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豬的核心內容是以豬為主要動物種群的生產系統,將豬場糞尿污染污物作為其他生物群落或其他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源,實現無污染養殖,從而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盡可利用天然物質、自然飼料資源,少用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添加劑、藥物及其他抗生素等,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綠色豬肉產品。例如自然養豬法和養豬、沼氣、種植業結合的生態養豬法,深受人們歡迎。此外,嚴格堅持人畜分離、配套建設生物隔離帶雨污分離、配套建設明暗隔離溝糞尿分離、配套建設沼氣池、貯糞池母仔分離、配套建設仔豬保育欄、隔熱頂料水分離、配套建設自動喂料箱、飲水器病健分離、配套建設消毒池和隔離舍。
養殖戶為了提高豬群生產性能,往往會在豬飼料中添加各種藥物添加劑,導致生豬體內有大量藥物殘留,這不僅降低了豬肉品質,還影響了消費者身體健康。在規模化生豬養殖方式下,有些養殖戶為了縮短生豬生長周期,還會私自使用明令禁止的藥物。而利用生態養殖方式,可以保證豬群健康生長,減少了各種藥物添加劑的使用量,也減輕了對豬場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提高了豬群身體素質,確保了豬群正常生長發育,進而提高豬肉品質。
目前,生豬養殖業存在十分嚴重的污染問題,導致豬場附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并逐漸影響了周圍群眾的生命健康。在生態養殖模式下,養殖戶可以通過沼氣發酵對豬群的排泄物進行處理,經過發酵后就可以生成沼氣及沼渣,這些沼氣可以當做能源使用,沼渣可以當做肥料,這不僅實現了對資源的有效利用,還減輕了環境污染。
生態養殖技術可提高生豬身體素質,進而降低各種豬病發生概率,也避免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蔓延。隨著消費者對綠色豬肉產品需求不斷增大,生態養豬經濟效益也明顯提升。在此背景下,生態養殖技術促進了規模化生態生豬養殖業的發展。
生態養殖對生豬養殖環境有比較高的要求,在建設豬場時,應該將豬場建在地勢較高、光照充足且通風條件比較好的位置,附近還要確保有足夠的水源供應和電力供應。另外,養殖場內也需要進行科學布局,豬群生產區應該與生活區間保持一定距離,并建立隔離帶。要在豬場內設置好消毒設施,并將廢棄物處理區建立在遠離生產區的位置,在豬舍內可以建立網床,這樣可以方便集中處理豬群糞便。同時還要在豬舍內建立控溫系統和通風系統,以便為豬群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
飼料種類及營養物質含量會影響生豬生長發育狀況,在生態養殖模式下,必須要進行科學的飼料搭配,確保豬群健康生長。通常情況下,豬崽出生20 d 以后就可以進行斷奶,養殖戶可以使用營養價值較高的糧食或草料飼喂生豬。在飼喂生豬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給豬群使用各種添加劑或激素,以免影響豬肉品質。另外,養殖戶可以根據豬群生長狀況,在飼料中適當加入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增強豬群免疫力,確保生豬健康生長。此外,養殖戶還應定期檢查飼料,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總體來說,豬群飲用水應該是干凈、無味的弱堿性水。養殖戶要定期對水源進行監測,確保生豬飲水中沒有寄生蟲或病菌。豬場使用的飲水要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嚴禁給生豬使用污染過的水,最好使用凈化過的水源作為其飲用水。
在進行生態養殖前,養殖戶應該先挑選好養殖的生豬品種,要優先選擇生產性能好、生長周期短、瘦肉率比較高的生豬品種。另外,還需要綜合考慮豬肉品質及飼料回報率等因素,在符合生態養殖條件的情況下,優先選擇雜交的瘦肉型豬種,提高生豬養殖經濟效益。
為減少豬舍內各種細菌、微生物滋生,養殖戶要定期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清洗與消毒,保證豬舍環境安全。飼養人員在進入豬舍前,應當進行全身消毒,并穿戴好工作服,以免將外界細菌或病毒等帶進豬舍。養殖場內的生產區、飼料存放區等也必須定期進行消毒,并要保持衛生清潔。對于要進入養殖場的運輸車輛也必須要經過消毒后才可放行。
在生態養殖過程中,應該做好對疾病的預防,盡量降低豬群患病的風險。養殖戶可以利用當前最新的疾病防控技術預防豬病。在病豬剛開始發病時,第一時間采取措施治療,可以有效避免病豬死亡。養殖戶應該根據當地動物疫病防疫規定,遵循防疫流程對豬群進行定期疫苗接種,提高豬群抗病能力,主動學習動物疾病知識,了解常見豬病特征,盡早發現并進行治療。要做好驅蟲工作,避免生豬因體內寄生蟲引發疾病。另外,要多給豬舍通風,讓豬舍內保持空氣流動,并控制好豬舍溫度。
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做好對生態養豬業的質量監管,確保生態養殖的各個環節都符合生態養殖標準。同時要完善生態養殖技術體系,科學管理藥物使用、疫病預防等環節,督促養殖戶嚴格按照生態養殖流程進行生豬養殖。
一些養殖戶在進行生態豬養殖時,忽視了對生豬品種的選擇,生豬品種質量不高,易發各種疾病,降低了生態豬的品質。為此,應該進一步完善生豬品種標準化管理體系,引導養殖戶選擇優良的雜交豬種,同時要做好對生豬品種的改良優化。
在生態養豬過程中,還應該做好對養殖污染的處理,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要進行科學的生豬養殖規劃,對豬場選址進行標準化管理,并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對于豬場廢水等必須要經過處理后才能排放,以免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采取措施防止鳥類或老鼠等進入到豬舍內,防止將其他疾病傳染給豬群,影響豬群的健康生長,降低生態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在日常飼養豬群過程中,要留意生豬生活狀況,若發現有生豬患病,應當第一時間進行隔離,并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同時還要對豬舍進行全面消毒,避免疾病蔓延。若豬群中出現病死豬,養殖戶還需要做好無害化處理,禁止隨意丟棄或挖坑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