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葉偉忠
相逢欲問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時方八月,由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檢察院主辦、拱墅區人民檢察院承辦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推進會,在承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京杭大運河畔舉辦。9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實施。借此機會,我談三點認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杭州檢察機關立足杭州區位優勢,率先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訴訟納入公益訴訟的范疇,推動解決立法供給相對不足的治理問題,形成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杭州方案”。
把握亞運籌辦這一歷史機遇,辦好一會,提升一項制度。無障礙設施的提升改造是籌辦亞殘運會的一項重點工作,被列入《杭州市亞運城市行動計劃綱要》。杭州檢察機關扛起責任擔當,出臺了深化無障礙服務保障亞運的行動方案,全力以赴打好護航亞運攻堅戰,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加速提檔升級,為杭州打造國際賽事之城提供檢察力量。
厚植文明城市這一幸福底色。杭州連續16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其中,文明程度這一評價指標更是名列前茅。杭州市高度重視作為城市文明成果標志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機關借助市人大常委會專項審議,開展了無障礙環境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為杭州全力打造優質的無障礙環境,提升杭州城市品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立足公益訴訟檢察這一戰略高地。公益檢察是杭州檢察工作現代化發展十大高地戰略路徑之一。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杭州檢察機關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2件,20件案例22次入選全國公開發布的典型案例。杭州檢察機關將無障礙公益訴訟作為公益檢察高地的特色、亮點,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地域標識度的“杭州樣板”。
從個案辦理到立案監督,從專項治理到立法完善,杭州檢察機關實現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零的突破,開創了公益訴訟檢察領域以實踐促依法、立法的先河。
以設施建設為切入點,推進無障礙環境系統治理。早在2020年,杭州檢察機關就在全國率先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在3年多時間里不斷推進信息無障礙服務戰略落地,對盲道占用、殘疾人駕照體檢困難、殘疾人個人信息泄露等18類問題開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5個案件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助推杭州城市無障礙環境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轉變。
以協調聯動為著力點,推進無障礙環境常態治理。杭州檢察機關主動與相關行政機關協作。市檢察院聯合市無障礙辦出臺了11條意見,在明確監管職責、加強協調聯動、建立地方標準、聯動調研宣傳等方面達成共識,形成了協同治理的格局。
以立法完善為立足點,逐步推進污染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雙向入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檢、中國殘聯指導下,杭州檢察機關創新應用了無障礙檢察公益訴訟,充分證明了檢察公益訴訟納入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法治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推動全國首個支持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的地方規章出臺,為全國推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提供了“杭州經驗”。
立法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無障礙環境立法對檢察公益訴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杭州檢察機關將以此為契機,以更大力度在更廣領域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制度。通過無障礙的小切口,充分展示為民辦實事的大作為。
加強無障礙檢察公益訴訟理論教育。要以公益訴訟研究中心為平臺,吸引更多專家學者關心、關注無障礙環境公益訴訟工作,圍繞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理論問題、司法實踐難題,開展專題調研,加強與殘聯、院校合作,梳理總結杭州的創新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為立法實踐提供全力支持。
拓寬無障礙檢察公益訴訟監督視角。持續關注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正確理解適用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檢察公益訴訟條款,全力做好后階段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保障法律得以普遍實施和有效執行。聚焦街道、院校項目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將無障礙環境建設與市政建設相結合,助力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地。
打造無障礙檢察數字場景應用。要精準對接無障礙服務需求,以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公益訴訟線索舉報、案件辦理當中,為特殊群體提供無障礙服務。平時落實無障礙訴訟檢察數字場景應用,讓特殊群體平等享受檢察為民服務,以提升檢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