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喜
典型報道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是我國紙媒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方式,在規范社會、示范榜樣等多個層面發揮了不容忽視的效用。新時期的紙媒典型報道工作,需要在主動適應信息傳播環境、積極探索改革創新策略的基礎上突破式微困局,這對于壯大主流輿論影響力、推進新聞宣傳工作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紙媒典型報道進行創新的過程中,促使典型報道模式符合新時期的信息傳播環境是最為基礎的價值取向。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紙媒典型報道生產與傳播場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媒介融合趨勢不可逆轉。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紙媒開始依托多元化的媒介平臺,開展典型新聞生產與傳播實踐,而由于互聯網、新媒體平臺中的信息傳播規律、平臺特征等與紙媒傳統平臺展現出了明顯差異,因此,紙媒必須從典型報道的生產流程、表現手法等方面作出創新,從而適應新時期的媒介環境。這種探索與實踐工作的意義也顯而易見,即能夠進一步拓展紙媒典型報道的傳播范圍,強化紙媒典型報道在全媒體平臺中的影響力。
在新時期,紙媒需要確保典型報道與受眾多元化需求實現良好對接,這是紙媒典型報道能夠獲得受眾青睞與預期傳播效果的關鍵。正因為如此,在受眾群體信息獲取渠道、信息接受習慣產生變化的背景下,紙媒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典型新聞報道策略。具體而言,新時期的社會大眾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渠道獲取信息并表達自身觀點,這也讓新聞傳播領域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征。與此同時,在信息需求之外,社會大眾的娛樂化需求也更為明顯。紙媒在對典型報道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對受眾群體的多元需求作出調研與了解,依托互動傳播、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等多元手段,滿足受眾群體對紙媒典型報道的需求與期待。
紙媒典型報道能夠通過樹立楷模、宣傳先進事跡的方式,發揮教育大眾、引導輿論、凝心聚力的功能。當前,雖然傳統的典型報道已經難以像以往一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并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但是,堅持做好典型報道以及發揮典型報道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中的功能,仍舊是紙媒工作者在探索典型報道創新路徑中需要堅持的核心價值取向。在此過程中,紙媒工作者尤其需要針對社會輿論以及社會風氣中存在的亟待優化之處,在問題導向下,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開展典型報道策劃選題工作,從而通過典型報道中的人物、事跡,精準引導社會大眾對相關議題作出全方位、深入的認知與理解,為輿論環境的凈化提供助力。
在開展典型報道的實踐中,紙媒需要適應媒介融合發展趨勢以及全媒體平臺傳播模式,這是紙媒能夠促使典型報道傳播范圍得以有效突破、傳播成效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基礎。雖然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為紙媒典型報道影響力的提升帶來了機遇,但是也對紙媒典型報道生產與傳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紙媒需要以創新為驅動,對典型報道生產流程進行重塑,從而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新媒體在典型報道傳播中的優勢。
在紙媒典型報道生產流程重塑過程中,一方面,紙媒需要立足實際,逐步構建“中央廚房”式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紙媒可以通過整合新聞生產與傳播資源,對典型報道開展統一采編,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生產出能夠適應不同平臺信息傳播特點和受眾信息需求的典型報道產品。這種新聞采編模式,既能夠有效降低典型新聞報道生產成本,也能夠提升典型新聞報道生產效率與傳播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央廚房”式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能夠促使紙媒典型報道很好地適應全媒體傳播,但是對紙媒的資源投入能力、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紙媒需要對自身實際情況作出客觀認知,對轉型發展效果作出合理預期。
另一方面,紙媒需要關注科技發展以及科技為自身典型報道帶來的影響,將AI 等技術嵌入典型報道生產與傳播流程中。AI 技術在紙媒典型報道中的介入,既是新聞領域中的研究熱點,也是紙媒典型報道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AI技術不僅能夠強化典型報道內容及其呈現方式的科技感,而且能夠深度參與智能審核、智能分發等工作。更為重要的是,AI技術能夠對紙媒典型報道受眾信息需求發展趨勢作出預判,這能夠為紙媒典型報道策略的調整提供有力依據。為此,紙媒有必要構建智能化編輯部,使用人機協作模式發揮AI 技術優勢,并通過對編輯部組織形態作出適應性的創新,確保AI 技術能夠更好地嵌入典型報道流程中。紙媒典型報道生產流程的重塑不能在朝夕間完成,為此,紙媒既需要做好頂層規劃,需要強化持續優化意識,逐步推進典型報道生產流程適應新時期的媒介發展趨勢。
無論是在以往的傳播環境下,還是在互聯網與新媒體爆發式發展的新時代,包括紙媒在內的各類新聞媒體,其核心競爭力及其持續發展的驅動力,都源自于優質的內容。在優質內容的生產過程中,紙媒具有專業性這一核心優勢,然而,受制于典型報道這一新聞類型的特點,內容同質化現象仍舊客觀存在。
紙媒典型報道的內容同質化現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紙媒典型報道與其他媒體的典型報道在主題、視角以及敘事模式方面存在同質化;二是紙媒在各個媒介平臺中傳播的內容存在同質化。在深耕優質內容的過程中,紙媒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對典型新聞報道進行創新。
在提升紙媒典型報道內容品質的過程中,一方面,紙媒需要以創新性的視角、敘事方式對典型報道進行呈現。優質的典型報道需要有思想、有溫度、有時效,紙媒在典型新聞報道的生產中,既需要發揮自身采編隊伍的專業性優勢以及資源優勢,也需要重視以創新為驅動,促使典型報道形成并展現差異化特征,有效應對媒體之間的內容同質化問題。例如,在強調宏大敘事、發揮典型報道價值引領功能的基礎上,紙媒還可以開展日常敘事,提升典型報道的接近性與溫度。與此同時,紙媒需要突破固有的典型報道思維,探索具有媒體特色的風格化報道路徑,促使典型報道個性鮮明、獨具特色。新聞工作者可以根據紙媒立場、特點、受眾群體等,有針對性地設計典型報道語言表達風格、結構布局風格等,從而實現預期的風格化目標。
另一方面,紙媒需要關注平臺信息傳播特點差異,重視優化受眾信息接受體驗。在一些紙媒開展典型報道的過程中,雖然“中央廚房”式的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提升了紙媒典型報道的傳播力,但是紙媒并沒有在不同平臺、渠道的內容生產中展現出差異性,這制約了傳播效果。針對這一問題,紙媒需要根據平臺特點調整新聞內容。例如,紙媒可以使用文字與圖片結合的方式對典型報道進行呈現,在微博、微信平臺中,則需要依托H5、滾動式圖片等方式,提升典型新聞的趣味性與易讀性,而在短視頻平臺中,則需要依托短視頻形式,對新聞報道內容進行言簡意賅的表達,適應平臺特點,促使不同平臺中受眾的信息接受體驗得以有效優化。
紙媒典型報道曾一度因為過于濃重的宣傳色彩而陷入困頓。在新時期,典型報道需要緊隨時代發展,挖掘典型人物、典型事跡中蘊含的時代精神,發揮典型報道具有的輿論引導功能。在此過程中,紙媒需要強調宣傳性與新聞性之間的平衡,重視呈現與解決社會問題,依托貼近社會生活的新聞素材,強化典型報道的時代特征,促使典型報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跡能夠與時代脈搏展現出一致性,從而憑借典型報道奏響時代最強音。
從實踐路徑來看,典型報道選題工作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下,進行價值選擇與價值判斷,促使典型人物與典型事跡能夠發揮引導社會價值導向、指導社會大眾實踐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紙媒需要拓展典型報道對象,關注具有閃光點的普通社會大眾,可以將敘事焦點聚焦于普通的社會大眾、鮮活的個體生命上,通過講述先進個人、團體的故事,呈現這些人身上具有的典型性、時代性的品質,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團體角度對社會大眾提出的要求,在弱化典型報道說教色彩、提升典型報道溫度基礎上,引導新聞受眾將這些符合時代發展的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為了能進一步提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影響力,紙媒需要合理把握典型報道時效性、提升典型報道的說服力。這要求紙媒關注輿論熱點話題,從熱點新聞中挖掘具有時代精神的要素,打造既能被新聞受眾接受和認可,也可以引領社會價值觀的優質產品。在展現新聞事實的過程中,可以從他者角度講述典型人物身上的時代精神。
典型新聞敘事機制對其傳播效果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在信息傳播技術不夠發達的時代,社會話語相對統一,灌輸式的敘事風格能夠有效提升信息傳播效率并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觀在多元渠道中產生激烈碰撞。新時期的紙媒典型報道,敘事需要摒棄刻板化、模式化等弊端,通過構建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新聞受眾信息需求的敘事模式,為典型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夯實基礎。在此過程中,紙媒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紙媒需要在典型新聞敘事中弱化敘事主體的存在感。從敘事學角度來看,敘事主體的存在可以分為缺席、隱蔽與公開三類。在紙媒典型新聞報道中,慣用公開敘事者這一模式,即新聞工作者在典型報道的撰寫中,不會刻意回避自己的“在場”,甚至會融入明顯的情感傾向與主觀意識。敘事主體在典型報道中的強勢介入,有利于直接呈現新聞媒體的立場以及典型報道承載的價值觀,然而,這種敘事模式的說教色彩十分濃厚,難以適應新時期的典型新聞傳播工作環境。在從敘事主體層面進行創新的過程中,紙媒新聞工作者需要使用更為隱蔽的方式介入典型報道、傳遞觀點。
其次,紙媒需要在典型新聞敘事中弘揚人本主義精神。典型新聞報道需要透過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實現宣傳功能,在此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對典型人物具有的典型特質進行挖掘。為能確保這種典型特質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部分新聞工作者會對典型人物具有的形象進行片面化的處理,使用拔高的方式凸顯典型人物特質。在新時期,這種片面化的敘事不僅難以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還容易導致新聞受眾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新時期的新聞工作者需要在強調人本主義精神的基礎上,塑造和呈現更為完整的“人”,在重視展現典型人物特質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典型人物具有的個人情感、內心世界乃至不完美之處,從而塑造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這種敘事手法可以更好地引發受眾共情,對于提升典型新聞的說服力、感染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紙媒需要在典型新聞敘事中兼顧宣傳功能的實現與內容吸引力的提升。紙媒典型新聞報道需要實現宣傳功能,是這一新聞類型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紙媒新聞工作者還需要在典型報道中體現出新聞專業性,并通過開展故事化敘事,提升典型報道的易讀性,確保新聞受眾能更好地接受典型新聞及其蘊含的觀點和價值觀。紙媒新聞工作者應在典型報道中開展客觀化的敘事,將新聞事實與評論觀點分離開來。此外,紙媒新聞工作者有必要對特定場景下的情節進行詳盡敘述,生動形象地還原新聞事實,強化典型報道的現場感,促使受眾感受到身臨其境的信息接受體驗。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紙媒典型報道需要在創新驅動下與時俱進。這種順勢發展不僅體現在紙媒需要調整新時期典型報道的價值取向,還體現在紙媒需要根據環境變化探索典型新聞創新路徑,通過重塑生產流程、深耕優質內容、彰顯時代精神、革新敘事模式,在提升紙媒典型報道傳播成效的基礎上,確保紙媒典型報道功能得以有效發揮,從而讓紙媒典型報道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獲得更為旺盛的發展活力與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