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瓊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平頂山 467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 Iainfarction,AMI)是因冠狀動脈急性阻塞、缺血缺氧導致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發展迅速、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若未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會導致患者心功能受損,誘發心肌壞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對AMI 患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術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心力衰竭、冠狀動脈再狹窄等癥狀復發,還需聯合藥物治療以減少此類并發癥的復發率[2]。替格瑞洛是臨床上治療AMI 患者的常用藥物,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能被身體快速吸收,在早期治療中取得顯著療效,但長期服用會有一定的耐藥性,且會產生多種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效果[3]。中醫藥在心血管領域中積攢了豐富的經驗,且中藥制劑藥效溫和、長時間服用不易產生毒副作用。參松養心膠囊是由多種藥材制成的中藥制劑,具有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清心安神等功效[4]。本研究旨在探究參松養心膠囊對AMI 患者心肌酶譜、氧化應激指標及預后的影響,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醫院2020 年8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100 例AMI 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32 例;年齡45~72 歲,平均年齡(58.13±4.75)歲;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6.37±1.25)年;梗死部位:前壁27 例,后壁13 例,下壁10 例。觀察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45~70 歲,平均年齡(57.62±4.25)歲;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6.42±1.37)年;梗死部位:前壁27 例,后壁11 例,下壁12 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AEC2020-273)。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發病至入院時間<12 h;經臨床檢查確診,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5]中的診斷標準;符合介入手術指征并成功實施手術;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1 個月內有抗凝、抗栓及應用過對本研究結果造成影響的藥物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伴有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者;伴有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異常者;過敏體質者;合并免疫系統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替格瑞洛片(國藥準字H20203575)口服,于飯前服用,90 mg/次,2 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參松養心膠囊(國藥準字Z20103032)口服,0.8 g/次,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2 周。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恢復,下床活動次數>3 次,活動時間不低于15 min,心脈功能恢復超過2 級,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緩解,下床活動次數1~2 次,每次活動時間10~15 min,心脈功能恢復超過1 級,心電圖有明顯恢復;無效,患者治療后所有指標均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制定,采用中醫證候積分對患者治療前后主癥(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頭暈目眩)、次癥(倦怠乏力)進行評分,3 分/項,按無、輕、中、重分別記0~3 分,得分越高表明臨床癥狀越嚴重。(3)比較兩組心肌酶譜指標: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清液,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鈣蛋白Ⅰ(cTnⅠ)水平。(4)比較兩組氧化應激指標: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清液,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還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5)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頭暈目眩、倦怠乏力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3 兩組心肌酶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心肌酶譜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K、CK-MB、α-HBDH、cTnⅠ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肌酶譜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肌酶譜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氧化應激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氧化應激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SOD、GSH 指標均高于對照組,MAD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AMI 是心肌因缺乏血液供應出現壞死,繼而使心臟功能受損的急性病癥,早期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且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無法緩解,若長時間未采取治療措施,會誘發多種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通常介入手術治療AMI 患者,并聯合藥物治療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替格瑞洛是臨床常用的血小板抑制劑,可快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多種急性冠脈綜合征,降低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停藥后易復發,且長期服用會損傷肝腎功能,產生副作用,影響治療效果[7]。中醫藥治療心腦血管愈發成熟,已成為重要的治療手段[8]。
中醫學將AMI 歸屬于“心痹”范疇,因患者年邁體虛、過度勞累、食滯胃脘、嗜食肥甘煙酒導致身體心脾虧虛、血行不暢、脈絡不通,因此治療需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清心安神為主。參松養心膠囊是由麥冬、丹參、山茱萸、龍骨、人參、甘松、黃連、南五味子、土鱉蟲、桑寄生、酸棗仁、赤芍等十二味中藥制成,其中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效;人參具有補氣生津、養血安神、復脈固脫之效;麥冬具有潤肺養陰、清心除煩、益胃生津之效;南五味子具有斂氣生津、補腎寧心之效;龍骨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甘松具有行氣止痛、理氣健脾之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之效;酸棗仁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之效;桑寄生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之效;黃連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效;土鱉蟲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消癥瘕之效;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之效,諸藥合用,可起到通絡活血、養心安神、滋陰補氣的功效,利于促進患者機體恢復,緩解臨床癥狀[9~10]。現代藥理學表明[11~12],人參中含有多種人參皂苷、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夠提高機體應激反應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心搏振幅以及心率,促進造血功能,利于改善心功能,促進心肌組織恢復;麥冬中含有甾體皂苷、生物堿、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清除氧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利于促進心肌功能恢復,增強機體抗氧化應激能力,改善患者心肌損傷;丹參中含有丹參素、丹參素兒茶酸、丹參酮等活性物質,可以提高心臟的耐缺血、缺氧能力,增強細胞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功能。
當患者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癥狀時,檢測心肌酶水平可以反映心肌是否受損,對診斷心肌梗死及評價治療效果有重要價值[13]。CK、CK-MB 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和腦組織中,當心肌細胞受損時會釋放CK 與CK-MB,導致血液中CK 與CK-MB 水平上升,可用于AMI 的早期診斷,且具有較高的靈敏性;α-HBDH 存在于人體各組織中,以心肌組織含量最高,AMI 發病時會明顯升高,并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而改變,對診斷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義;cTnⅠ是心肌肌肉收縮的調節蛋白,會因為細胞損傷和細胞膜完整性喪失而釋放到循環系統中,是檢測心肌損傷的標志物。氧化應激是因機體內氧化還原平衡失調,產生的自由基超出了機體的抗氧化清除能力范圍,從而導致組織細胞出現氧化損傷。其中MAD 是脂質過氧化損傷的主要產物,其濃度隨氧化應激的發展而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是檢測氧化應激損傷的標志物;GSH 是最常用的非酶類抗氧化物質指標之一,在氧化應激發生后,其含量會明顯降低,并隨著治療后有一定程度的回升;SOD 是常見的抗氧化酶類指標之一,在氧化應激初期會嘗試清除氧自由基從而減少機體氧化損傷,但氧化應激的程度逐漸加重,抑制了抗氧化體系功能,導致SOD 指標明顯下降[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氧化應激指標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和心肌酶譜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參松養心膠囊治療AMI 患者效果顯著,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心肌組織恢復,改善心功能,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強機體抗氧化應激能力,且安全性較高。與鄭增強[15]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參松養心膠囊輔助治療AMI 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降低AMI 心肌酶譜指標,增強其機體抗氧化應激能力,利于促進心肌損傷修復,改善心功能,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