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舒倩
隨著信息化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多數教師已經基本認可了二者間的深層聯系,但對信息化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仍缺乏清晰的認識,因而仍有必要對這一課題做系統探究。
信息化教學,是在遵循科學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通過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學各主要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對課堂知識的立體化呈現,是信息化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典型特征。對于信息化是否會演變為教學的必然趨勢,我們可從社會發展、教育行業發展兩個角度進行認知和分析。
全球化與信息化,是21 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大趨勢。英語,作為目前世界上認可的國際通用語言,無論是在對外交流中,還是在信息化深度滲透的發展環境下,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影響我國對外溝通的實際效率。另一方面,英語教學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否科學合理,本身也構成了社會全面信息化的重要環節。所以,從社會發展的全局視角看,信息化教學并非某種潮流化的新興教學手段,而是課堂教學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出臺,重新明確了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與核心內容,同時也在客觀上催生了英語課堂教學對信息技術的迫切需求。例如,要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離不開對原生英語視聽環境的逼真呈現;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則有必要通過相關技術手段,為學生直觀展示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特征、人文風土習慣;要在英語教學中全程實現以生為本的服務型教學,更離不開對不同層次學生興趣點、學習訴求的精準了解。以上種種,恰是信息化教學的強項。所以,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同樣有無法替代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主動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信息化的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是廣大英語教師應牢固樹立的教學理念。
信息化的英語課堂教學,并非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盤顛覆,而是在現代科學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發揮信息技術立體呈現功能,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信息化教學同樣需要遵循一系列基于建構主義的現代教育原則[1]。
情境塑造是信息化教學的優勢,而情境塑造是否立體圓滿,則決定了這一優勢的發揮是否充分。所謂“圓形”情境,由文學領域的“圓形角色”概念衍生而來,特指畫面細節豐富、內部構成要素聯系緊密的擬真情境。與之相對的,是呈現形式單一,幾乎僅體現為多媒體板書的“扁平”情境。無論是用于課程導入的簡單情境,還是貫穿課堂教學內容的主題情境,教師都應盡可能地立體展現情境內容,或以視聽交叉的形式呈現,或強化單一感官畫面的起伏性,使課程節奏精準依照教師的設想穩步推進。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內因),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輔助者(外因)。教師唯有樹立上述教學觀,在教學規劃中自覺將學生列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才能激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全部潛力。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體現以生為本,要重點做好“驅動型任務”與教學情境的有機結合。具體而言,教師可將學習任務貫穿至主題情境的各個環節,并將它作為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主線。期間,教師作為學習過程的輔助者、監督者和評價者,可以隨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指導糾正。這不僅能調動學生對攻克相關問題的積極性,還能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基本局限于階段性學習測試。這種靜態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反饋極其有限。隨著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上的滲透,以及《課程標準》生本理念的持續落實,針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機制,也面臨著從靜態反饋向動態過程反饋的轉變。在構建英語信息化課堂的同時,教師也應從多個角度對評價機制進行完善,特別應注重由學生反思式自評、小組成員互評、組間整體評價等評價方法構成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建設。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單方面掌控著課堂的全部主動權,學生僅扮演被動接受的角色。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僅專注于重點知識、典型題型的講解,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則以記憶、背誦、抄寫為主。應用信息技術的英語課堂教學,為教師擺脫傳統教育模式束縛,形成以生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提供了新的契機。
首先,在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學習、應用過程中,教師將同步接觸到更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從而更深刻地領會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將自覺對傳統教學理念下的種種弊端展開反思,在新舊教育理念的對比中汰劣存優,主動“擁抱”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領域,信息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課程標準》對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樹立學生英語學習意識等方面的要求。通過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而改善英語教學現狀,幫助學生真正掌握英語課堂主動權。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能夠以極大的技術優勢改善英語教學中的現存問題。信息化教學不僅可以使英語教學內容的呈現過程更直觀、教師的知識點講解過程可視化,還可以借助圖文并茂的英語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對趣味學習的需求,改變沉悶的課堂氣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迸發出新的活力。
例如,在講解“Our school life”之前,教師可以參考如下方式,運用信息技術將教材相關內容制作成輔助教學素材。(1)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先后為學生展示“car”“bus”“plane”“ship”等交通設備的不同行駛場景,順勢引出本章節的第一個教學主題——“交通方式”。(2)在完成對“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這一關鍵句型的詳細解說后,教師可以創新利用時下熱門的ChatGPT 模擬對話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與“虛擬外國友人”交流對話的場景,圍繞“靠何種交通工具上學”,組織學生和AI 系統進行別開生面的問答聊天,通過學以致用的實踐鍛煉,幫助學生不斷深化對usually、often、by 等常用單詞的理解。總之,憑借生動形象的線上視頻和情景模擬功能,信息化教學能使學生的視聽感官得到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欲望。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于將英語教材視作教學素材的唯一來源。這種單一的素材與生硬、單調的灌輸式教學結合在一起,既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限制了學生的英語學科視野。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英語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突破這一教學桎梏。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渠道,便捷高效地獲取更具實效性、交互性的海量英語教學資源,成功構建多元化、開放性的英語網絡教學資源庫,使英語學科蘊藏的廣闊人文圖景完整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在與英語文化相關的知識點講解環節,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師提供更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和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更深入、細致地學習和理解具體知識點背后的英語文化,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認知,拓寬學生的英語人文視野[2]。
例如,在“food festival”教學中,教師在講解“table manners”“eating customs”“drink a toast”等與西方餐桌文化相關內容時,可以播放動畫《西餐禮儀》的相關片段,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西餐的用餐禮儀和西方的飲食文化傳統。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電腦向學生展示常見的西餐餐具圖片,使學生在掌握本章節詞匯、句型、語法的基礎上,對英語詞匯、句子背后的英語飲食文化有更直觀、具體的認知。
對初中英語教學而言,信息化教學并不是對以往教學方式的完全取代,而是在原有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信息技術及相關知識的靈活運用。可以說,信息化教學既是現代英語課堂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也是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升級和優化。
首先,信息化教學所提倡的網絡教學平臺能夠使教師利用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同時也為教學資源的獲取和傳輸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通過網絡英語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對學生的了解和對學情的掌握也將更全面、精準。借助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為不同特點、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其次,信息化教學中對多媒體設備的利用,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渠道進一步拓寬,提升學生收集、提取有效學習資源的能力,還可以使英語教學脫離傳統的教學載體,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推動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完成從“以師為主”到“以生為本”的轉變。
最后,信息化教學可以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使教師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有更清晰、客觀的認知[3]。教師可以在學生評價環節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習慣、學習結果等多組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從長遠、動態、整體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以積極正向的評價策略開展學生評價活動,并以此為依據合理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在《課程標準》背景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育的長遠目標,也是英語課堂全面引入信息技術的初衷。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實踐中,一方面實現了英語教材知識的立體展示,成功調動了學生對英語學科的研究興趣,另一方面還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聽、說、讀、寫英語實踐能力的擬真情境。此外,信息技術還憑借便利的遠程溝通功能,打破了英語學習的時空限制,使學生得以接觸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英語學習伙伴,以及多種多樣的英語學習方式。通過與同學、伙伴甚至外國友人的交流和互動,學生的英語學習在互聯網得到有效延展。此外,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英語自學能力以及英語語言能力也將得到有效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勢必得到提升。
例如,在講解“our hobbies”時,教師可以將英語實踐教學延伸至課外,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信息化移動設備與同學進行英語交流。交流的內容可以是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是詢問同學的興趣愛好。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固定的英語句型和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 等短語。通過和同學的線上交流,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對話情景中,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是全球化、信息化雙重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既是對社會發展趨勢的積極響應,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信息化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廣泛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教師需要做的是明確各種促進作用的最佳觸發條件,并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