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光
(信陽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對大學生身體素質、體育實踐技能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高校也致力于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心理和身體都良好的復合型人才。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在歷經上千年的歷史風霜和洗禮之后,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和內容異常豐富。實現茶文化與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的有機融合,對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十分關鍵,同時也是提升我國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著眼于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對茶文化與高校運動訓練教學之間的聯系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立足于當前我國高校運動訓練教學的問題所在,提出了傳統茶文化背景下,高校運動訓練課程教學實踐的優化策略。
所謂茶文化是指從茶葉的摘取、烘炒一直到茶葉沖泡一系列流程中所蘊含的文化,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從古至今,茶葉都被賦予高雅的內涵,這既是對物質的一種引申,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高雅情操的追求和向往。縱觀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也派生出許多不同的文化附加值,例如茶道、茶藝以及茶藝烘炒技術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越來愈多的青年人喜歡上這種獨特的文化,同時也給予了茶文化更多、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1]。
茶文化的內涵主要體現在“怡情”、“清心”、“和諧”、“歸真”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既是品茶人在品茶時的規范和準則,同時也是中國人歷來向往的精神最求。茶葉必須經過高溫烘炒才能展現其最真實、最淳樸的清香。這個過程正好印證了人必須經過歷練和磨難才能有所收獲,歷經千辛萬苦得來的“清香”體現了人類最高貴的道德品質[2]。
茶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淀與積累,同時也是我國所特有的文化之一。茶文化中所蘊含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不但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所啟迪,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和適應性,同時,對人們也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將茶文化融入到我國教育體系當中,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茶文化在沏、賞、聞、飲等不同方面都有其獨到的風俗和講究,通過對茶文化的學習,讓更多的青年人了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在學習中強化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與此同時,我國是體育大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正逐步向體育強國邁進。在此過程中,提升青年人的身體素質和水平極為關鍵。將茶文化與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相融合,既可以實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也可以逐步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養,實現體育與傳統文化的統一和升華[4]。
眾所周知,運動訓練是一項非常枯燥、也非常辛苦的事情。為了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對于同一個動作往往要進行上萬次的重復訓練,其過程單調、乏味。尤其是一些對身體協調性要求比較高或者技術難度很大的運動項目,對于初次學習的大學生而言,異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很容易因為困難而產生放棄或者退縮的想法。所以在高校運動訓練課程開展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強體育運動訓練本身的趣味性,借此來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通過融入茶文化,可以讓大學生體會到茶文化所蘊含的寧靜致遠的廣闊內涵,在心靈上和精神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安慰和支撐,讓學生在體育訓練的實踐中頓悟更多的人生道理。同時,高校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大學生到茶文化基地進行參觀和學習,實現學生與茶文化之間的親密接觸和互動,使其道德品質、文化修為以及精神意志得到提升。
傳統茶文化對于健康的追求是顯而易見的,茶葉對于人體的養生和保健作用也得到了醫學界的普遍認可。高校開展運動訓練課程的目的就是通過競技體育運動實現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5]。茶文化與高校運動訓練課程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層面不謀而合。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開展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享受,才能更好的體會和領悟茶文化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品茶的目的是在精神層面獲得更多的享受和幸福感,而參與運動訓練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的體會運動帶來的酣暢淋漓,這種來自于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愉悅感和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事物所不能比擬的。
通過對我國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發現,很多高校在運動訓練內容的設置上缺乏新意,一部分院校的運動訓練內容源自于對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延展。調研中發現,很多大學生運動訓練課程內容和高中教學內容甚至完全一致,并沒有結合大學生的身體特點和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的統籌和安排。還有部分高校的運動課程完全是參照其他高校而來,沒有自己學校的特點和特色。產生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第一,部分高校對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運動訓練課程沒有形成比較科學和完整的教學體系,系統性的教學活動不能開展。在高校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運動訓練課程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進行支撐,導致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無法進行優化,只能通過延續高中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得不到發展和創新。第二,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思維的束縛,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運動訓練課程時,依然采用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導者,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彰顯。大學生和高中生相比,思維更加活躍,想法也更加豐富,依然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理念,不但不會激發大學生參與運動訓練的熱情,對于彰顯個性的大學生而言,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使得大學生對運動鍛煉產生逆反情緒。以上種種不但會影響運動訓練課程的教學效果,還會對整個高校的體育教學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我國很多高校開設運動訓練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的運動技巧,“技術化”教學嚴重,在整體教學中占據著更多的教學時間。高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競技體育技巧的應用,盡管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大學生運用競技體育的效果,但是教學質量并不好。另外,這種教學方式的目的性太強,形式化教學濃烈。長此以往,很容易在大學生心中產生“運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體育成績,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考核目標”這種想法。這種想法的滋生,既不利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也不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所在。嚴重者,還會給大學生造成嚴重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不利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和訓練方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促進大學生生命健康的同時,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的目標源自于體育教學的目標,但是,從現實情況上看,當前,我國高校在運動訓練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更側重于體育技巧的培養和掌握,對訓練課程的成績過于關注,而對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少之又少。事實上,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內容不但包含了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應該包括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當下,很多大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焦慮、抑郁或者社交恐懼等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自殺或者報復社會的行為。因此,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給予必要的關注也是高校運動訓練課程應有的內容。
中國傳統茶文化經歷了千年的歷史發展和磨練,其內容蘊含極多的知識,將茶文化與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相融合,可以有效豐富運動訓練課程,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飽滿。與此同時,也為高校運動訓練課程添加了許多文化元素和趣味。要構建以茶文化為基礎的高校運動訓練課程體系,一方面,必須以傳統茶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為基礎,建立健全適合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和要求的運動訓練課程,并在課程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課程和教學內容,讓其既可以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運動需求和運動興趣。另一方面,優秀的課程體系離不開對應的考評機制的監督,這對茶文化背景下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的實施十分重要,有利于推動課程實踐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的評估體系,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和體育教師的學習和教學態度,有助于他們專業知識的提升。
新時代,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不同高校在運動訓練器材設備方面的準備還是比較完善的。通過對我國高校的走訪和調研,高校基本都具有比較好的運動場地和運動設備,這是高校開展運動訓練課程的基礎和關鍵。從這個角度分析,傳統茶文化背景下,提升高校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的效果和水平,可以從不斷完善運動訓練硬件設施著手,通過為學生準備狀態良好的硬件設備,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讓大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運動訓練當中,在使用硬件設備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體驗感[6]。例如,在訓練室設置茶文化活動區,在活動區域中設置茶壺、茶具等,學生在訓練的間隙可以通過飲茶來緩解訓練的疲勞。另外,可以將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知識,在運動器材中進行展現。例如,將茶文化所推崇的“靜”在運動器材中進行展示。運動訓練是一種很枯燥的重復過程,其中伴隨著大量的汗水和耐力,往往在這種時候,學生都會心煩氣躁,面對困難不能堅持。通過對運動器材中各種茶文化的展示,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寧心靜氣的作用。
傳統體育訓練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極為深刻,高校體育教師在運動訓練課程設計和開展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學生的作用,對學生接受能力的關注不深刻,也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創新和升級,因此造成高校學生對運動訓練課程的參與程度不高,課堂氣氛沉悶胡活躍。所以,在傳統茶文化背景下,開展高校運動訓練課程,高校體育教師要敢于擺脫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在突出大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訓練課程進行創新和改革。在以傳統茶文化為基礎的運動訓練課程的開發過程中,要重視茶文化在運動訓練中的實踐作用,體育教師要結合大學生和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層面出發,以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興趣為主要目的,實現大學生對茶文化的傳承以及對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茶文化與運動訓練的融合不應該僅僅是形式上的合并,事實上,在很多競技體育的運動項目中,都飽含了茶文化所蘊含的獨特魅力。例如,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很多動作都需要在反復的重復運動中得到鍛煉,這個重復過程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需要大學生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堅持的韌勁,只有這樣,才能在重復的訓練過程中,讓肌肉形成最為深刻的記憶從而達到提高訓練目的的作用,實現人與運動本身的融合。這種理念與茶文化中返璞歸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理念不謀而合。即在飲茶和品茶的過程中既要保持精神上的愉悅,同時要以一種更為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次品茶和飲茶。另外,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要給予大學生一定的幫助和指引,通過茶文化中所推崇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對大學生的激勵和引領,促使學生在運動訓練中不斷感知體育運動的精神和魅力。
體育課程教育肩負著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擔,所以,對于高校體育教師而言,必須重視日常體育訓練的重視程度,明確其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思想品質等多面的重要作用,以具體教學內容為基礎,在與茶文化的融合過程中產生新的火花。基于茶文化的體育教學是新時代一種新的嘗試,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必須提前做好教學準備,精煉茶文化中蘊含的高雅、內斂、合作以及包容的精神實質,與運動訓練中技能對抗等實現完美融合。盡管茶文化運動訓練隸屬于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但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當中,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往往會抑制茶文化的發揮。所以,各大高校應該著眼于體育運動訓練本身,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茶文化體育運動訓練進行推廣,實現對茶文化多方面的了解。例如,在高校校園文化長廊,通過張貼茶文化宣傳圖片的形式,向大學生展現茶文化的魅力。利用開辦茶文化講堂、茶藝表演等形式廣泛宣傳茶文化,切實提升大學生對茶文化內涵的理解,從而有效推動茶文化與運動訓練課程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