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沛,陳櫻子,劉小藝,佘穎,劉詩文,魏紹峰**
(1.貴州醫科大學 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環境污染與疾病監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 2.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臨床營養科,貴州 貴陽 550004)
膳食結構是一個國家、地區或個體日常膳食中各種食物的類別、數量及其在膳食當中的占比[1]。膳食結構受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2],反映了地區經濟發展、衛生事業水平和人口素質等特征[3],對當地政府獲取民情、制定政策時極為重要的參考信息[4]。近年來,貴州省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在全國的排名不斷前移[5-6]?,F已有研究調查分析貴陽市云巖區膳食結構狀況[7],但全市居民研究尚缺乏。為了解和掌握貴陽市居民營養和健康狀況,本文對1 399名貴陽市18~65周歲成人居民的膳食結構開展分析,以期為制定相應衛生政策,引導居民健康膳食以及后期實行營養宣傳教育等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選取2018年貴陽市18~65歲成年居民,包括戶籍居民及常住人口(居住時間>6個月)。抽樣方法采取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將貴陽市10個區根據經濟水平差異分為3層、每層隨機抽取1個區,每個區隨機抽取3個社區作為調查點,抽取水口寺社區、大山洞社區、沙沖社區、見龍社區、白沙關社區、金華園社區、世紀城社區、紅云社區及金麥社區共9個社區540戶居民家庭中共1 399名18~65周歲居民作為調查對象。以谷薯類食物攝入為例,參考以往調查谷薯類食物攝入量標準差為176.2 g/標準人日[8]。
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信息及膳食攝入情況,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城鄉分布、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信息。膳食調查采用連續3 d,24 h膳食回顧法,記錄續3 d所攝入的全部食物名稱、所屬類別及攝入量。油及調味品的攝入情況以家庭為單位結合稱量法進行記錄,信息采集的對象是以家庭為單位包括客人在內的所有用餐人員。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將食物攝入信息轉換為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水、畜禽肉、水產類、蛋類、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油、鹽攝入量進行分析評價。
開展正式調查工作前,設計問卷內容通過專家審核并開展小規模預調查。調查人員提前進行統一培訓,需掌握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以保證調查質量。數據采集完成后由質控人員對1%~5%的調查表進行人戶復核,采用雙人交叉錄入的方式進行數據錄入。

貴陽市共有1 399名符合納入標準的居民參與了此次調查,其中城市居民703人、占50.2%,農村居民696人、占49.7%,男性620人、占44.3%,女性779人、占55.6%。被調查對象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構成情況見表1。

表1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居民人口學基本特征
貴陽市18~65歲常住居民各類食物攝入量(中位數)見表2,與現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國內食物攝入量(2016版膳食寶塔)相比,水產品攝入量達到推薦標準,谷薯類、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攝入量大于推薦標準,蔬菜類、水果類、奶及奶制品、水的攝入量低于推薦標準。

表2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常住居民食物攝入情況
1 399名貴陽市不同性別18~65歲常住居民各類食物攝入量(中位數)見表3。與膳食寶塔推薦值相比,本次調查對象不同性別的被調查居民中,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的攝入量均高于標準,谷薯類食物男性攝入量超過推薦值,女性符合膳食寶塔標準,蔬菜類、水果類、奶及奶制品、水攝入量均低于標準,水產類食品攝入量符合膳食寶塔標準。谷薯類、畜禽肉類、水果類、水的攝入量在不同性別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男性谷薯類、畜禽肉類、水的攝入量高于女性,水果類食物攝入量低于女性。蔬菜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油、鹽的攝入量,男女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不同性別居民食物攝入情況[M(P25,P75)]
貴陽市 1 399名城市與農村18~65歲常住居民各類食物攝入量(中位數)見表4。與膳食寶塔推薦值相比,本次調查的城市和農村居民水產類食品攝入量均符合膳食寶塔標準,谷薯類、畜禽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的攝入量均超過推薦值,蔬菜類、奶及奶制品、水攝入量均低于推薦值,城市居民蛋類攝入量低于推薦值,農村居民符合標準。水果類、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水的攝入量在城市和農村居民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城市居民攝入量高于農村居民。谷薯類與蔬菜類食物的攝入量,城鄉居民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城鄉居民每日食物攝入量[M(P25,P75)]
與膳食寶塔推薦值相比,本次調查對象不同收入人群中,水產類的攝人量均符合標準;水果類、奶及奶制品類食物的攝人量普遍低于標準,月收入低于7 000元的居民蔬菜類和水的攝入量低于推薦值,谷薯類、畜禽肉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的攝入量均高于推薦指標。水產品攝入量在不同收入的調查人群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高收入水平居民水產品攝入量大于中、低收入水平居民。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畜禽肉類、蛋類、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水、油、鹽的攝入量在不同收入水平調查居民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不同月收入居民每日食物攝入量[M(P25,P75)]
與膳食寶塔推薦值相比,對被調查人群的的文化程度分析發現,水產類的攝人量除小學文化居民低于推薦標準外,其余文化程度組居民普遍符合推薦量,但蛋類、水果類、蔬菜類、奶及奶制品類、水的攝人量普遍低于推薦量;谷薯類、畜禽肉類、大豆及堅果類、油、鹽均高于推薦攝入量。水、畜禽肉類、蛋類、奶及奶制品攝入量隨著文化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趨勢,不同文化水平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貴陽市1 399名18~65歲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每日食物攝入量[M(P25,P75)]
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呈現出脂肪供能比低、碳水供能比高的特點,但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發生根本性改變,居民的膳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脂肪供能比上升及碳水供能比下降的趨勢[9],因此,為了順利開展居民營養改善工作,調整膳食結構成為當務之急[10]。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貴陽市18~65歲常住居民的膳食結構不盡合理,其膳食結構特點表現為谷薯類、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量,膳食結構趨向于高能量密度、高脂肪食物攝人偏多,提示膳食結構不合理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而蔬菜類、水果類、水、奶及奶制品攝入量較低,提示其可能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的攝入缺乏。因此,在貴陽市疾病防控工作中應加強居民飲食結構的調整。以往研究顯示,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存在較為顯著的城鄉差異[11-13]。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貴陽市膳食結構同樣表現出明顯的城鄉差異,農村膳食結構不合理問題更加突出,同時對不同性別以及不同文化水平貴陽市居民膳食結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膳食結構不合理程度在男性及文化程度低的居民中更為嚴重,因此,在開展居民營養改善工作時,需加強農村地區、低文化水平及男性人群的膳食宣傳與干預工作,另外提示營養改善計劃是一個綜合性工程,計劃實施過程當中需同時加強居民綜合素質的提高。針對以上貴陽市居民現階段膳食結構存在的問題,提示貴陽市在落實國民營養計劃時需以改善居民膳食結構為基礎,增加蔬菜類、水果類、水、奶及奶制品的消費,控制谷薯類、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的消費量,使各種營養素來源更趨于合理。除此之外,還需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目前營養宣教工作在不斷改善,營養教育工作可采用的形式呈現出多樣性[14-15],多媒體的使用和相應社會活動的開展,使得公眾的營養知識水平呈上升趨勢[16]。近幾年來,各種以膳食指南為中心進行相關膳食營養知識宣傳的主題日及活動陸續開展,在引導居民健康膳食及改善營養狀況的工作中效果顯著[17-19],然而由于我國近幾年膳食結構不合理現象仍持續存在[20],僅開展健康教育在進一步的改善工作中可能無法做到根本性改變,因此在進行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需綜合考慮相應可行的健康干預措施,從選材到餐桌整個過程的各方面進行膳食營養攝入的直接干預[21]。
中國政府通過實際行動踐行著國家責任,根據我國現狀相繼提出了一系列營養政策和干預策略[22]?!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提出一系列營養相關政策[23],使得中國在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但相關營養工作仍有待完善[24]。貴州省屬于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健康素養較發達地區仍有差距[25],存在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足和過剩并存以及營養相關疾病蔓延等現象[26]。因此,在貴州省全面實施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過程中,尤其要加強科學發展營養干預策略、對重點人群精準施策開展營養指導和干預以及建立健全監測評價機制等工作。
綜上所述,貴陽市居民膳食結構仍不盡合理,其中貴陽市居民蔬菜類、水果類、奶及奶制品、水整體攝入水平低于推薦標準,水果類食物攝入不足現象在農村居民和男性居民中更為明顯,奶及奶制品攝入不足現象在低文化水平居民中更為明顯,水攝入不足現象在農村、女性及低文化水平居民中更為明顯。谷薯類、畜禽肉類、蛋類、大豆及堅果類、油和鹽整體攝入水平高于推薦標準,其中谷薯類攝入超標現象在男性居民中更為突出,畜禽肉類攝入超標現象在城市、男性及高收入居民中更為突出,蛋類攝入超標現象在城市和高文化水平居民中更為突出,大豆及堅果類攝入超標現象在城市居民中更為突出,鹽攝入超標現象在低文化水平居民中更為突出;因此應在本地區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針對不同居民人群食物攝入情況開展膳食宣傳與干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