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強,方婷婷
(信陽航空職業學院 思政部,河南 信陽 464000)
校園茶文化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想要更好地創業,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發揮主人翁精神,并且采用生本管理的經營理念,應對各種創新創業的問題。以某校茶藝館經營管理為例,其一,以校店合一為指導思想,運用生本管理的經營理念,采用仿真技術營造經營氛圍,模擬經營模式和管理過程,這樣大學生可以盡可能降低試錯成本,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逐漸在實踐中大學生會積累經營管理的經驗,從具體問題出發,總結經營茶藝館需要注意的問題,以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其二,團隊合作能力是創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和素養,想要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效益最大化,發揮團隊合力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大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合作模式,共同制定健全、完整的經營茶藝館的管理制度體系。同時,在茶藝館經營管理初期階段,經營管理制度也劃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在有限時間內,大學生通過向專業教師或者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請教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并查詢、收集和整理資料,將這些內容匯總并應用到管理制度制定中。第二層面,將管理制度投入實踐,經過一段時間實施和檢驗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切合實際、弊端等內容會漸漸顯露出來,這時大學生自然會發現自身的短板,并主動學習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及相關層面的理論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1]。其中每個參與大學生在不同崗位上根據管理制度內容,及時修正各崗位工作在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以此讓大學生懂得每個工作崗位的職責,從實際出發,發揮價值。
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才能以禮待人,真誠面對每位顧客。雖然很多大學生在上專業課時了解服務精神、服務意識對于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實踐中容易因為自身品質影響服務態度。所以,為了確保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提供更好的服務,可以將茶藝館作為大學生實習和訓練的基地,讓大學生在茶文化價值滲透下,提升品質,虛心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牢記崗位工作職責,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確保客人在享受服務時獲得良好的體驗。作為合格的茶藝館工作人員,大學生在提供服務時,要以標準、規范的言行舉止約束自己,將管理制度、行為守則牢記于心[2]。如服務態度要有熱情,服務語言要親和,服務舉止要文雅,要讓客人產生一種賓至如歸、在家飲茶的感受。與此同時,不以利益作為向顧客提供服務多少、劃分等級標準,即使顧客消費數額較少,依然要以服務至上為宗旨,以顧客為上帝的原則,提供合理、滿意的服務。對待顧客的需求,在合理情況下盡量滿足,建立高品質的服務意識,以服務作為吸引客源、擴大影響力的關鍵,以此使大學生的身心素質、服務意識得到良好的鍛煉。
傳承和發揚茶文化,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創新思維,更要樹立良好的營銷觀念。將營銷觀念應用于營銷活動和管理過程中,作為處理項目經營問題、顧客服務質量和社會經濟效益三方共同利益的根本態度和指導思想。通過確立科學合理的營銷目標,鎖定目標市場,結合顧客的需求,設計合適的產品,并利用貼合產品特色的營銷策略和營銷手段,比競爭者更有效地將產品傳送給目標市場,以期滿足目標市場的需求。為此,通過經營校園茶藝館,以此作為大學生實習訓練的實踐基地,幫助大學生在真正步入社會之前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讓大學生從具體問題出發,結合日后可能面臨的相關崗位要求、經營管理模式等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大學生在輸出經營理念、提供服務時,也會手腦并用,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利用標準的普通話、規范的言行舉止、端正的服務態度、親和的形象對待顧客,體現出更專業的服務水平。此外,在營銷中還要注意宣傳方式的選擇,提高營銷宣傳的創新性,選定目標群體,做好需求調研[3]。比如,以全校師生為目標群體,讓具有表演天賦的茶藝員展示茶藝之道,吸引顧客,并且結合大學生獵奇心理,開發設計茶產品以及茶藝衍生品,讓茶藝員穿上玩偶服或者在校園中張貼茶藝宣傳海報,將其作為營銷的一種方式,不僅鍛煉了大學生的銷售能力、設計能力,還提高了大學生的宣傳能力,建立宣傳營銷意識,通過這些實踐積累,為日后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清、敬、怡、真”這四個字。清代表清凈,追求的是事物外在之潔凈,也寓指人的精神和情感,達到寧靜、明廉、清寂的心境。敬是指尊敬、敬畏,將其用于經營管理領域中,表現的是對競爭對手、顧客要有尊敬的態度,對待從事的事業要懷有敬畏之心,也可以指人的精神和情感,追求的是一種生活樂趣,客觀審慎地看待,以遠大的目光和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真是指做任何事情不受各種利益誘惑,能夠專心做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提取茶文化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反映了人的思想對于行事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校園中的實習過程也是在培養大學生的思想,彌補大學生思想的不足,教授大學生如何做人做事,運用自己敏銳的思想、遠大的眼光挖掘周圍事物的價值,用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態度求真求實。這對于當下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助于大學生運用傳統茶文化思想,鍛煉大學生的心性和品行,對后期創新創業與就業發展有很大助益,更好地把握時代機遇,迎接挑戰。
從大學生創業思維情況來看,普遍存在思維短板,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在于大學生沒有從實際出發,站在創業視角思考問題,容易因為自身的家庭背景、學歷等因素,出現眼高手低和盲目的優越感。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因為自身受過高等教育,畢業于名牌大學,甚至因為自身良好的家庭條件、經濟基礎,更容易出國留學,故此產生優越思想。所以,這部分大學生創業的目的是獲得成功,獲得認可。此外,在大學生畢業之前,也會常常參與學校或者社會組織安排的一些校友會、行業成功人士的經驗演講活動,為大學生創業傳授成功經驗和創業思想。但是大學生僅僅看到了獲得成功后享受的鮮花和掌聲,卻沒有看到成功背后付出的艱辛和面臨的挫折。這樣導致大學生在思考未來創業路徑時,容易忽略創業需要點滴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做起來的規律[4]。而且多數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對于社會人情世故、現實條件、利害關系等方面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因為他們大多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身能力高于他人,很容易在創業過程中碰壁,這也是大學生創業面臨困境的主要根源。
大學生創業自信不足也是影響創業實效的突出問題。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缺少創業環境,既受過去應試思維的影響,又存在重點高校與非重點高校的區別,導致非重點高校大學生在學歷、能力方面要弱于重點高校大學生,使其滋生自卑感。同時,社會就業環境十分看重大學生的第一學歷,更傾向于招聘重點學校大學生,其次就是看重大學生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在學校創業環境和社會就業環境雙重作用下,必然會導致非重點高校大學生在面對創業問題時,會下意識將自身與重點高校大學生比較,降低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一是因為部分大學生的創業初衷是因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導致很多大學生往往抱著“賺錢”、“試試看”的心態,在創業道路上躍躍欲試。二是在信息化時代,很多網絡媒體通過對一些成功人士的包裝和營銷,選取典型的成功案例,鼓吹創業的優勢,一定程度上讓大學生受到了精神鼓舞和支持,給大學生營造出一種創業容易的假象。這種假象必然導致沒有太多經驗、專業能力一般的年輕大學生群體盲目跟風,容易受到諸多創業難題,遭受各種社會現實的打擊,最后身心俱疲、創業失敗。三是很多大學生除了對自我認知不足,對茶文化缺乏深入了解,雖然茶文化創業項目是一個好項目,但是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方向時,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和專業素養。茶文化涵蓋內容廣泛,經過千年積累和傳承,留下了眾多茶文化相關產物。如茶書、茶書法、茶詩詞、茶畫、茶文獻、茶歌茶舞等,內容之多,專業性較強,如果缺少專業知識,做好市場調查,很難有深刻體會。所以,如果大學生未在缺乏實踐考察的情況下,貿然投入創業之路,面對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失敗是必然的。四是大學生在創業初期階段因為經驗不足,在與同學合作過程中,容易感情用事,導致彼此在股權、分工、薪酬、責任等方面的劃分不清晰,產生利益糾紛。
大學生在校內茶藝館工作時,需要明確茶藝館使用功能和崗位培訓要求,確保保質保量完成每日工作,讓顧客對茶藝館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時,為了更好地經營茶藝館,大學生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樹立管理意識,并及時針對具體問題,與茶藝員溝通,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正、完善、補充經營管理規定,以高品質服務、完善的管理制度奠定服務顧客、樹立口碑的基礎,從而讓茶藝館積累穩定的客源,獲得收益,積累更多管理經驗。在擁有足夠的客源基礎上,茶藝館也建立了獨特的文化底蘊,為了提高可持續經營能力,可以在合作基礎上,讓茶藝館與更多企業交流合作,借助企業資源和渠道,使茶藝館得到廣泛傳播,為校園茶文化宣傳打開出口[5]。比如,茶藝館可以多參加茶博會,采用文化演講、茶藝表演、展示茶藝品等形式,擴大宣傳和影響力,讓大學生通過茶文化宣傳氛圍下感知茶文化價值理念和內涵思想,從而吸取茶文化精華,借助茶文化強化大學生人文素養和創造性思維,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使其堅定正確的價值理念,以積極、樂觀、務實的心態與知識技能更好地面對創業活動中的問題,做好茶文化創業項目。
培養大學生創業思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點一滴的漫長積累,并且創業需要立足于實踐,在實踐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力。為此,通過設置大量的課后實踐,為大學生樹立創業思維,激發創新活力,使他們成長為意志力堅韌、能力強大的獨立個體,提供創業實踐的條件和機會。比如,建立與茶文化相關的創業社團,以社團為單位,讓大學生之間開展創業合作,共同完成一個創業實踐項目,積累實踐經驗。還可以開展以茶文化和創新創業思維為主導的論壇、演講活動等,讓社團成員之間可以將一個創業項目作為案例,相互切磋,頭腦風暴,以開放的創業思維完成創業項目任務,借助茶文化價值理念打破傳統思維中的中庸思想。
大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學習資源掌握更多創業相關的知識,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茶文化的作用。但是如果僅依靠網絡渠道獲取資源并不能照搬全收,大學生還是需要對搜集的茶文化知識進行篩選和辨別,選取能為己所用知識,再反向利用網絡渠道,搭建創業平臺,在資源共享中,學習茶文化豐富的內涵,尤其是蘊含的核心思想,即以“和”的觀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大學生將所學的茶文化思想應用于創新創業過程中,為人際交往、團隊合作指明了方向,也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利用茶文化價值理念進行創新創業的必要性,這樣大學生通過網絡渠道獲取的資源信息才能真正為己所用,發揮價值。
大學生創新創業以茶文化作為切入點,利用茶文化內涵中蘊含的人際交往禮儀、人與自然和諧、清寂寧靜等思想,以此優化大學生創業思維,使大學生更加堅定創業信心,更加勇敢面對創業之路的挫折與困難,發揮創新精神、服務精神,積極做好經營管理,服務好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