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廣安市委確定的“項目突破年”,廣安經開區堅持在項目招引和推進落地上發力,持續做優“兩個環境”,一批優質項目紛至沓來,“四個百億”工業項目接踵落戶。作為政治監督的專責機關,廣安經開區紀工委認真落實市紀委“1號文件”,運用“立體式”監督,從劃定政商交往“紅線”、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督查系統“四色預警”、完善制度機制等方面,跟蹤督促優化“兩個環境”執行落實,以一流的投資興業和干事創業環境助推重大項目跑出“加速度”。
廣安經開區紀工委聚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主動融入經濟發展大局,實行“室地企”聯動協作機制,出臺《廣安經開區損害營商環境行為20條負面清單》,劃定政商交往的紀律“紅線”,濃厚優商愛商護商氛圍,以紀檢監察“硬約束”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完善《廣安經開區“紀企直通”管理辦法》,開展“一對一”駐點聯系,落實定人定崗定職責、“聽”“訪”“查”“宣”明方式、分類處置限時辦、“企業評環境”問效果,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厘米”。
聚焦企業需求,對行政審批與審計局、投促中心、經合局等窗口服務部門開展明察暗訪,發現并現場交辦問題7個,開展談話提醒5次,督促行業主管部門提升服務質效,引導企業和市場主體誠信廉潔經營,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廣安經開區紀工委組織成立重大項目紀檢監察專責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工作小組,整合目標績效、發改、財政、審計、建設等部門力量,對利爾綠色植保、四川吉興新材料、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務中心等6個重點項目開展“掛圖監督”。
工作小組實行“331”運作模式,即建立3份清單(主責部門履責清單、相關部門履責清單和紀工委監督清單);召開3場會議(一次警示教育大會、一場明責大會、一次貫通協調監督聯席會);開展1次專項“回頭看”評估,對項目推進情況、整改情況等進行評估。
細化項目建設進度、目標任務,工作組進行全程跟蹤,深度監督,及時掌握項目立項、財評、安評、環評等工作開展情況,收集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督促項目聯系領導及時組織召開工作協調會,推動問題解決落實,實行“掛圖監督”“照圖催工”“對圖驗收”,全流程提升項目發展“加速度”。
廣安經開區紀工委通過項目督查系統,對“四個百億”項目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按照“紅黃藍綠”四色過程管控機制,進行動態跟蹤監督。強化對設計變更、造價審核、資金撥付等環節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并推動形成發現問題、工作提示、跟蹤問效、追責問責的靶向監督鏈條,提高監督的針對性,提升政治監督精準性。
2023年以來,廣安經開區對涉及“四個百億”項目的218項待辦事項全部納入項目督查系統進行全程動態監督,推動26項任務按期辦結,對39項即將超期事項進行黃色預警,對14項超期未完成事項進行紅色預警,對黃色預警的工作推進滯后的6個單位發送了提示函,對3個紅色預警的部門“一把手”進行了約談,切實利用信息化手段,為監督賦能,為監督插上科技翅膀。
為加大對重大項目廉政風險防控力度,廣安經開區紀工委積極探索服務保障重大項目高效、廉潔運行機制,用制度機制堵塞風險漏洞。
完善《關于嚴格重大項目關鍵環節監督的通知》,對項目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履行職責情況、工作效能情況、廉潔從政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專項監督一一“點穴式”發力,劍指重點環節和高風險領域。同時,根據重大項目重點流程和重大風險點,設計制作了《重大項目關鍵環節監督流程》《重大項目關鍵環節監督檢查記錄表》,專班成員按照流程對3000萬元以上項目全覆蓋監督,對1000萬元以上項目進行隨機抽查。檢查結果由專班成員簽字背書,一一留痕。
2023年以來,廣安經開區紀工委共對11個重大項目開展監督,其中對3000萬元以上的5個項目實現全流程全覆蓋監督,發現問題9個,發出《整改建議書》4份、《交辦函》4份,督促相關單位建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2個,力求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重大項目高效、廉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