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夏
數字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以河南省為例
華夏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洛陽471000)
現階段,我國各地區多措并舉鼓勵發展數字農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經驗。文章闡述了鄉村振興視域下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概況,分析了當地在數字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人才、融資渠道、頂層設計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如注重完善頂層設計,制定發展規劃;拓寬數字農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培育壯大數字農業專業人才隊伍等。
鄉村振興;數字農業;問題;對策;河南省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等一系列涉及數字農業建設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出要通過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來助推農業現代化,從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數字農業一般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云計算、AI、區塊鏈、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運營管理實現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數字化手段在農業領域的應用[1]。近年來,我國多地區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收獲了良好的發展成效。同時,國內部分地區的實踐已成為數字農業發展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河南省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擁有廣闊的土地資源、豐厚的自然資源以及充足的人力資源,對農業生產活動有利,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故此,文章以河南省為例,深入剖析現階段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頂層設計、資金渠道、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數字農業發展的優化對策,提高農業農村數字化水平,實現農民創收致富,開辟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數字農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從國家層面來說,我國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該規劃中多次提及數字化,鼓勵發展農業大數據技術、智慧農業技術以及耕地數字化監測等,加快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與農業結合的技術研發與應用[2]。2019年12月,《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發布,對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工程、數字農業試點建設項目以及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應用工程等多項重大工程建設作出明確要求[3],為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指引方向。從地方層面來說,《河南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指出要加速推動產業數字化,賦能產業結構升級,打造全國農業數字化發展典范,加強農業大數據綜合應用,實施“一村九園”數字化農業示范工程,規劃建設數字農業產業園等[4],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環境。
數字農業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2023年5月發布的《2022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提及,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內總共擁有15.32萬個5G基站,位居全國第5位,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7.8%。不斷推進實施農村5G與4G網絡覆蓋等五大工程,扎實推進農村5G“點亮”工作,力爭到2023年全省5G基站總數突破18萬,全省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0%[5],持續推進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進程,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同時,河南省還積極與企業聯合研發數字農業軟件,助力當地數字農業發展。例如,河南省政府與中化現代農業(河南)有限公司開展業務合作,研發出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打造農業種植綜合服務平臺,此平臺可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全過程的個性化服務方案,還與地方農機合作社組成服務聯合體,建立數字化品控溯源體系,打造農產品品牌,發揮農產品品牌效應,大幅提高其附加值。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共與河南省內22家省市級農機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6],助力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
近些年來,河南省各地區積極探索數字農業發展路徑,多措并舉大力推動當地數字農業發展,現已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2019年,河南省浚縣、淇縣、通許縣均被評選為“2018年度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其數字農業發展成效受到社會認可[7]。在河南省眾多市縣中,鶴壁市數字農業發展成效較為顯著,2022年4月,鶴壁市共有8個項目入選河南省首批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數字農業等多個領域,其中鶴壁農信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數字農業綜合應用場景”等項目被評選為推廣類場景[8],加速推動當地數字農業發展進程。
現階段已有部分政策文件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提供指引,例如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河南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了大致的發展方向。發展數字農業僅是此類政策性文件的一部分,河南省數字農業的專項政策文件還沒有,這樣難以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的發展提供清晰、明確的發展規劃。由此可見,河南省關于發展數字農業的頂層設計不夠明晰,缺乏明細、詳盡的政策性規劃。
與其他產業相比較,農業具有投資周期較長、收益慢的特點,因此在籌資、融資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勢。對于數字農業來說,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數字技術、數字化設備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當前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融資困難[1],主要表現為數字農業每年在政府預算中的資金支持是有限的;信貸公司、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涉及數字農業較少,信貸門檻較高,再加上農民對于涉農貸款的了解程度不高,導致數字農業發展難以獲得所需資金。這樣政府和社會資本就不能很好地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充實的資金來源[9]。
推動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然而,目前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目前,河南省農村地區常住居民以老年人、婦女、兒童為主,年輕勞動力外流,缺乏專業的數字農業知識與技能。再加上河南省各級政府尚未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定期到農村地區為當地農民開展專業化的幫扶行動,不利于數字農業人才培育。既有學者通過走訪調研發現,河南省農村地區90%以上的農民缺乏對“數字農業”清晰的認識與了解,超半數的農民不愿意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農田管理中,阻礙了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10]。
在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河南省政府需重視完善頂層設計,并制定出詳細、周期性的發展規劃,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提供藍圖,為此,河南省政府需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河南省政府需明確數字農業在鄉村振興中的現實價值,并對全省數字農業發展情況開展實地調研,全面了解當前省內數字農業發展水平,為后續發展規劃的制定奠定基礎。二是河南省政府應以不同時間節點來制定數字農業發展規劃,例如將時間節點分為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等,通過制定周期性的發展規劃,提高規劃的可行性,讓規劃更加詳細,更具指導性。三是河南省政府還需結合《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等國家政策,立足于我國未來數字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從實際出發,制定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規劃,將其作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發揮其在發展數字農業過程中的指導性作用。
有效拓寬數字農業融資渠道,才能切實解決數字農業發展中融資難的問題。為此,河南省政府需通過加大對數字農業的財政投入、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來解決數字農業發展中的資金難題。一是河南省各級政府需立足于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加大對數字農業的財政投入,提高對數字農業相關的企業與個人的扶持力度。在購買智能農機、農業裝備數字化等數字農業設備方面提供一定額度的資金補貼,幫助其發展數字農業;同時,政府還應在涉農貸款方面對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個體提供適當的貼息政策,以緩解其資金難題。二是拓展融資渠道。河南省各級政府應鼓勵地方銀行、信貸機構等社會資本積極投入數字農業發展中,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為涉農企業、農民提供數字農業信貸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其資金困難。同時,還可以通過加大宣傳農村綠色金融信貸,發展數字普惠金融,讓更多農民了解此類融資渠道與金融政策,引導其根據發展需求進而申請貸款,有效解決農民在數字農業方面融資難的問題。
為了采取相應措施培育壯大數字農業專業人才隊伍,河南省政府需從“外引”與“內培”入手。首先,政府需注重數字農業專業人才隊伍的“內培”工作。河南省各級政府應當定期選派數字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地區開展專業講座,推廣先進的數字農業生產技術,加強數字農業機械培訓,提高農民的使用技能,提升農村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同時,河南省各級政府應重視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定期開設職業培訓班,培養出一批掌握專業技術、具備經營管理知識的新型職業農民,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充實的人才資源。其次,在專業人才的“外引”工作上,河南省各級政府可通過出臺專項人才引進政策。在生活、住房、交通、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豐厚的政策紅利,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投身于河南省數字農業建設。此外,河南省政府還可以通過與省內涉農高校開展聯合培養,設置相應的數字農業專業課程,為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提供優質的高校人才資源。
數字農業不僅是做好“三農”工作的一項關鍵舉措,也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渠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河南省政府需注重完善頂層設計、制定發展數字農業規劃、拓寬數字農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投入、培育壯大數字農業專業人才隊伍,以此助力河南省發展數字農業,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
[1]陳帥龍.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水平評價及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22.
[2]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1-12-24)[2023-07-2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07/content_5666862.htm.
[3]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的通知)》[EB/OL].(2019-12-25)[2023-07-2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0/content_5470944.htm.
[4]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2-02-16)[2023-07-22].https://www.henan.gov.cn/2022/02-16/2399852.html.
[5]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2022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新聞發布會[EB/OL].(2023-05-17)[2023-07-29].https://www.henan.gov.cn/2023/05-17/2744128.html.
[6]大河財立方.河南:數字賦能助力農業現代化轉型[EB/OL].(2021-12-09)[2023-07-29].https://nynct.henan.gov.cn/2021/12-09/2362464.html.
[7]河南日報.河南三縣上榜“數字農業”全國百強[EB/OL].(2019-05-06)[2023-07-29].https://www.henan.gov.cn/2019/05-06/790782.html.
[8]鶴壁市人民政府.鶴壁市8個項目入選省首批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EB/OL].(2022-04-27)[2023-07-29].https://www.hebi.gov.cn/ywdt/hbyw/art/2022/art_4930a4329da94e50934b8d82ac75fb1f.html.
[9]高宇,王文強,初小兵,等.數字農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J].農業與技術,2021,41(11):172-175.
[10]李思琪.河南省數字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2(24):164-166.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9.31
F49;F327
A
2095-1205(2023)09-102-03
華夏(1991—),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