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媛媛 胡婉瀅 解帥
摘要2019年8月2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下,“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成為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江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三年來,景德鎮以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當地的人文環境、營商環境、教育環境有了質的提升。客觀上看,職業教育對陶瓷技藝傳承和陶瓷文化保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本文對職業教育在更好助力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尚待完善的地方進行研究思考,希望為職業教育更好服務國家事業發展做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 職業教育;陶瓷;文化傳承;創新
基金項目: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2年度科研規劃課題(ZJ2022B15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YS19118)。
1試驗區發展現狀以及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契合度
陶瓷,是景德鎮的靚麗名片,在中華文化對外交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歷史的車輪倒回千年前,宋真宗以年號賜名,開啟了景德鎮千年窯火不熄的輝煌篇章。景德鎮陶瓷以特殊的橋梁作用促進了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隨著不斷地發展,景德鎮正在書寫著新的瓷文化歷史。
(1)試驗區發展現狀與趨勢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視察,囑托景德鎮“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為景德鎮未來長遠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事業開始進入快車道。
三年來,試驗區建設情況喜人。根據實施方案,景德鎮立足發展特色,圍繞試驗區建設規劃了“兩地一中心”的發展定位。2020年,景德鎮市獲批設立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實驗區建設與試驗區建設協同發展。景德鎮市昌江新區入選全國首批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景德鎮隨之出臺配套的《先進陶瓷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希望通過三年努力,挖掘先進陶瓷產業發展新賽道。三年來,試驗區深化文旅融合,成功承辦全省旅發大會,獲評“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和“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景德鎮圍繞陶瓷文化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布局跨境電商業務,陶瓷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下一階段試驗區建設中,景德鎮市將聚焦先進陶瓷、做足陶瓷文化、做精陶瓷藝術,突出陶瓷產業特色發展,塑造地域發展特色,構建瓷都統一品牌,讓陶瓷文化成為瓷都對外交流、對外貿易、對外宣傳的亮麗名片。
(2)職業教育發展與試驗區發展契合度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黨中央著眼國家發展大局作出的戰略布局,有重要的政治價值。職業教育為景德鎮發展提供了更多就業力,有很強的經濟價值,職業教育在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上具有重要作用,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
202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隨后江西省發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為全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打下良好基礎。目前景德鎮共有職業院校13所,其中職教本科1所、高職3所、中職9所,在校生達3.85萬人。出臺了《景德鎮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全市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發展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系統謀劃了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2021年,市財政用于職業教育資金達2.21億元,其中市本級1.89億元,為打造瓷都特色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新模式提供發展的可能。
2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中的矛盾
(1)傳統師承關系和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矛盾
景德鎮是一個傳統制瓷、畫瓷的小工業社會,陶瓷文化傳承和現代陶瓷產業發展成為兩條互融度較低的發展線,傳統作坊式師徒教學重技能、輕素質,現代學徒制重素質、重基礎,缺乏技能“核心”。
與傳統陶瓷技藝學習形成對比的是景德鎮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大量人才支撐,而技術技能型人才缺口不斷擴大,將極大影響產業的后續發展,現代學徒制中學徒企業員工身份和職業學校學生雙重身份的認定問題也進一步束縛了企業參與主動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
(2)硬件環境提升和內涵發展疲軟的矛盾
近年來,景德鎮職業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學能力水平的時代適應性明顯不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進展不大,中職教育學位數缺口較大,高職教育就業質量不高,職業本科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職業教育與產業規劃黏合度不強,校企合作緊密度不夠,生源轉化為持續生產力能力不強,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有待提高,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瓷都的征程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各階段職業教育同步謀劃與資源共享質量不高的矛盾
全市各職業院校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瓷都奮斗目標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各院校間交流較少,同層次間教師資源、教學資源、社會資源交叉較少,不同教育層次間孤立性多、合作性少,客觀上不利于我市職業教育上下一盤棋的戰略布局。
3職業教育助推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
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創新職業教育發展路徑需要職教本科、高職、中職、社會力量、政府等五個層面共同發力,圍繞試驗區建設遇到的實際阻力建立聯席議事規則,突出解決現階段相關問題和矛盾。在職業教育視域下如何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可以更好帶動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
(1)政府帶動培養陶瓷職業教育文化傳承人
在景德鎮市教育體育局發布的《景德鎮職業教育這十年》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不論是從政策層面、資金投入、校企合作等方面,景德鎮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們發現,傳統的院校教育和技能培訓依然是發展的主要方向,需要進一步激活社會力量,引導陶瓷技藝大師參與到陶瓷文化傳承事業上來,培養更多文化傳承人。
加強與各高校陶瓷專業合作,推進高校教師與陶瓷文化結合,運用高校資源編寫教材,讓教材進課堂,使實踐技能進頭腦。以課堂為主陣地,利用“互聯網+教育”開展陶瓷文化傳承、普及教育。了解陶瓷知識、弘揚陶瓷文化、促進地方文化教育發揮作用,還需要在政府層面出臺更多有益舉措。加大對陶瓷文化傳承人的宣傳,將陶瓷文化創新與多媒體相結合,進一步繁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事業。
(2)結合職業教育探索陶瓷發展人才建設
在景德鎮市全域范圍內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對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景德鎮優秀陶瓷文化,發揮文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協調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區的發展基礎就是濃厚的陶瓷文化內涵,讓現代學徒制增加更多的傳統內容,有助于提升職業教育學子的綜合素養,更好擔起傳承責任。運用好職業教育這根線,將“職業教育活動周”以多樣化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職業教育的成果及陶瓷專業特點,創新方法、突出特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業教育宣傳、展示或演練、技能大比武等活動,廣泛宣傳職業教育特色屬性。
在職普融通、中高職升學、專升本發展等方面向陶瓷專業傾斜,圍繞陶瓷文化事業不斷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自信心,探索陶瓷發展型人才。
(3)激活社會力量服務職業教育需求
不斷探索創新具有試驗區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賦能產業,運用高校科技成果對接創新創業和辦學品牌特色,以科技融入陶瓷文化,以教學成果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為主題,結合地方特色,以周邊實用產品為出發點,以陶瓷為媒介,傳播景德鎮陶瓷文化好聲音。
賦予企業更多政策優惠,給予入企學子更多權益和收入保障,進一步改善職業教育“低質量就業”的固有印象,更好服務試驗區可持續發展。以試驗區發展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專業建設方向,調整優化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為試驗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
4總結
從陶瓷文化發掘研究到陶瓷產業發展轉型,從先進陶瓷制造業發展到數字經濟提速,在國家層面支持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在景德鎮人民的全員參與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獲批三年多來,實現了產業發展新突破,塑造了文旅融合大品牌,提升了國際瓷都知名度,亮點頻現、成效斐然。職業教育在試驗區各個建設環節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相信在職業教育不同層面和領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為試驗區發展培養出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專業技能人才,為江西陶瓷文化和陶瓷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參考文獻
[1]安璐.高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維度[J].漢字文化,2022(S01):298-300.
[2]鄭祎.看得見的陶瓷文化——以《瓷器上的百年芳華》為例談對外傳播策略[J].中國記者,2022(12):103-104.
[3]李勛,張曉顏.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展望與思考[J].景德鎮陶瓷,2021(06):74-75.
[4]白小燕.弘揚陶瓷文化推動陶瓷經濟發展[J].陶瓷研究,2011(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