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訓慶 劉姿杉 鄭翠娟 張清華 張 睿*
(1.青島大學醫學部中西醫結合中心,山東 青島, 266021;2.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監護室,山東 青島, 266003;3.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科,山東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屬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比較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能引起患者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可分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retinopathy,PDR)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retinopathy,NPDR)。現有治療方法只針對DR 后期,其一些病理變化為不可逆改變,因此,探討DR 的有效生物標志物對DR 的早期預防是十分必要的[1-2]。肥胖與T2DM 和DR 的發生有關,是二者的危險因素[3-4]。既往研究顯示,肥胖會引起瘦素(Leptin)、鳶尾素(Irisin)及脂聯素(Adiponectin,ADPN)等脂肪細胞分泌的脂肪因子紊亂,這些因子與DR 的發生有關[5-10]。因此,研究這三種脂肪因子與DR 發病的關系對進一步闡明肥胖與DR 的關系十分必要,探討三者以及其聯合效能對DR 發病的預測價值以及DR 病情的早期預防和控制也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目前,關于鳶尾素與DR 發生的研究較少,且研究結果尚存在一定的爭議,三者聯合用于診斷DR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并評估這三種脂肪因子及三者聯合對DR 的診斷價值,為DR 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同時有助于進一步探討肥胖與DR 之間的關系。
選擇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224 例T2DM 男性患者。所有入選參與者均經過眼科專業醫師的遴選和分類。根據眼底檢查結果和納入及排除標準篩選79 例T2DM 合并DR 患者為觀察組。145 例單純T2DM患者為對照組,根據檢查結果進一步分為NPDR 亞組和PDR亞組。本研究已通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QDYXB-WZLL20230419),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診斷標準。T2DM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11];DR 診斷標準參照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 年)[12];②年齡>18 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T2DM 并發癥可能會影響相關研究因子水平的參與者;②患有其他可引起視網膜病變者;③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④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患者;⑤精神異常或肢體殘疾無法參與本研究的患者。
記錄所有患者入組時的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血壓、眼底檢查、吸煙史、飲酒史等資料。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HITACHI 7600 型,日本)檢測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糖化血紅蛋白儀(Bio-Rad D-10 型,美國)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酶聯免疫吸附試驗(Therom-MK3 型,美國)檢測血清脂聯素、瘦素、鳶尾素水平。
利用SPSS 22.0 軟件進行上述數據的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以及兩亞組之間數據根據正態性檢驗結果,計量資料以(±s)/M(25,75)表示,采用t檢驗/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單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篩選DR 與DR 的相關的因子,根據單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進行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使用MedCalc 20.0統計軟件通過ROC 曲線(ROC)評估三種脂肪因子血清脂聯素、瘦素、鳶尾素對DR 的診斷預測價值。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本資料比較,顯示兩組患者的病程、血清鳶尾素、脂聯素、瘦素和尿酸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
?
續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
注:BMI:身體質量指數;TC:血清中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bA1c:糖化血紅蛋白;1 mm Hg≈0.133 kPa。
?
兩亞組之間比較,NPDR 組BM 和血清鳶尾素水平顯著高于PDR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亞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n(%)]
?
續表2 兩亞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n(%)]
表2 兩亞組基本資料比較 [(±s)/M(25,75)/n(%)]
注:BMI:身體質量指數;TC:血清中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bA1c:糖化血紅蛋白。
?
以DR 是否發生為因變量(0= 否,1= 是),將年齡、病程、BMI、吸煙史(0= 無,1= 有)、飲酒史(0= 無,1= 有)、血糖、HbA1c、TC、TG、LDL-C、HDL-C、血清鳶尾素、瘦素、脂聯素、尿酸、收縮壓、舒張壓和C 肽等作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病程、HbA1c、血清鳶尾素、瘦素、脂聯素、尿酸與DR 的發生具有相關性,見表3。
表3 T2DM 患者DR 的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DR 是否發生為因變量(0= 否,1= 是),將病程、HbA1c、血清鳶尾素、瘦素、脂聯素、尿酸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病程、血清鳶尾素、瘦素、脂聯素是DR 發生的風險因素,見表4。
表4 T2DM 患者DR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ROC 曲線顯示,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均對T2DM患者DR 的發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而三者聯合的診斷價值顯著高于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進一步的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三者聯合對于PDR 的診斷也有較好的效能,三者聯合的診斷價值顯著高于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ROC 曲線顯示,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聯合對DR(AUC=0.85)和PDR(AUC=0.82)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見表5、圖1。
圖1 三種因子及三種因子聯合血漿DR 和PDR 預測的ROC 曲線結果
表5 三種因子對DR 及PDR 預測價值的ROC 曲線結果
DR 作為糖尿病的一種微血管并發癥,已成為全球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T2DM 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由于很多患者未及時進行視網膜篩查,導致許多患者的DR 未及早發現,因此,早期篩查DR 對降低T2DM 患者的失明發生率十分必要[13-14]。肥胖可能在DR 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機制可能為脂肪組織分泌的各種促炎性細胞因子和瘦素、脂聯素等脂肪細胞因子引起的慢性炎性反應狀態和內分泌紊亂,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加劇和內皮功能障礙,進而促使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生[15-16]。因此,探討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與DR 的關系有助于DR 的早期診斷和預防,對研究肥胖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關系也具有一定意義。
鳶尾素是含纖連蛋白III 型結構域5 蛋白的裂解形式,參與人體的代謝和炎性反應,而T2DM 患者往往伴隨低水平的血清鳶尾素[17-18]。HU J[19]研究發現,DR 患者的血清鳶尾素水平顯著低于未發生DR 的T2DM 患者。丁紅萍等[20]研究認為,鳶尾素的異常表達是DR 進展至PDR 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也顯示DR 患者血清鳶尾素水平顯著低于普通T2DM患者,進一步地對NPDR 和PDR 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二者之間的鳶尾素水平也存在差異,DR 患者的血清鳶尾素水平要顯著低于普通T2DM 患者,而且PDR 患者的血清鳶尾素水平要低于NPDR 患者,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血清鳶尾素是DR 的影響因素,與不同程度的DR 有關[9]。本研究顯示,DR患者的血清鳶尾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亞組之間比較,PDR 組血清鳶尾素水平顯著低于NPDR 組,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低水平的血清鳶尾素與DR 的發生相關,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對于DR 和PDR 具有一定的預測效能,與劉翠明等[21]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Rasheed 等[22]研究結果顯示,DR 患者血清中的鳶尾素水平較對照組的健康人群明顯升高,這可能是由于該研究的樣本量較小,結果產生一定的偏差。
脂聯素是一種主要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脂肪因子,具有抑制胰島素抵抗、抗炎性反應和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23]。脂聯素參與了視網膜代謝紊亂、視網膜新生血管和微血管病的形成[24]。郭毅飛等[10]研究顯示,T2DM 組、NPDR 組、PDR組的脂聯素均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NPDR 組血清脂聯素水平顯著低于T2DM 組,PDR 組的脂聯素顯著低于T2DM 組和NPDR 組,血清脂聯素水平與DR 不同分期呈負相關。賴玉林等[25]研究也顯示了類似的結果,且隨著ADPN 水平上升,TNF-α 等炎性因子水平呈下降趨勢,脂聯素和炎性因子呈負相關關系,在DR 的發生和發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保護性作用。王秀秀等[26]研究顯示,DR 患者血清脂聯素水平較低,與未發生DR 的T2DM 患者存在顯著差異,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脂聯素是影響DR 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觀察組DR 患者血清脂聯素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患者的ADPN 水平低于非DR 的T2DM 患者,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結果顯示,低水平的脂聯素是DR 發生的風險因素,這與之前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但是,與以往結果不同的是兩亞組患者之間未發現這種差異,可能因為ADPN 會受到諸如BMI 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7]。本研究中NDPR 組患者的BMI 要顯著高于DPR 組,這可能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
既往研究顯示,DR 患者較沒有DR 發生的T2DM 患者有著更高的瘦素水平,PDR 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也高于NPDR患者,隨著DR 程度的加重,瘦素水平逐漸升高,其是DR 發生的風險因子,與DR 病變不同分期呈正相關[28]。本研究結果顯示,DR 患者較對照組有著更高水平的血清瘦素,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結果也顯示高水平的血清瘦素是DR 發生的風險因素。瘦素是一種脂肪衍生激素,主要通過激活厭食性神經元途徑參與能量平衡的調節,高濃度瘦素可以導致胰島B 細胞受體反應性下降,引起胰島素抵抗,而DR 的非增殖期是在持續的瘦素抵抗的狀態下發生的;此外,瘦素與慢性炎性反應也有相關性,也是瘦素對DR 產生影響的機制之一[23]。
現有研究均針對三種因子單一指標對DR 的診斷價值,尚無綜合性評估三者聯合診斷價值的研究。本研究的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鳶尾素、脂聯素和瘦素都對于DR 和PDR 的發生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三者聯合對DR 的診斷價值要高于單一因素的診斷價值。雖然三者聯合對于DR 的早期診斷以及病情評估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但是對于T2DM 患者積極進行視網膜健康篩查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檢測手段。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三種脂肪因子與男性DR 的發生和病情程度有關,對DR 的預防和病情評估有一定的價值。受限于疫情防控因素,本研究未納入足夠量的女性DR 患者,今后將擴大樣本量通過多中心隊列研究,進一步確認這三種脂肪因子與女性DR 發生和病情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