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愉欽
天剛蒙蒙亮,倫敦西邊漢普郡的田園中,一座方正的哥特式城堡,已經開啟了新的一天。女仆們拉開華麗厚重的窗簾,陽光灑進客廳,起居室的鈴聲接連響起,城堡的主人們慵懶地伸懶腰……這是英劇《唐頓莊園》的開篇鏡頭,也是現實中城堡曾經的真實寫照。劇中呈現的貴族生活高雅迷人,讓無數觀眾記住了取景地——海克利爾城堡。
公元749年,盎格魯-撒克遜的國王將今漢普郡的一塊土地封給了溫徹斯特主教,主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中世紀宮殿和花園,這便是海克利爾城堡最初的樣子。直到1679年,一位名叫羅伯特·索耶的爵士買下了這塊地,改建為海克利爾宮。
這位爵士頗有來頭,在當時英國法律界叱咤風云,還被任命為總檢察長。而后他將宮殿傳給了外孫的侄子亨利·赫伯特。不得不說,這個家族可謂官運亨通,侄子在日后被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封為了卡那封伯爵。卡那封伯爵對海克利爾宮進行了一番改造,邀請有“英格蘭最偉大的園丁”之稱的景觀設計師布朗重新設計花園。海克利爾宮成了一處英式園林秘境。
本來一切都風雅如常,但1834年的一場大火卻將海克利爾宮的建筑主體付之一炬。后來,城堡的主人第三代卡那封伯爵,又邀請了設計英國國會大廈的大建筑師重修房屋,終于,將海克利爾宮改造為了一座城堡。
說來奇怪,自從實現從宮殿到城堡的轉身后,海克利爾城堡見證了無數人類歷史的重大時刻。
第四代卡那封伯爵正是在海克利爾城堡中,和“加拿大國父”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一起提出了《英屬北美法案》,因此城堡可以說是加拿大憲法的誕生地。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海克利爾城堡又被它的主人臨時改造為了一座戰時醫院,原本華麗的房間成了手術室與病房,供前線和倫敦轉移來的傷兵療養。
不過這座城堡最引人側目的還是它與“圖坦卡蒙詛咒”的往事。
城堡主人第五代卡那封伯爵,曾重金支助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前往埃及探險,結果這一去就發現了圖坦卡蒙法老墓。此后,“誰擾亂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將張開翅膀降臨他的頭上”這一恐怖的詛咒便開始頻頻應驗。就在伯爵參觀完法老墓的次年,他就因為蚊蟲叮咬和剃須刀感染,死在了開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海克利爾城堡附近也頻發墜機事件。人們說,法老的詛咒其實沒有消失,它一直以某種形式盤旋在海克利爾城堡上空,為其籠罩了一層詭異的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