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省鄉鎮查辦案件數量同比增長19.4%,初核成案率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近日,四川省紀委監委召開全省“鄉案縣審”工作推進會,披露了全省鄉鎮(街道)一級紀檢監察組織審查調查工作成效。
如果把時間線進一步拉長,這種辦案數量與質量雙向提升的良好態勢則表現得更加明顯。自去年6月省紀委監委在全省3101個鄉鎮(街道)全面推廣“鄉案縣審”工作以來,全省鄉鎮案件質量問題明顯減少,案均問題數較推廣前降低6.3個百分點,優質案件數則比推廣前提高8.2個百分點。
上述兩組關鍵數據的升降變化之間,直觀呈現出四川推行“鄉案縣審”工作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鄉鎮紀委辦理的“鄉案”大多是村組黨員干部違紀案件,雖然從涉案干部級別和違紀金額等方面來看是“小”案,但“鄉案”面廣量大,涉案村組黨員干部又直接與群眾打交道,其違紀行為直接啃食群眾切身利益。這類案件查辦質效如何,關乎群眾對反腐敗工作的認知和獲得感。
著眼于厚植黨的執政根基和加強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和正規化建設的考量,去年以來,四川省紀委監委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理念,在全省全面推行“鄉案縣審”工作,充分發揮縣級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部門的審核把關和監督制約作用,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對癥解決“鄉案”查審不分、責任不清、質效不高等問題,以高質量的案件查辦,夯實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底部支撐,有力促進基層治理。
“將歐某興侵占集體公益林的問題定性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貪污違法)是否準確?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是否恰當……”日前,瀘州市古藺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李暢與該室同志,針對箭竹苗族鄉紀委送審的一起案件展開了一場激烈討論。
此前,經箭竹苗族鄉紀委調查發現,蔓嶺村黨支部原書記歐某興在開展林改工作時,違規將該村四組150畝集體公益林確權在自己名下,并領取公益林補償金2.4萬余元。為逃避責任,在接受鄉紀委調查時,歐某興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蓄意編造事實,以應對查處。
經過古藺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集體審議,該室認為相較于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歐某興身為黨員干部,對黨不忠誠不老實,與他人串供對抗組織審查的行為,性質更嚴重。最終,歐某興因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其貪占的2.4萬余元集體公益林補償金退回箭竹苗族鄉人民政府賬戶,由其平均分配給蔓嶺村四組群眾。
不只是在古藺縣,通過發揮權威性和專業性更高的縣一級審理部門統一組織審理、集中審核把關作用,四川各地鄉鎮(街道)紀(工)委案件查辦質效得到較大提升。
當然,這種作用的有效發揮,離不開上下貫通的統一部署和規范有力的工作指導。為推動“鄉案縣審”工作走深走實,省紀委監委通過出臺工作指引、編寫工作規范手冊和文書模板,進一步明確了鄉鎮案件由縣級審理部門統一組織審核、統一審核把關、統一指導反饋的總體程序要求,理清了市、縣、鄉三級責任,全面規范了“鄉案縣審”的手續文書、材料清單等。
既強調規范性,又賦予一定的靈活性。據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確保縣級審理部門為審理意見反饋責任主體的前提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縣級審理部門直接審理,或者由縣級審理部門組織片區協作、交叉審理等方式完成審核任務后,再由其統一把關并反饋的兩種具體模式,徹底有效解決了全面推行“鄉案縣審”前鄉鎮案件查審不分、責任不清等問題,推動基層案件審理工作格局得到全面重塑。
以廣安華鎣市為例,基于該市部分鄉鎮紀委辦案能力還有所不足的現實情況,該市紀委監委將全市12個鄉鎮紀檢監察組織劃分為2個片區,每個片區分成三個小組,由片區先行分組對“鄉案”進行交叉預審,點對點、面對面及時向案件承辦鄉鎮反饋問題,并限時整改。待預審通過后,再按規定程序,交由聯系紀檢監察室初審、案件審理室統一審理,形成“一案三審”機制,既從源頭壓實鄉鎮紀委的主體責任,又有效減輕縣級審理部門工作量。
從因案件問題多被大會批評再到獲評優質案件得到通報表揚,該市溪口鎮紀委書記彭力就對這種模式帶來的好處深有體會。“片區預審從一開始就給我們傳導了思想壓力,倒逼我們不能總想依靠上級把關,而是要嚴格對照質量標準把案子查深查準。”
得益于該機制的推廣,今年以來,華鎣市鄉鎮紀委辦理的案件退補率同比降低55%,案均問題數減少6個,全市已評查的35起鄉鎮案件無一起不合格案件。
隨著“鄉案縣審”的深入推進,尤其是鄉鎮紀委自辦案件數量的持續增加,縣級審理部門需要審理的“鄉案”愈發增多,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升“鄉案縣審”的質量,確保量增質不減,成為四川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持續發力的重點。
在此方面,巴中市恩陽區紀委監委將優化“鄉案縣審”運行機制與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建設深度融合,自主研發、量身打造一款集審理路徑“一鍵導航”、校驗識別“一鍵掃描”、文書制作“一鍵生成”、摘錄證據“一鍵成鏈”、法規調取“一鍵匹配”、數據信息“一鍵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審理輔助軟件——“易審”平臺。
“通過把重復勞動交給平臺,把定性量紀、精準畫像交給審理人員,平臺為提高審理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據平臺開發者、恩陽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劉加寶介紹說,比如,平臺可將收錄的證據信息根據案件事實自動歸類,把密密麻麻的文字轉變為樹狀圖的證據體系。審理人員只需對其中存在問題的證據進行彩色標記即可,證據邏輯鏈條散、構建框架難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依托該平臺,恩陽區紀委監委“鄉案縣審”個案審理平均用時縮短9天,案件評查平均得分提高5.7%。
在利用信息化審理平臺節約人力、提升效率的同時,聚焦發揮縣級審理部門的專業把關優勢,各地還注重跳出個案看全局,強化與審查調查、監督檢查部門以及片區協作組的溝通協作,對同類型案件進行綜合把關,既提升審理效率,又確保量紀平衡統一。
在德陽綿竹市,該市紀委監委在對人社就業培訓領域案件進行審查調查時,發現共有8個鎮(街道)13個村(社區)的27名干部涉嫌違紀,雖然事由一致,但培訓公司不同、違紀款來源不同,如果僅由各鎮(街道)自行處理,難免會出現定性五花八門、量紀高低不一等情況。為此,該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通過審理會商研判,對該案涉及的所有違紀干部根據金額、情節、態度進行統一劃線,確保了案件定性和處理尺度一致。
當然,壓實縣級審理部門的審核把關責任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辦好“鄉案”的責任主體依然是鄉鎮紀檢監察組織,圍繞鄉鎮辦案人員培養、紀法意識養成等方面,全省各地還因地制宜探索推動工作的有效途徑,逐步實現依靠本級紀檢監察組織解決本級問題。

針對基層辦案人員中年輕干部辦案經驗不足、執紀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金堂縣紀委監委以“室組地”片區協作組為組團,按照紀檢監察室牽頭,案件審理室協助,紀檢監察組、鎮街審查調查人員共同參與的形式舉行典型案件復盤會,通過“解剖麻雀”式的復盤回顧,從事實證據、定性處理、程序手續、管理文書、辦案效率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找差距、查漏洞、徹整改,推動基層審查調查能力不斷提高。
綿陽江油市紀委監委以打造基層案件質量“零瑕疵”工程為目標,緊扣“有人審”“有力審”“優質審”等關鍵要素,綜合運用“以老帶新”跟班實戰、清單履職提供指引、案件評比查漏補缺等多種方式,持續提升鄉鎮辦案人員的紀法意識、程序意識和辦案能力,助力該市鄉鎮案件反饋問題數同比“鄉案縣審”前降低30%,審理周期縮短48%。
“今天我們通報西眉鎮中心村原黨總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周某某嚴重違紀違法案情況并作警示教育,希望大家以案為鑒、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近期,遂寧市安居區西眉鎮政府會議室內,一場由安居區紀委監委謀劃推動,西眉鎮黨委組織開展的以案示警教育大會正在進行,警示之鐘,聲聲緊敲,60余名鎮村干部在臺下正襟危坐,檢視沉思。
該場警示教育大會的召開,源自安居區紀委監委在“鄉案縣審”工作中,對鎮村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的綜合研判。針對案件剖析中發現的鎮村基層管理制度不完善、黨員干部紀律意識較淡薄、群眾急難愁盼解決不到位等共性問題,該區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讓廣大鎮村干部深受教育。
“以前覺得基層干部的權力小,不易產生違紀違法行為,這次警示大會是‘響鼓重錘’,發生在身邊的案例讓我們近距離看清了‘警示牌’,明確了行為底線。”該區西眉鎮社會事務辦主任陳青華表示。
在做實警示教育的同時,該區還通過開展“面對面”問題質詢反饋會、惠民政策答疑陽光壩壩會等方式,排查出鎮村廉政風險點375個,推動問題整改417個,建章立制28個。
案件辦結不是終點,而是接續提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新起點,在以查辦案件貫穿聯通“三不腐”一體推進理念指引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注重做實“鄉案縣審”“后半篇文章”,通過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有力促進了群眾身邊問題的解決、助力基層治理的完善。
“此前,我為了工程順利實施,違反了黨紀黨規,本應受到重處分,但組織鑒于我涉案金額小且認錯態度好,村里群眾對我日常表現評價較好,組織決定對我減輕處分,我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對得起組織對我的寬容,才能對得起群眾對我的信任。”近日,在面對廣元市朝天區紀委監委鄉案區審辦公室工作人員回訪時,該區水磨溝鎮某村黨支部書記賈某某真誠地說道。
“賈書記積極協調資金6萬余元為我們村上的小水果產業園購買樹苗,還把園區道路也修寬了。雖然受了處分,但他仍然對村上的事盡心盡力,大家都很佩服他!”該村產業園區負責人李某贊揚道。
賈某某的轉變源自朝天區紀委監委在“鄉案”辦結后建立的回訪機制。據悉,在鄉鎮案件辦結后,該區紀委監委鄉案區審辦公室工作人員會定期對受處分人員同步進行一案一回訪,通過對本人、家屬、同事、管理服務對象、分管領導交流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受處分人員思想、工作、學習、生活以及認錯悔改情況。對拒不悔改、假整改的強化再教育、再明責、再追責,對處分影響期滿、認錯悔改積極、表現優秀的大膽推薦使用。
今年以來,該區共計開展回訪教育30余人次,4名村干部受處分后動力不減、工作不松、表現突出得到提拔或重用,在鄉村振興和為民服務一線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