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香
很高興參加此次農民教育培訓戰略研討會。借此機會,我與大家分享三點思考。
一、推進鄉村振興更加需要重視和加強農民教育培訓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黨的十八大后,中央不斷加大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資金投入,政策措施不斷出臺,為穩糧保供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重點任務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強國必先強農,強農必先育才,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育大量的高素質農民。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著力培養一批鄉村人才,重點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這些重要精神為新時期新征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指明了方向。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是提高農民素質素養極為重要的途徑和手段,農民需要提升的能力很多,這決定了培訓的內容更加豐富,必須全面加強。在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這更加需要大力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訓,更加需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設計培訓內容,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二、提高農業競爭力必須更加重視加強品牌建設
品牌是農業競爭力和市場化水平的核心標志,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引擎,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指出要做好“特”字文章,加快培育優勢特色農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要求各地推動產業振興,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要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這為我國農業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路徑。
當前,我國農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品牌引領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是重要特征和關鍵任務。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有助于引導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促進資本、技術、信息、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有助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鏈接三產融合,推進規模化、集聚化,加強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高端化發展,從而帶動整個農業產業鏈條的轉型升級。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有助于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增加優質農產品供應,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提升農業的整體價值,使農業供需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的平衡。品牌將生態、人文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市場優勢,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讓農民分享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提升帶來的更多收益,形成農民增收新動能。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有助于提升市場競爭力。世界農業強國無一例外都是品牌強國。全力打造農產品品牌,有利于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發展質量,樹立我國農產品良好的國際形象,提升對外合作層次與開放水平。只有以品牌為抓手,找準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細分市場,講好中國農業品牌故事,唱響中國品牌,才能在應對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
三、強化農業品牌建設需要從多方面加強有關培訓工作
品牌是一條紅線,牽住這條線,就能帶活全局,就能進一步促進農業質量效益全面提升,助力鄉村振興。如何用品牌豐富農民教育培訓內涵,如何用農民教育培訓促進農業品牌建設發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一步研究探討。
一是加強品牌建設專題培訓。圍繞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開展專題培訓,將國家支持品牌建設的各類政策、品牌創建激勵保護機制等,及時通過教育培訓傳遞給高素質農民。幫助高素質農民增強農業品牌意識,引導高素質農民打造自己的企業品牌,增加農業品牌從業者綜合能力。
二是加強市場運營能力提升培訓。加強農業產業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培訓,引導高素質農民品牌農產品生產與市場互聯互通,構建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發揮好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等各類主體在品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構建多元利益聯結機制。支持“互聯網+”農業,建立品牌農業大數據平臺,動態分析市場變化,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為高素質農民發揮品牌帶動作用、開展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支撐。
三是加強品牌宣傳營銷培訓。要立足資源優勢,圍繞消費訴求、地域特色、文化內涵開展品牌宣傳營銷培訓,引導高素質農民挖掘好、提煉好、講述好中國品牌故事,讓高素質農民的品牌融入中華璀璨的農耕文化,實現以品牌帶動產業提升和營銷窗口渠道拓展,更好地塑造國家形象、展示大國精神、傳播中華文化。
四是加強訓后品牌營銷服務。為高素質農民提供好訓后服務對接,加強高素質農民品牌營銷的統籌協調,支持高素質農民既要充分利用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等傳統渠道,又要借助大數據、電商、移動互聯等現代傳播途徑,拓寬營銷渠道。同時,針對不同的農產品種類、地域情況和市場經濟環境,為高素質農民提供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產品直銷以及農校對接、農社對接等農產品產銷對接模式。
五是推動優秀農業品牌走出去。要善于借船出海,通過教育培訓將一批高素質農民的品牌打造成叫得響、走得出的國家農業品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強化品牌合作,推動以品牌農業構建農業國際合作平臺,提升我國農業在國際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