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虎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水車園小學,甘肅 蘭州 730030)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得到充分凸顯。為了挖掘籃球運動的教育價值,教師要積極將運動教育模式運用于籃球大單元教學,以整合教材內容、創新籃球課堂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提高籃球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大單元教學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將知識進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更加突出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能力,能夠有效地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基于大單元模式下的小學籃球教學,能夠讓小學生在連貫、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扎實牢固的籃球運動技能,同時還能培養良好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提高小學生的身心素質,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為了有效實施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出發,設計科學、清晰的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轉變原來單一培養小學生能力的教學目的,確保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學習籃球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強化小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籃球大單元教學效果。此外,教師要積極將“教會、勤練、常賽”的教學理念融入籃球大單元教學,融合多種因素實施籃球課程,確保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
在運動教育模式下,教師模擬真實運動季的方式開展籃球教學活動,以培養運動員的標準來培養小學生的運動素養。因此,在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時,首先,教師要明確大單元教學模式下的整體教學目標,結合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和運動能力,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校軟硬件設施,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其次,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大單元教學涉及多個環節,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實現各個環節之間順暢有效的銜接,以提高教學效率,盡可能地接近最終的教學目標。最后,教師要在確定籃球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小學生在達成每個階段目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進而產生愉悅感。在掌握基本籃球技能的同時,也激發了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以更好的態度對待籃球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進而順利達成最終的教學目標。籃球知識的教學除了學習籃球運動的技能外,還需要學習與籃球有關的文化知識、歷史知識、運動學知識和社會學知識,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學習科目。教師在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融入多元化的知識講解,并結合自身經驗,為小學生介紹更多與籃球有關的知識,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促進小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
在運動模式下,教師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要打造“教、學、賽、評”于一體的籃球課程體系,體現籃球大單元教學中的教育學習雙向互動思路。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對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各項環節進行合理規劃。例如,在導入籃球知識的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提供動畫類的科普視頻,使小學生對籃球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幫助小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狀態,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此外,在教師動作演示環節、小學生練習環節、重難點教授環節,教師都應提前做好準備,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指導小學生自主練習時,教師善用提問啟發的方式,引導小學生領會動作要領,提升小學生自主練習的效果。設計各種實踐活動也是籃球大單元教學的重點,有效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遷移籃球技能,增強核心素養。體育教學有時會存在一些突發狀況,教師需要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提前做好各種突發狀況的預案,如遭遇下雨等惡劣天氣或小學生在練習籃球技能的過程中意外受傷等情況的應對措施。
在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學、賽、評”四者缺一不可,教師在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后,還要重視教學活動結束后的反思與評價環節,以強化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籃球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所設計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整個單元的內容與目標,其目的是讓小學生在掌握籃球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實現自身體育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教師在每一次授課、每一階段的教學活動結束后,及時地與小學生一起進行教學反思,對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點評,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籃球學習情況,樹立自信心,保持學習動力,使其在籃球學習中獲益更多。
籃球教學比田徑類體育教學更加復雜,除了要訓練小學生的跑步速度和爆發力外,還要訓練小學生的運球能力、投球能力和傳球能力,要讓其充分了解籃球比賽的規則與技巧,學習與籃球有關的歷史知識、社會知識和文化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籃球教學方案時,要從單元和整體出發,綜合考慮因素,運用運動教育模式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將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各個教學環節都能順利地銜接起來,實現知識的整合與相互滲透。例如,教師可將籃球大單元教學分為3個教學階段:第1階段4個課時,主要教授小學生籃球基礎動作;第2階段5個課時,在基礎動作的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將基礎動作進行簡單組合,如將運球、傳球、接球3個動作結合起來,練習邊走邊動、胸前傳球、接球;第3階段6個課時,教師指導小學生練習更加復雜的組合動作。在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能扎實地掌握籃球基礎運動技能,以及基本動作變換的組合技術,籃球運動技能可得到極大提升。
與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不同,在運動教育模式下的籃球大單元教學,籃球大單元教學的課程設計更加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它倡導教師發揮小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小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小學生自主學習和訓練。在這種內驅的學習氛圍中,小學生學習和運動的意愿更加強烈,能夠更好地促進其身心雙重發展,充分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生投球和運球的技巧時,可以先為小學生播放NBA籃球巨星的投球和運球視頻,激發小學生學習籃球的熱情。隨后,教師請小學生模仿視頻中球星的動作,自主練習投球和運球。在小學生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后,教師讓他們一對一進行比賽,看誰能夠投進更多的球。在教學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讓小學生展開自主評價,審視自己與視頻中的球星相比,在籃球運動技能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后續應該怎樣調整和改進。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真正將“教、學、賽、評”結合起來,使運動教育模式在籃球大單元教學中得到更好地運用。
小學6年的時間跨度較大,小學生的身心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不同階段小學生的發展特點有著極大的不同。教師在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活動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設計分層化的教學內容,保證籃球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一、二年級的籃球教學中,教師通過組織籃球傳球比賽的活動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傳球興趣,提升小學生傳球能力的同時,又培養其合作意識,使之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而在五、六年級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籃球實戰比賽,讓小學生在真實的比賽情境中,熟練掌握人盯人的防守陣型,培養有 球進攻意識、無球進攻意識和防守意識等,讓小學生在比賽中領會以多打少的含義,以及如何掩護同伴、擋拆等。通過這種分層化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學習需求,使小學生能夠順利地達成學習目標,始終保持對籃球運動技能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運動教育模式與籃球大單元教學的結合,要求教師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創新評價模式,進而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使小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此外,有效的教學評價也能使小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能夠在籃球運動中學會揚長避短,在籃球比賽中發揮自己更大的價值。例如,教師在籃球比賽活動結束后,讓小學生針對自己和隊友在賽場上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小學生找準自己的定位,使其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增強合作意識。
開展籃球大單元教學,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于籃球大單元教學,有助于提升籃球教學的整體性,使原本分散的知識得以有效整合,提升籃球的教學質量,使小學生在身心素質、團隊意識、運動水平、合作能力和籃球技能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這 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促進小學生未來可持續的學習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