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云
摘要宜興青瓷作為中國傳統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自古以來就以獨特的釉色、造型和工藝技巧而聞名遐邇。然而,隨著時代審美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如何在傳承中創新、在繼承中發展,保持傳統與現代的平衡,成為了當下宜興青瓷發展的重要議題。本文將從宜興青瓷的歷史傳統、創新實踐以及未來展望三個方面,探討宜興青瓷傳統繼承與當代創新的融合之道。
關鍵詞? 宜興青瓷;傳統;創新
宜興青瓷是一種青釉瓷器,商周時期宜興地區就已經開始生產原始青瓷,宜興青瓷就其制作工藝與產品特色來講接近于越窯系,后世有“陽羨青瓷駕越州”之說。宜興青瓷作為中國傳統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自古以來就以獨特的釉色、造型和工藝技巧而聞名遐邇,具有宜興地域風格特色及獨特的審美價值。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保持傳統與現代的平衡,成為當下宜興青瓷發展的重要議題。
1宜興青瓷的歷史傳統
宜興青瓷作為中國陶瓷文化的珍寶,其歷史可追溯至商周時期。青瓷最大的特色就是釉層豐潤、釉色青翠、光澤柔和、勝似翡翠,通過不同的工藝和燒制過程,宜興青瓷呈現出了從青綠到青藍、青灰等多種顏色的釉色,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青瓷傳統的最基本裝飾手法就是利用厚釉裝飾,追求釉面柔和似碧玉、似翡翠的美感。宜興青瓷在東晉期間就已開始采用二次燒成的工藝,可以使釉層達到相當的厚度。此外在裝飾上也有豐富的方法,如刻花、劃花、貼花、印花、堆塑等,這些方法有的是借鑒本地釉陶而來,有的與其他青瓷窯口手法不謀而合,各種方法有時單獨使用,有時組合使用,手法靈活、變化多樣,并在不同時期又演變出相應的特點,以古樸典雅的造型、優美多樣的紋飾、精美絕倫的釉色為我們留下了精美的青瓷瑰寶,宜興青瓷制作技藝已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宜興青瓷的創新實踐
任何事物都是向前發展的,面對當代社會的變革和審美需求的不斷更新,宜興青瓷的傳統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為了保持活力,宜興陶瓷藝人開始嘗試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他們在傳承中尋找創新的切入點,探索新的釉色、新的工藝,甚至嘗試將青瓷與現代藝術、科技相結合,以期達到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為了實現傳統與創新的平衡,宜興青瓷產業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實踐。首先,他們在釉色方面進行了嘗試,保留了傳統青瓷的基調,但加入了一些現代元素,使得釉色更加豐富多樣。同時,一些藝術家將青瓷與當代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創造出了獨具個性的作品,讓青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工藝方面,宜興青瓷也探索了更加精細的制作工藝,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通過引入現代陶瓷技術,如數字設計和3D打印,他們在制作過程中更加精準地控制形態和細節,使得青瓷作品更加完美。宜興青瓷業還注重與時俱進,通過利用互聯網等渠道進行市場推廣,拓展了產品的影響力,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上了宜興青瓷。
宜興青瓷的創新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傳統,理解其中的精髓,深入領會傳統青瓷的美學理念,在傳統文化的積淀中汲取智慧和技術,從而在當代創新中找到借鑒和啟發,將代代相傳的經驗融入創新之中。這種對傳統的敬仰和理解,使得在創新過程中能夠恰如其分地保留傳統元素,將古老的韻味傳遞給現代觀眾,只有真正理解了傳統,才能在創新中保持傳統的根基。其次,創新也需要積極擁抱現代科技,將科技與傳統工藝相融合,以便更好地實現創新,最重要的是創新者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不斷吸納新的元素,從而保持創新的活力,實現創新不僅需要在技術上的突破,也需要培養新一代的陶瓷藝人。宜興青瓷業通過舉辦研討會等形式,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為年輕人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這種跨代的傳承有助于讓年輕人在傳統的基礎上發揮創新的想象力,為宜興青瓷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3宜興青瓷的未來展望
宜興青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傳承與創新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機遇。一部青瓷的發展史就是青瓷傳承與創新的交融史,在其過程中不斷進行著傳統與當代之間的對話,這種對話體現在多個層面,包括對材料、工藝和形式的思考。在傳統與當代的交匯點,通過釉色、工藝、造型等方面的創新,不斷延續著宜興青瓷的生命力。一些陶藝人嘗試使用當代的礦物質顏料賦予傳統青瓷更豐富的色彩,使其更能適應現代審美,同時他們也在造型上進行探索,將傳統青瓷的造型與當代設計語言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的形態,以吸引更廣泛的受眾。
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宜興青瓷將在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中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芒,繼續為中國陶瓷文化增添新的輝煌篇章。
4結語
宜興青瓷的傳統與創新之路是一條充滿探索與創造的旅程,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尋求創新的可能性,努力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宜興青瓷的傳承與創新為中華陶瓷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