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蕓芳 趙龍 張萌 溫衛娟
校企合作模式下,本科生及研究生對北京各地區消費者進行藥品配送需求調研,了解到消費者認為特殊疫情發生時,網購藥品購藥難、配送難、價格高,偏遠地區配送體系基礎薄弱。調研數據顯示網上購藥在年輕人群體中占據主流,配送時效需求高時選擇美團等O2O外賣平臺,藥品品類要求齊全時選擇京東阿里等B2C電商平臺。調研統計了消費者對線上藥品零售及訂單配送需求的具體數據,對藥品線上購買樣本人群進行分析并給出調研總結,可供相關企業部門參考。
藥品新零售模式快速發展背景下,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藥品零售配送需求調研形式,使課堂理論與課下實踐有效結合,培養應用型物流人才。2022年底新冠疫情集中暴發期間,北京市下發了大量醫療資源,無法滿足全部需求,部分人員依舊存在一藥難求的現象。在美團等線上平臺購買了藥品,但商家卻不進行配送(配送運力不足),部分藥品的售價出現逐步上升的情況,北京偏遠地區藥品配送時效偏低。在此基礎上組織本次調研,發放調研問卷完成數據統計。
調研通過調研問卷及實地訪談的形式,數據樣本如圖1所示。

圖1 線上購藥配送調查問卷數據樣本
根據答題數據可以看出,半數以上客戶對于額外的配送費用并不抵觸,并愿意用金錢提高時效性。
對于額外支付的費用,客戶愿意支付的金額大小呈現由高到低的趨勢。雖然半數以上的客戶愿意利用加錢來提高收貨的時效性,但對于金額的大小有所限制。考慮到個別藥品或者病人病情的突發性以及打車APP中的加價情況發生時,額外配送費用的上限可以突破兩位數,如圖2所示。

圖2 愿意額外支付配送費用樣本數據統計
在多個線上購藥平臺可供選擇情況下,絕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美團、京東、阿里購藥平臺,其中美團外賣平臺最受消費者歡迎,其原因可能得益于外賣平臺的客戶資源、市場份額以及現有配送系統,藥品導購網站等在人們的選項中占比最小,調研數據如圖3所示。

圖3 消費者線上藥品零售平臺選擇調研
此次調查問卷收回有效樣本115份,年齡段分布在15-30周歲占到79.13%,31-45歲的占到17.39%,46及以上的占到3.48%,多為剛工作的年輕人及在校本科與研究生,樣本也包括部分中老年群體。填寫問卷的男性占到43.48%,女性占到56.52%,女性和男性的樣本數量基本持平,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研得到以下信息:1.問卷統計約2.61%的人需要長期服藥,97.39%的人不需要長期服藥。絕大多數網購藥品人群無長期服用藥物需求,主要與樣本人群年齡相關。年輕人沒有長期慢性病,因此不需要長期服用藥品。2.最近一次在網上購買藥品時間是最近一周的有8.7%,最近一個月的是23.48%,最近三個月的約有21.74%,最近半年的約有22.61%,最近一年或以上的約有23.48%,說明在線上購買藥品的頻率多集中在月度、季度和年度,未來線上購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絕大多數樣本人群(76.52%)近半年在網上購過藥。3.網購常備藥物中感冒用藥占到58.26%,保健及防護用品占到了45.22%,腸胃用藥約占32.17%,呼吸用藥約占9.57%,其他藥品占到了10.43%,說明網購藥品人群更傾向線上購買感冒、保健等日常常備用藥及口罩等防護用品。4.顧客到網上購買醫藥產品因素中,問卷設計為多選題。快捷購買占到了69.57%,藥價比一般醫院和藥店更優惠,藥品種類齊全占到了35.65%,不受地域限制(例如有些藥品在當地無法購買),無接觸配送,避免感染大約占到了11.3%,隱私性更好大約占到了10.43%,詳細消費或者在購買藥品時可以咨詢醫生大約占到了1.74%,其他原因大約占到了0.87%,說明在網上購買藥品主要體現在快捷方便、不受地域限制、藥品價格優惠,藥品種類齊全。5.促使大家網上購藥最主要的因素是快捷購買(購買方便),其次是價格和品類比線下有優勢。并且在購藥過程中73.91%的樣本存在某一家藥店無法滿足所有藥品需求,在無法滿足的藥品需求情況下,又有78.26%的人群選擇其他平臺(商家)購買,因此保證藥品種類齊全是網上藥店的核心競爭力之一。6.絕大多數消費者每月平均購藥0-2次,2.61%的消費者需要每月購買藥品3-5次,很小一部分(0.87%)的消費者則需每月購買5次以上。由此推斷,大多數消費者每月2次及以內的購藥次數足以滿足其用藥需求,占很少比例的消費者會有多種用藥需求故需要多次購藥。網購藥品首選平臺是美團,其次是阿里和京東大藥房,然后是餓了么,最后是叮當快藥等獨立藥品銷售平臺。因此消費者優先考慮外賣平臺,其次是電商巨頭的自營平臺。7.樣本人群在外賣平臺進行購藥的原因是更加便利和時間需求緊急,樣本人群有90.53%期望在50分鐘內送達,在外賣平臺購藥時對時效性要求較強。有84.35%樣本人群愿意承擔5元以內的配送費,但在運力不足時,有55.65%的樣本人群愿意支付額外的配送費,但是絕大多數只愿意承擔5元以內的額外配送費。線上藥品購買者愿意承擔一定的配送費和在緊急情況時的額外配送費,但上限都不是很高。8.對于配送服務人員為藥店及品牌自營配送還是第三方騎手配送,樣本人群有62.61%覺得無所謂。消費者認為只要藥品及時安全送到即可,對于配送服務不太在乎。樣本人群在外賣平臺選擇商家時,首要考慮得是送達時間,與前面的時間需求緊急相互呼應。此外價格便宜是價格敏感型客戶選擇的首要因素,有20%的客戶會因為配送費的高低區別選擇美團或餓了么平臺的商家。9.在B2C電商平臺網絡購藥的消費者中,35.65%的消費者希望所需藥品在1天內送達,47.83%的消費者希望藥品在1-2天內送達,其余16.52%的消費者可以接受2天以上送達。樣本人群認為在阿里大藥房和京東大藥房平臺進行購藥是因為品類更加齊全,對配送時間需求相對寬裕。10.有68.69%樣本人群在下次購藥時仍很大可能選擇網上購藥,說明網購藥品已成為年輕人的習慣,在網購藥品的過程中,有84.35%的樣本人群注重藥品質量,不管是哪個平臺都應該更加注重藥物類商品的品質,有61.74%的人群注重配送速度,這部分消費者更容易在美團或餓了么這類短距即時配送平臺下單。
從這次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年輕人群體中網購藥品已經融入生活,且在緊急情況下,外賣平臺成為首選,購買方便、價格優勢、藥品種類齊全和快捷配送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在網絡購買藥品時,配送速度是消費者考慮的重要因素,藥品質量和安全是主要考慮因素,需要商家在提供優質配送服務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用戶體驗。C
引用出處
[1]汪蕓芳,李曉帥.家電物流服務平臺承運商末端配送優化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05):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