑完成日常藥物治療、血糖監控與控制,保持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