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琴



摘要: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貫穿整個初中教學教學,而圖形與坐標又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需要訓練學生正確運用分類討論思想,合理解決圖形與坐標中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平行四邊形;分類討論;圖形與坐標
1 背景分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圖形與坐標”強調數形結合,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坐標表示圖形中點的位置,用坐標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平行四邊形是初中幾何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幾何圖形,對于它的性質和判定,學生都要會合理應用.與平行四邊形相關的問題在中考中也較為普遍,而由于與之相關聯的知識點涉及面廣,求解方法多、思路活,因此有些學生對這類問題有時束手無策,有時考慮又不全面.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高效而準確的數學解題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在解決有關求平行四邊形頂點坐標的問題時,往往要用到分類討論思想.下面筆者擬通過幾例問題分析,談談分類討論思想在求平行四邊形頂點坐標問題中的應用.
2 分析說明
如圖1,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任意連接它的四個頂點中的兩個點,可以得到六條線段,分別是線段AB,BC,CD,DA,AC,BD.這六條線段要么是平行四邊形的邊,要么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解決平行四邊形問題時,如果已經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三個頂點,那么一般分三種情況討論;而若只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兩個頂點,則一般需要分兩種情形來討論.因為這兩個頂點組成的線段只有兩種情形,可能是平行四邊形的邊,也可能是它的對角線.
3 案例剖析
案例1 若以A(-1,0),B(3,0),C(0,4)為其中三個頂點畫平行四邊形,求第四個頂點的坐標.
分析:如圖2,已知平行四邊形三個頂點A,B,C,求第四個頂點,可以分三種情況,分別將AC,AB,BC向右或向上或向左平移就能得到第四個頂點的三種不同位置;也可以分別把AC,AB,BC看成對角線,從而得到第四個頂點的位置.
在這里,具體的求解有兩種方法:一是運用幾何論證方法,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的性質容易求得第四個頂點的坐標.二是代數論證方法,運用線段中點坐標公式從而確定第四個頂點的坐標.如圖2,平行四邊形第四個頂點的坐標分別是(4,4),(-4,4),(2,-4).
案例2 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1,5),(3,3),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D,C,如果以A,B,C,D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則一次函數y=kx+b的關系式為[CD#3].
分析:本題只知道平行四邊形兩個頂點A,B,所以分兩種情形,一種是AB為邊,另一種是AB為對角線.
先看第一種,如圖4,如果AB為邊,那么CD也是邊,此時過點A作x軸的垂線,過點B作y軸的垂線,兩條垂線的交點為E,則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可得△AEB≌△COD,所以CO=AE=2,EB=OD=2.當點C,D分別在y軸和x軸的正半軸上時,直線CD的解析式為y=-x+2;當點C,D分別在y軸和x軸的負半軸上時,直線CD的解析式為y=-x-2.
再看第二種,如圖5,若AB為對角線,則CD也為對角線.平行四邊形對角線具有的性質是互相平分,根據線段中點的坐標公式,可以確定AB的中點E的坐標是(2,4).取OD中點F,連接EF,則EF是△COD的中位線.根據中位線的定義及性質可以確定點D(4,0),C(0,8),所以CD所在直線的解析式為y=-2x+8.
綜合上述二種情況,可確定所求的一次函數解析式為y=-x+2或y=-x-2或y=-2x+8.
案例3 ]如圖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y=ax2-2ax-3a(a<0)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經過點A的直線l:y=kx+b與y軸負半軸交于點C,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D,且CD=4AC.設P是拋物線的對稱軸上的一點,點Q在拋物線上,以點A,D,P,Q為頂點的四邊形能否成為矩形?若能,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分析:以A,D,P,Q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而在這四點中只知道兩點A,D,所以分兩種情形,即一種是AD為邊,另一種是AD為對角線.
先考慮第一種情形,若AD為邊,則QP也為邊,所以AD與PQ平行且相等.如圖7,
過點D,Q分別作x軸的垂線,垂足為E,F,則由OC∥ED,CD=4AC,易得OE=4OA=4,所以可知點D的坐標為(4,5a).過點P作PG⊥FQ于點G.
由AD與PQ平行且相等,易證△AED≌△PGQ,所以AE=PG,QG=ED=-5a,
再考慮第二種情形,如圖8,若AD為對角線,則PQ也為對角線.由于此時△AFQ≌△DGP,因此FQ=PG,AF=DG.同理可以確定點Q(2,-3a),P(1,8a).又因為∠AQD=90°,所以△AFQ
4 解題反思
平行四邊形的存在性問題已經成為中考的熱點問題之一,教師平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遇到這類問題時應仔細分析題目信息,根據已知條件選擇合適的分類標準.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比較系統性的思想,有助于解決一般性問題,在數學解題中有廣泛的應用.總之,利用分類討論思想解決有關平行四邊形的問題時,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尋找分類標準,第二步畫圖,第三步計算.而難點在于尋找分類標準,如果分類標準恰當,可以使解的個數不重復、不遺漏,從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教師在此類問題的解題教學中,要探索例題的教學價值,教會學生聚焦圖形本質,探索分類的合理性、思路的自然化,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解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1].
參考文獻:
[1]徐琳玲,蔡晶晶.幾何作圖探本質 問題解決顯素養——對一道中考幾何題的探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3(5)33-35.