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珂
非常高興回到“山城”重慶,與大家共聚第五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建設數字鄉村分論壇。這次分論壇嘉賓云集、內容豐富,為各界探討數字技術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搭建了交流分享平臺。我謹代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對此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關心支持三農工作,特別是參與數字鄉村建設、智慧農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近年來,中央農廣校聚焦主責主業,發揮體系優勢,積極推進農業農村領域信息化人才培育工作,為數字鄉村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特別是2016年以來,配合市場與信息化司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工作,連續7年承辦培訓周活動,針對農民生產生活需求,通過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助力廣大農民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截至2023年10月底,累計培訓受眾超過2億人次。今年,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15部門聯合舉辦了“2023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中央農廣校在組織實施工作中表現突出,被通報表揚。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廣校系統長期專注深耕農民教育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共同支持共同努力的結果,也為辦好這次論壇奠定了基礎。重慶市積極探索農業農村領域數字化轉型路徑,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建成了一批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全市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2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成績值得肯定。
當前,全國都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千萬工程”創造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用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多元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可持續內生動力。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在安徽蕪湖召開了全國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全面部署以智慧農業賦能引領、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唐仁健部長指出,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新階段,說起來是高大上的,但在實踐中東中西部都可以學,并對重慶的工作給予了肯定;而且大中小都可以用,就是大企業、小企業,規模農戶、小農戶都能用得上;還有遠中近都可以干,有了智慧農業就打破了空間的局限。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及智慧農業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數字鄉村及智慧農業正在從盆景逐步走向風景。鄉村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基本實現城鄉同網同速,截至今年6月,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60.5%。智慧農業加快普及,建成一批智慧農業領域創新平臺,一些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在各地落地見效,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2021年全國農業生產信息化率為25.4%,成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約水肥藥投入、減少勞動力投入等的有益舉措。農村電商蓬勃發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深入實施,推動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2022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313億元,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力抓手。數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國家數字鄉村首批試點圓滿收官,總結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鄉村治理和服務數字化深化應用,有效促進了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了農村現代化生活水平。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引領示范。加快推進智慧農業引領區建設,強化政策創設,推動機制創新,探索整體性解決方案。繼續實施好數字農業建設項目,加強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推動開展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進一步探索數字鄉村可持續發展模式。二是健全標準規范。加快智慧農業共性關鍵標準與通用技術規范制修訂,健全檢驗檢測機制,推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數據管理制度,推動建立數據交換互惠、商業數據保護等機制,讓數據能夠更好流動起來、更好發揮要素價值。三是強化政策支持。盡快出臺《關于大力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等對智慧農業傾斜支持,擴大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對智能裝備支持。完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指標體系,開展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監測。
發展數字鄉村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前景光明。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踴躍參與,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擘畫數字鄉村美好愿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