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春,賀萍,張敏杰,楊克基(河北地質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31)
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方針的執行者,更是教育發展的親歷者。教師是興教的源泉,是億萬學子的引路人,更是教育改革的開拓者。
河北地質大學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團隊是以地球科學學院的教師為主體組建的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的教師團隊。十幾年來,該團隊每年承擔全校地學類相關專業近千名學生的野外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工作,基于學情編寫出版了《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程》,獲得了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河北省優秀教學團隊等多個獎項和榮譽稱號。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殷切希望。
早在十幾年前,由于負責野外地質認識實習的教師即將退休,這一重任落在了年輕教師的身上。說是重任,一點也不為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既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缺少組織管理經驗,再加上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壓力,難度可想而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坐鎮的老教師陸續退休,在團隊年輕化的過程中,經驗不足等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加。全校每年參加地質認識實習的學生人數較多,最多時達到1 100人,學生專業和院系組成復雜化。如何才能保證野外實習工作安全有序地完成?如何才能保證野外實習工作的教學質量?如何才能保證野外實習教師團隊的良性發展?均成為非常迫切的問題。
敢于擔當、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積極向上至關重要。正如“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老師有理想信念,才能在暑假期間克服各種困難,敢于主動承擔野外實踐教學任務;有道德情操,才能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無私奉獻,以身示范,發揮引領作用;有扎實學識,才能在野外勇往直前,將復雜地質現象展示出的深奧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有仁愛之心,才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弘揚積極向上的精神。
因此,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團隊從組建之初便確立了“基于學情開展野外實踐教學工作,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專業知識體系構建”的建設目標。同時,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團隊注重思想政治建設,重點考查教師的愛國心、責任心、團隊心和正己心。
地質認識實習面對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僅接觸過普通地質學、地球科學概論或地質學基礎等專業課程,知識體系尚未構建,認識能力和運用能力較為欠缺,適合學情的教材建設勢在必行。
《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程》是以中國北方柳江地質實習基地為研究區、以多年來的地質認識實踐教學經驗和成果為依托、以老教師整理的內部資料為基礎編寫的一部野外地質實習教程,2010年正式出版,2016年第二版。該實習教程以培養學生的基礎地質認知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結合了現代實踐教學理念和時代特點,應用于多所高校和相關生產單位及科研院所。
《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程》明確了地質認識實習的主要教學任務,即學生學習識別和描述各種地質作用所產生的地質現象,學習肉眼觀察、鑒定和描述常見的礦物和巖石,學會羅盤、放大鏡、衛星定位儀的使用和地形圖的判讀,掌握觀察點的地質描述和標本的采集方法,學習地質構造特征的野外觀察與描述,認識華北地區沉積地層的基本特征及形成環境,了解地層的劃分和常見化石的種類,進行信手剖面、地質素描圖訓練,掌握實習報告編寫方法等。
《秦皇島地質認識實習教程》不僅詳細地闡述了每條地質路線的實習目的和實習內容,而且講解了基本工作方法,內容詳實、豐富,具有很強的野外實習指導作用和廣泛的實用價值,是保障地質認識實習高效運行的“硬件系統”。
面對學生人數眾多的龐大實習隊伍,教師團隊建設至關重要。為了有效保障教學工作和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筆者提出了“五步一體”的教師團隊建設模式,即以老帶新、新老結合、新新共促、獨立訓練、監督指導“五步”逐步深入以及統一思想、集體行動、整體協作的“一體”化工作方法。
第一步是“以老帶新”,教學團隊充分挖掘老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結合實習區地質特征,由老教師帶領年輕教師熟悉每條實習路線、每個教學觀測點的地質特征及教學要點。同時,老教師要在野外教學方法、師生互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面對新教師進行指導。
第二步是“新老結合”,在“以老帶新”的基礎上,年輕教師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和時代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綠色地學、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與老教師合作,利用“年輕”便于與學生溝通的特點,與老教師共同指導實踐教學工作。
第三步是“新新共促”,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年輕教師頭腦靈活、與學生代溝較小、與學生興趣愛好相近、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較強等特征,結合實習區的地質背景,挖掘實踐教學知識點與時代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共同促進實習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四步是“獨立訓練”,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年輕教師的主動性,在提前踏勘、隨隊學習的基礎上,給予年輕教師獨立指導學生實習的機會,讓年輕教師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實踐教學指導能力。教學團隊采用老教師輔助和幫扶、集體備課和抽查等方式,保障和提升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指導質量。
第五步是“監督指導”,教學團隊通過教師工作群、學生工作群、班干部和輔導員了解每位實習指導教師的日常表現和專業指導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他們進行更正,保障實踐教學質量。
這五步目標明確,由淺到深,步步為營,行之有效。但實習教師團隊只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短期配合,具有臨時性,因此,“一體”化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是“統一思想”。在實習團隊出發前和實習過程中,教學團隊均要對教師進行實習動員和安全教育,對年輕教師進行實習培訓和專業指導,通過多種途徑促使實習指導教師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教學團隊要號召師生在實習過程中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及實習隊的相關規定,不斷強調“安全意識”,使師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實習教學質量。
其次是“集體行動”。實習團隊強調集體主義觀念,注重培養師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走出校門,每位師生均代表著學校,每一種言行舉止均是一面宣傳的旗幟。教學團隊要提醒教師注意文明禮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從乘車禮讓、買飯就餐秩序、師生互助等細節督促大家集體行動。
最后是“整體協作”。野外實習,沒有校園的圍欄,缺少教室的遮擋,只有驕陽和風雨,實習指導教師應該互相支持,并不斷鼓勵學生克服困難,通過整體協作共同完成實習教學任務,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實踐指導能力實踐動手能力。
從思想到行動,再到整體協作,教學團隊形成了實習教師團隊的“一體”化工作方法,進一步明確了實習指導教師的“指揮棒”作用。“一體”化管理注重安全,強調集體理念,注重細節,強調示范作用,注重協作,強調共同進步。
“五步一體”的教師團隊建設模式關注培養實習指導教師的專業指導能力,充分發揮所有教師的優勢,能夠實現教師團隊的良性發展,是保障地質認識實習工作高質量運行的“軟件系統”,具有重要作用。
在野外工作經驗基礎上,教學團隊以各院校野外地質實踐工作的教學管理成果為參考,充分考慮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結合自身特點,經過實踐檢驗,通過改革創新,制定了“十環節”實施方案。
安全宣講教育環節:野外實習出發之前,教學團隊邀請輔導員老師組織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講解實習的必要性,重點提示學生野外實習的危險性和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在實習中注意文明禮貌,并說明違法違紀處理辦法及需要承擔的相應后果。
學生輔導員實習須知制定環節:教學團隊根據教學工作計劃和實習特點制定輔導員實習須知,要求輔導員隨同實習團隊參加實習,主要負責監督和管理學生。對于學生在情緒、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任何問題,輔導員要積極與實習團隊及時溝通并協商解決。
學生班干部實習須知制定環節:教學團隊引導班長、團支書等班干部在實習期間積極完成工作任務,要求其負責協助輔導員、實習團隊和實習指導老師,共同監督和管理本班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具體生活和學習。該環節對于培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實習任務制定環節:該環節主要針對實習期間的帶隊指導教師,要求帶隊指導教師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為人師表,身體力行。帶隊指導教師除了在實習過程中根據專業特點指導學生完成實習工作之外,還要協助輔導員和實習團隊完成學生實習期間的日常管理工作、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等。
學生實習工作群運行環節:實習出發前一個月左右,教學團隊申請建立學生實習工作群,邀請輔導員老師和各班班干部加入該群,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群相關要求,及時向學生傳達輔導員、實習指導教師和實習團隊的實習事務安排。
教師實習工作群運行環節:實習出發前一個月左右,教學團隊申請建立教師實習工作群,邀請參加實習指導的教師和輔導員老師加入,要求大家遵守法律法規和工作群要求。教師實習工作群主要用于傳達實習團隊在實習前后及實習期間的有關管理工作、指導工作、實習路線安排、反饋學生實習狀況、內部溝通交流等。
實習過程監管環節:主要通過學生實習工作群班干部的監管、教師實習工作群各位教師的監管、輔導員老師及實習指導教師的日常溝通監管、特殊情況的整體監管等方式,實時反饋,及時處理,保障野外實習工作順利開展。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環節:實習期間,教學團隊密切關注天氣狀況,預防突發自然災害,密切關注工作群動態及師生狀況,預防人為事件。教學團隊成立了以實習隊長為責任人的應急處理工作組,由他們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并將特殊情況及時上報學院和學校相關領導和部門。
實習工作收隊環節:實習結束后,教學團隊組織學生和教師返程,開展實習測試工作、集體送站工作、實習報告收集工作、實習用品存放工作,確保實習安全結束。
實習資料整理環節:重點是實習成績綜合評定、實習報告整理存檔、實習票據收集整理及報賬等,查漏補缺,及時歸檔。
十環節實施方案條理清晰、聯系緊密、環環相扣,具有鮮明的獨創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能夠有效保障地質認識實習安全運行的“操作系統”。
河北地質大學秦皇島野外地質認識實習通常在6月—9月開展,實習區空氣濕度較大,天氣悶熱,教師要犧牲暑假休息的時間無私奉獻,克服艱苦的住宿條件、崎嶇的山間小路、毒辣的陽光暴曬等重重困難,指導學生實習。野外實踐教學對于今天的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艱苦的。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唯有堅定信心、樂觀向上,才能抓住有限的時光,才能帶領學生在驕陽下“錘煉”專業本領,在酷暑中培養愛國情懷。因此,在實習間隙,教學團隊通過積極組織師生到實習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在毛主席雕像前誦讀偉人詩篇、與兄弟院校和當地群眾進行籃球友誼賽等活動,實現課程思政入心的教學目的。
此外,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學習的關鍵,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負擔。當學習者沉浸在學習中時,學習是幸福的。在實習過程中,教師在保證知識專業性的前提下,還特別強調對知識點進行趣味化、形象化、通俗化、實用化的解讀,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學團隊還將路邊丟棄的塑料水瓶、河邊村鎮、山間樹木等身邊事物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讓學生形成“知識就在身邊”的學習理念。
教師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更無千篇一律的標準。教師唯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情為基礎,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唯有以時代特點為背景,以技術為手段,才能不斷進步;唯有以教育初心為指引,以創新為驅動,才能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